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後人熟知的“臥薪嚐膽”,並非出自《史記》,最初也不指越王勾踐

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很多人都已經知曉,這個故事一直以來廣為流傳,到了現代,這個故事的精神已是見仁見智。著名教授易中天就認為不要再宣傳這個故事了,勾踐其人忍辱負重,幾近變態,有何可取?

不過討論這個故事的當代價值不是本篇重點,本文想說的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是真實歷史存在,還是後來加工而成?

後人熟知的“臥薪嚐膽”,並非出自《史記》,最初也不指越王勾踐

故事

故事的剛開始,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被迫向吳王投降,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讓自己成為質子留在吳國,我們也知道以前的質子,在這個國家生活一定是受盡屈辱的,因為質子就是這個國家的戰利品,他在這個國家雖然有名聲,但是他的身份地位是非常低的,而且在整個過程當中,一些王公貴族會貶低他們,甚至會用非常歹毒的方法對待他們。如嬴政之質趙國。

越王勾踐去做吳王的質子,有三年是過著奴隸般的生活,由王而成一個低賤的奴隸,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欺壓他,同時為了消除吳王的一些心理戒備,他甚至品嚐了吳王夫差的糞便。

這樣的屈辱是很多人沒有辦法忍受下來的,對一個國王來說更是不可思議,為了保全自己,為了苟延殘喘,為了麻痺對手,勾踐犧牲,不可謂不大。

回到自己國家之後,為了記住這份仇恨,勾踐每天都釣一個苦膽在床頭,每天進去吃飯,睡覺的時候都要嘗一嘗這個苦膽的味道。

終於透過他自己的十多年努力,再加上自己治國有方,越國滅了吳國,當時的吳王夫差不得已就自殺了,他不願意承受這個磨難,所以在整個過程當中,臥薪嚐膽的故事就變成一個非常勵志的事情,而不是膿包、熊的典型。

後人熟知的“臥薪嚐膽”,並非出自《史記》,最初也不指越王勾踐

質疑

它的前面描述其實是正確的,在吳國和越國的戰爭當中,越國確確實實是戰敗,為此越王勾踐確確實實也是在吳國做了一個奴隸。

但歷史上臥薪嚐膽的故事可能並不真切。

文字資料上,《左傳》和《國語》這兩本書籍都是記錄著春秋時代的一些歷史事實,當然也包括吳越之爭,但遍翻二書,並沒有發現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記載。

《左傳》與《國語》都是離這段歷史很近的史書,竟無此提及,只是到了後來的《史記》,司馬遷就開始有了“嘗膽”的記載: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但沒有提到勾踐臥薪。

後人熟知的“臥薪嚐膽”,並非出自《史記》,最初也不指越王勾踐

首次出現“臥薪嚐膽”四字,並非來自史家,而是大文人蘇軾。說的也不是越王勾踐而是三國孫權。後來使用這個成語的人多了,而且多用來形容越王勾踐,漸漸變成了越王勾踐專屬。這多少是歷史的誤會,卻在自我演變中成了一種價值符號。

聯想到韓信胯下之辱,中國人似乎很喜歡忍辱負重,強勢崛起的故事。他們塑造了一個勵志越王的美好形象。

越王勾踐未必嘗膽也未必臥薪,但確實艱苦奮鬥。“衣不重彩,食不重味”卻是真的。

想當年,他就算是一個奴隸在吳國,好歹也是一個國家的王子,針對這些質子的時候,他們可以明嘲暗諷,但是很少有人直接侮辱他們的,這是古人國家對國家的一個禮節,在我國曆史上有很多的質子,他們在做質子的過程當中,都是受到了很多嘲諷,但是沒有受到直接的侮辱,因為王公貴族他們受過非常良好的教育,也不會做一些低俗的行為。

越王回到自己國家之後,為了激勵自己,為了報仇雪恥,為了不在紙醉金迷中沉淪,對自己確實非常狠,幹掉吳國只是時日。

後人熟知的“臥薪嚐膽”,並非出自《史記》,最初也不指越王勾踐

看法

雖然說這個故事可能並不是真的存在,但是裡面渲染的某種精神,卻可以看作真實的。因為在整個歷史的過程當中,越王在吳國的那三年和歸國之後20年確確實實過得很苦,並且這些苦是意志的磨鍊,是不達目的永不放棄,是越國翻身的前奏曲。

這樣的故事,汲取其精神往往是更重要的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為源遠流長,很多文化都是交錯的,出處、演變,成為某種慣性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可能再度變化。文明太長,都會有這樣的現象。

而中國古代故事,在現代社會,很多都難免重新定義其價值。比如:“愚公移山”,很多人就認為愚公真愚,為什麼不搬家?而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勾踐又成了什麼人?煮熟的種子賣給吳國百姓,人性又在哪裡?復國後殺文種,心理又多扭曲?

很多東西,確實在重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