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日暮酒醒人已遠: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何會分道揚鑣?

在中國近代史上,康有為和梁啟超絕對屬於重量級的風雲人物。在清朝內外交困、大廈將傾之時,兩人不斷探索救國圖強的真理,並身體力行,在戊戌變法中將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諸實施。可以說,彼時的康梁二人既是師生之誼,更情同父子,兩人肩並肩、背靠背,希望能夠一舉把中國帶進君主立憲制的時代大門。

但事與願違,維新變法僅僅持續了103天就被慈禧太后扼殺,戊戌六君子赴難,康梁二人也逃出國外。按理說,經此大難的這對師生,關係應該更為密切才是,但奇怪的是,兩人卻漸行漸遠,師生之間產生了分歧,乃至最後終於分道揚鑣,這又是為什麼呢?

日暮酒醒人已遠: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何會分道揚鑣?

01壹

在戊戌變法中,康有為是絕對的領袖人物,梁啟超作為他的學生,是他的左膀右臂,二人珠聯璧合,可謂是相得益彰。變法失敗後,康有為和梁啟超相繼出逃,都前往日本避難。

曾幾何時,兩人的事業是多麼的接近成功啊!本想著依靠光緒這個賢君,實現自己遠大的抱負,讓中國早一天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也讓自己揚名立萬。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要想幹一番偉業,光有理想和激情還是遠遠不夠的。他們的這套東西在當時的中國很是水土不服,紙上談兵的空想家在老謀深算的官場老油子面前,簡直是不堪一擊。

“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把他倆的夢想澆了個透心涼,面對縹緲的前景,兩人都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康有為手捧自稱是光緒皇帝縫在衣服裡的所謂“詔書”,繼續宣傳他的保皇保教主張。康有為提出要學春秋時期的申包胥一樣,“奉詔出外求救”,並希望英國、美國能夠出力相救。等他到了日本,也十分希望日本支援他,並說明“受衣帶之詔,萬里來航,泣血求救”。

日暮酒醒人已遠: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何會分道揚鑣?

在康有為一門心思保皇的時候,初到日本的梁啟超暫時把心靜了一下,一方面對變法的失敗進行梳理和思考,另一方面閱讀了不少宣傳革命主張的書籍。慢慢地,他的政見發生了顯著變化,與從前“若出兩人”。他十分認可法國啟蒙主義思想家盧梭的《民約論》,認為盧梭的思想是醫治中國痼疾的良方,認為中國若能採納其思想,必將出現大同盛世。就這樣,在西方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下,梁啟超的政治主張也從保皇轉向革命。

這時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也在日本活動,孫中山主動聯絡康有為和梁啟超,希望在革命黨與變法派之間尋求合作,康有為因為和革命黨政見不合拒而不見。梁啟超卻與孫中山、陳少白等革命黨人的來往十分密切,有時甚至在三更半夜還擁被長談,結果便有了合作組黨的計劃,“擬推(孫)中山為會長,而梁(啟超)副之”。

後來康有為得知此事,嚴厲反對,聯合立會才告作罷。這說明此時的梁啟超已經對康有為的保皇學說產生了懷疑,但並未徹底與其決裂,也並未徹底擁抱革命思想,只是漸漸有了革命的一種傾向。但不管怎麼說,兩人的思想已經產生了裂痕。

日暮酒醒人已遠: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何會分道揚鑣?

02貳

1899年,清廷向日本交涉,不準康有為留日,康有為只得流亡加拿大。康有為每到一地,就發表演說:“惟我皇上聖明,乃能救中國”,希望華僑“齊心發憤,救我皇上”。在北美期間,康有為創設保皇會。

在日本的梁啟超越來越不認可康有為的觀點,認為康有為關於孔教的觀點是錯誤的。康有為把孔子學說拔高到一個宗教的地位,但梁啟超認為孔子學說就是一種學說,並不是一種宗教,孔子本人也不是宗教家。另外對於康有為一向堅持的託古改制,梁啟超也覺得是牽強附會,不合時宜。

後來,梁啟超乾脆又向恩師寫了一封信,讓康有為大動肝火。他在信中說:

“國事敗壞至此,非庶政公開,改造共和政體,不能挽救危局。今上(光緒皇帝)賢明,舉國共悉,將來革命成功之日,倘民心愛戴,亦可舉為總統。吾師(康有為)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娛晚景,啟超等自當繼往開來,以報恩師。”

日暮酒醒人已遠: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何會分道揚鑣?

客客氣氣的語言下,卻讓老師“息影林泉,自娛晚景”,無異於規勸老師退出政治舞臺,不要再參與或干預政治上的事情。而且,隨同這封信一起簽名的,還有同為維新領袖的唐才常等13個人。

康有為收到這封信後,臉都氣歪了。作為昔日和自己一唱一和的高足弟子,梁啟超曾經逢人便說:“啟超之學,實無一字不出於南海。”而現在呢,徒弟竟然勸師傅退出政治舞臺。小樣的,想造反不成!

於是,康有為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嚴令梁啟超離開日本,到檀香山辦理保皇會事宜,然後嚴厲斥責其倡導革命的錯誤。面對恩師的責怪,梁啟超只能默默地忍受,這是他當年從廣州萬木草堂跟隨恩師開始就養成的習慣,多年來,他已養成了對康有為的敬意和畏懼。他只得在表面上答應悔改,但實質上並未放棄對革命的信仰。

日暮酒醒人已遠: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何會分道揚鑣?

03叄

亞里士多德曾說:“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這句話對梁啟超同樣有用,他曾說:“吾愛孔子,吾尤愛真理;吾愛先輩,吾尤愛國家;吾愛故人,吾尤愛自由”。

基於這樣的想法,梁啟超表面上接受康有為的教誨,漸漸減少了與革命派的來往,但實際上,梁啟超逐漸產生了脫離康有為而自立門戶的想法。梁啟超到了檀香山組織保皇會後,他又對當地的華僑說,他這次來組織保皇會,名為保皇,但實際上是來進行革命活動的。這話傳到康有為的耳中,康有為非常生氣,又狠狠地斥責了梁啟超一番。而革命黨也不認賬,認為他這是“掛羊頭,賣狗肉”。就這樣,梁啟超站在兩頭受夾板氣。

1900年,唐才常自立軍起義失敗後,梁啟超前往香港向康有為彙報相關情況,而康有為把起義失敗之責全推到他身上,竟對他“擊之以椅”,直打得梁啟超跪在地上連連告饒才罷休。

日暮酒醒人已遠: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何會分道揚鑣?

康有為這種專制家長式的粗暴作風,對二人的關係起了特別惡劣的作用。事情發生後,湯覺頓、楊度等人力勸梁啟超另立門戶,而梁啟超不願因具體事務與康有為決裂,但師生二人已經處於一種貌合神離的境況。

1903年,梁啟超動身前往美洲進行數月的遊歷,同時也是暗中考察美國的民主共和政體。但令人意外的是,當梁啟超歸國後,他的思想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又重新迴歸到改良上。因為他對暴力革命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在美洲遊歷中,他對民主共和是否適用中國是有著深深地憂慮。

總之,他從偏向革命又滑回到溫和改良,他和恩師又站在了一起。並且在後來的幾年,梁啟超多次與革命派公開展開論戰,師徒二人度過了最後的美好時光。

日暮酒醒人已遠: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何會分道揚鑣?

04肆

庚子國難後,推翻清朝封建統治逐漸成為時代主流,正所謂“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連梁啟超都有些搖惑,康有為很是焦慮,陸續發表了一系列的保皇言論。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隨著革命的發展,梁啟超開始傾向於共和。而康有為依然固執己見,不願與時俱進,康梁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在致康有為的信中,梁啟超說,數月來,和您議論起時事,總是出現矛盾,以至於經常心煩意亂。

日暮酒醒人已遠: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何會分道揚鑣?

隨後,一代奸雄袁世凱竊取了革命的勝利果實,並且開歷史倒車,準備稱帝。康有為一直對袁世凱不滿,毅然參加討伐袁的護國戰爭。而梁啟超雖然一度與袁世凱親密,但也堅決反對袁世凱稱帝。

梁啟超當即寫下討袁檄文《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袁世凱聽說後有些慌,便派人給梁啟超送去一張20萬元的銀票,併為梁啟超的父親祝壽,但條件是停止發表這篇文章,但梁啟超大怒,沒有收下。

不僅如此,梁啟超還協助自己的學生蔡鍔逃出北京,從日本轉道前往雲南,組織護國軍,於1915年12月25日發動討袁的護國運動,迫使袁世凱取消帝制。在這一段時間裡,康有為和梁啟超在討袁的旗幟下一致對外,但也只是表面上團結一致罷了。

日暮酒醒人已遠: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何會分道揚鑣?

05伍

康有為並沒有從袁世凱的復辟失敗中汲取教訓,相反,他卻加快了讓溥儀復辟的步伐。1917年7月,他聯同辮帥張勳,上演復辟醜劇,他如願當上了偽弼德院副院長。而梁啟超不僅反對袁世凱稱帝,而且反對任何形式的復辟,他深信世界潮流不可阻擋,任何復辟陰謀都不能得逞。於是,梁啟超則到段祺瑞的幕府充當討逆軍的軍師。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對最負盛名的師生走到了對立面,兩人最終還是分道揚鑣。

康梁二人的矛盾公開化後,劉海粟等人積極從中斡旋,二人關係有所緩和。1927年3月8日,是康有為的70歲生日,康門弟子匯聚一堂為康有為祝壽,此時的梁啟超因事不能親自前往祝壽,但託人送來壽聯和壽文。在梁啟超送的壽聯裡,梁啟超將康有為比作為孔子,這讓一向以聖人自居的康有為心中一暖。

日暮酒醒人已遠: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何會分道揚鑣?

在壽文裡,梁啟超深情地回憶起早年在萬木草堂學習的經歷,以及師生之間真摯的情感,感謝康有為的教誨之恩,並高度評價了康有為的功績。

1927年3月31日,康有為病逝於青島。4月17日,梁啟超聯合康門弟子,在北京為康有為設靈堂進行公祭,梁啟超宣讀了情深意切的《公祭康南海先生文》。在此文中,他既肯定了康有為早年宣傳維新思想的歷史貢獻,也委婉地指出他後來在復辟帝制上所犯的一些錯誤。

日暮酒醒人已遠: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何會分道揚鑣?

06結語

康梁二人的關係以戊戌變法為分界線,在這之前,兩人一同宣揚維新思想,進行公車上書,籌備變法事宜,兩人配合默契。變法失敗,說明清朝已經病入膏肓,任有良藥也無法根治。康有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歷史的大變革時代,他固步自封,僵化保守,拒絕接受新事物和新變化。他的政治思想倒退到反對民權、膜拜君權的立場,最終墮落為保皇黨,成了社會前進的絆腳石。

而以前對康有為亦步亦趨、唯師命是從的梁啟超,隨著自己視野的開闊以及對新思想的包容,逐漸認識到康有為思想的侷限性,毅然與老師爭執。而康有為面對自己的得意門生的背叛,自然是怒不可恕。兩人政見的不同,再加康有為家長制的作風,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最終導致師徒二人反目。

圖/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文/來源於憑闌聽史,敬請大家點贊、收藏、分享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