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戰國時期曾經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什麼沒被列入“戰國七雄”

從各種資料來看,至少在戰國中期,越國還擁有一定的實力

其實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春秋五霸一共有很多版本,其中兩個版本比較流行,一個是《史記》中的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另一個是《荀子·王霸》中認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曾經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什麼沒被列入“戰國七雄”

再回到問題當中,為什麼在春秋時期最後稱霸的五霸之一越國,在戰國時期為何沒能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除了越國之外,還有《史記》版本中的宋國,也沒有位列戰國七雄。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越國在戰國初期就被滅了,所以沒有上榜,這是不對的,越國和宋國在戰國時期存在很長時間,尤其是宋國,基本就是在戰國後半期被齊國吞併的。

在戰國初期,越國曾一度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討伐齊國,可見實力的強大。

從《史記》中關於趙武靈王繼位的情況來看,至少在戰國中期,越國和宋國還是很有實力的,趙武靈王繼位的時候,應該就算是戰國中期了,當時魏、秦、楚、齊打起趙國的主意。

戰國時期曾經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什麼沒被列入“戰國七雄”

(看當時越國的地盤還是挺大的)

當時是魏國雖然已經開始衰落,但是也算是強國,除此之外就是戰國三強秦、楚、齊了,可以說,這四個政權要是聯合起來搞點事情,那還是輕而易舉的,但是年輕時候的趙武靈王趙雍命令全國戒嚴,隨時準備應戰。在外交方面,趙雍聯合韓、宋、越、婁煩等國形成一個小聯盟,一同對抗強國入侵。

主要來說就是宋國牽制齊國,越國牽制楚國,韓國和趙國對付秦國和魏國,最終使得各國圖滅趙國的野心沒有達成。

由此來看至少當時越國還可以牽制一下楚國。

那麼,越國為什麼沒有位列戰國七雄呢?

主要還是看對戰國七雄的評比,縱橫認為,從越國在戰國時期的存在時間,影響力,地理位置以及對戰國發展的作用角度來說,越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

必須要立國時間長

戰國七雄最先被滅亡的國家是韓國,也就是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完成統一,一共就九年時間,這是最起碼的標準。

戰國時期曾經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什麼沒被列入“戰國七雄”

(戰國中期越國被滅)

越國是在公元前306年攻打楚國被反打,最終滅國,相比于越國來說,宋國存在時間更長,一直堅挺到公元前286年,比越國多挺了20年,然而也沒有上榜,從這一點來說,還是未能陪跑全程。

必須要有一定的影響力

越國在春秋時期一直試圖北上爭霸,雖然最後完成了爭霸,但是越王勾踐死後,面對內部的矛盾無力解決,然後開始走下坡路。

戰國初期,越國也一直想要秀自己的存在感,但是在齊國和楚國崛起的過程中,吳國貴族也有復仇的傾向,最終使得越國逐漸退出爭霸的行列。

戰國時期曾經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什麼沒被列入“戰國七雄”

越國從‘’諸咎之亂‘’後,宮廷中不斷上演弒君弒父的悲劇,越國貴族間的互相殘殺,造成越國政局混亂、社會動盪、經濟倒退。

七雄中最弱的兩個國家,韓國和燕國雖然存在感弱一點,但是在當時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尤其是燕國聯合五國擊敗齊國,在戰國時期也是一件大事。

越國地理位置太偏,不利於其持續爭霸

戰國七雄中,實際存在感比較強的應該是中原各國,圍繞趙魏韓的秦楚齊相互爭霸,然而越國地處長江下游,不僅生產力不如其他國家,就連對外戰爭也都是處於不利狀態。

公元前306年,越王無疆還想要北上攻打齊國秀一下存在感,後來決定攻打楚國,當時楚國也在北上征戰,國內處於空虛狀態,最後被越國一下子打敗了。

戰國時期曾經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什麼沒被列入“戰國七雄”

(中國地勢圖,西高東低)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越國攻打是仰攻,作戰不利,而楚國打越國就是俯攻,相對來說更容易一些。

越國在戰國時期沒有進行變法圖強措施

以縱橫對戰國的理解來看,戰國和春秋存在本質的區別的地方就是,戰國普遍進行變法,以增強自己的實力。

戰國七雄之所以能夠成為七雄就是因為都是透過變法來完成的,比如魏國魏文侯變法,秦國商鞅變法,楚國吳起變法,韓國申不害變法,齊國齊威王改革,趙國胡服騎射改革,燕國燕昭王改革。

戰國時期曾經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什麼沒被列入“戰國七雄”

(商鞅變法)

相比較而言,越國還是和春秋時期沒有什麼變化,新時代當然是新景象,越國顯然有點落伍了,就從這一方面來說,也不夠戰國七雄的格。

綜上,想要成為戰國七雄,必然是最後陪跑到秦國統一之戰的,另一方面要有足夠的影響力,最後是否進行變法也是重要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