選單

丞相制度廢除帶來的結果,究竟是誰制約了誰

丞相制度廢除帶來的結果,究竟是誰制約了誰?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在殺了胡淮庸後做出了一個極其大膽和影響後世的決定——廢除一千多年來的丞相制度,這在當時震驚了所有人,前朝制度到了朱元璋手上說改就改(休假制度改的只剩下三天),說廢就廢。

丞相制度廢除帶來的結果,究竟是誰制約了誰

丞相制度廢除帶來的結果,究竟是誰制約了誰

內閣最初是朱棣(永樂皇帝在明太祖眼裡,所有東西和制度都得依據他的內心來進行篩選和排除。丞相廢除後沒有人能在職位上給朱元璋帶來幫忙,後世的評論上也對此舉動給出了一個極其準確的評價,權力集中於君權(所有事都由皇帝一個人來判斷)。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對權力慾望極其強大的人,他對於任何敢觸碰他權力的人都是嚴懲不待。朱元璋做出了這個舉動,沒有任何人來反對他(誰也沒有這個膽子趕去和朱元璋作對)。同時擺在朱元璋面前的一個極其嚴峻地問題:各地呈上來這麼多案件,該有誰來處理,就算你朱元璋一個人來處理,你難道不要休息嗎?在其他人看來朱元璋不久之後就會恢復丞相制度。但他們一直等到清兵進關都沒有看到這一幕。原因有二:1。朱元璋自己真的就不要休息的來處理案件,所有事情他都要過目,沒他的決定,任何人不得拍板;2。朱元璋還立了一條祖訓:倘若後世有誰想復立丞相,大臣直接凌遲(注意這兩個字)處死,皇帝直接可以廢掉。正式這幾條也體現出了朱元璋為後代在時刻著想,他不想讓皇權被大臣分權了。但是有些事情往往是人所想不到的,朱元璋忽略了一樣重要的東西,這樣東西的名字叫做歷史。歷史不是你一個皇帝說改就能改的,歷史是由成千上萬的人所構造出來的,這也致使明朝出現了一樣足矣制約皇權的機構——內閣。

)所提出的,說來也是嘲諷,制定規則的是朱元璋,結果在兒子這裡就出現了職權與丞相相類似的機構,主要原因在於,不是每個皇帝都像朱元璋這樣有著極其好的工作態度(工作狂魔),而朱棣最初也不是想讓這些人來掌管大權的,從他安排的職位來看就一目瞭然:全是四五品的小官,而且擔任那個的人都不是六部的尚書(部長),也就是說所有事還是得皇帝說了算,你們只是在一些地方官上報的小事上有著一定的審查權,另一個原因在於,永樂年間,朱棣經常親自出去率兵打仗(御駕親征),朝中大事總得有人管一下吧,所以內閣就此誕生。包括朱棣也不會想到,內閣日後的權力可以高出丞相,這是朱棣以及朱元璋不願意看到的一幕,不好意思,破壞這一幕的正是朱棣的兒子——朱高熾(明仁宗),

朱元璋想透過廢除丞相制度以此來達到皇權的集中,但是歷史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後來的內閣權力無不大於丞相,內閣首輔甚至可以直接約束到皇帝的每個動作,從三楊內閣,到後來的李東陽、楊廷和、楊一清、嚴嵩兒子改老爹的制度在明朝初期似乎成了一個傳統,朱高熾改的原因也不多不少的是兩個:1。他是一個殘疾人(硬傷沒辦法),他處理朝政不是特別方便,所以給內閣的每個人都加了一個官,具體做什麼不清楚,反正加了官就比六部尚書還厲害,掌管六部不就和丞相一樣嗎。2。朱高熾的太子之位來之不易,太子之爭似乎每個朝代都有過(畢竟這是爭未來的權力),而朱高熾的太子封的挺早的,關鍵在於自己的老爹活了太久了(二十二年),這讓他的老弟朱高煦看的眼紅,不斷地進行威脅和打壓。在這裡就不詳說了。就這樣,歷經四個皇帝,內閣制度初具成型,這也為後來的內閣首輔之爭打下了極大地基礎。

丞相制度廢除帶來的結果,究竟是誰制約了誰

丞相制度廢除帶來的結果,究竟是誰制約了誰

現在有很多教材會說內閣是皇權過度集中的表現,我的個人觀點不認同,這恰恰是皇權過度集中的產物,這個產物的生產者叫做歷史規則,沒有人那個打破這個規則。、徐階、高拱、張居正每個人都是把皇帝抓在手心中來玩的,朱元璋的決策產生了他最不想看到的情景,皇權被空前制約,朝政大事似乎都由一個人說了算(不好意思這個人不是皇帝),這也像是一個對朱元璋的報復吧,你不尊重規則進行遊戲,那我就懲罰你的後代,懲罰你的後代權力被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