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原】民諺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可你知道,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嗎?

很快又要到冬至啦!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現在公曆年中,一年的最後一個節氣。但與其他節氣不同,傳統上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它的地位要重要得多。民間有“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的稱呼,更有“冬至大如年”這樣的俗語。那麼,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為什麼會特別重要,甚至“大如年”呢?今天,咱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一、冬至節氣的來歷

所謂冬至,按古書裡的解釋:“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都日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為至”。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白天的時間越來越長,太陽執行達到最南端開始北歸(南迴歸線)。古人用陰陽觀念解釋這種氣候的變化,認為從這個時候開始,陰氣開始回落,陽氣逐漸上升,於是冬至就成了陰陽轉換的節點。

冬至是陰陽轉換的節點

靠天吃飯的農業社會,更長的光照時間無疑更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所以,這個白天開始變長的日子,無疑就有了重要的意義。同時,在古人的觀念裡,日照變長,這是天地間的陽氣在努力的“戰勝”陰氣的過程。那麼作為期待著陽氣勝利的生民,自然也會想些辦法為陽氣“加油鼓勁”啦。我們在典籍中看到的很多冬至祭祀的禮俗,其實也有這方面的意思在裡面的。

今人復原的冬至祭祀典禮

那麼,到底怎麼確定哪一天才是冬至呢?大概從先秦時期開始,咱們聰明的祖先就從天地萬物的變化中,發現了一些冬至到來的標誌。比如在《夏小正》裡,就有“隕糜角,隕墜也,日冬至,陽氣至始動,諸向生皆濛濛符矣”的記載。人們還會用日圭測影來測定冬至的日期,比如《尚書·堯典》裡面有“日短,星昂,以正仲冬”的說法。這種日晷測影的辦法,一直延續到後世很多朝代。

日晷

二、冬至、歲首和周曆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從冬至的來歷我們可以瞭解到,為什麼古人把冬至當做很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那麼,這個“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又是怎麼來的呢?這還得從古代的歷法制度說起。

前面我們說過,以太陽運動的軌跡來說,冬至這一天,是太陽運動方向的一個轉折點。所以,在古代的歷法中,包括夏曆、殷歷、周曆、秦歷等,都是以冬至所在的那個朔望月為基準,也就是冬月(今十一月)。結合古代的天干地支,十一月也被稱為“子月”,子者茲也,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子月之後又有丑月、寅月一直到亥月。

古代的歷法中,夏曆建寅、殷歷建醜、周曆建子,秦歷建亥,也就是說分別以農曆一月、十二月、十一月、十月作為一年的開始,即歲首。這些曆法中,周曆是使用時間最久,影響範圍最廣的,實際上也有觀點認為,漢初文獻中流傳的所謂“古六歷”,即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很可能都是周代的人制作或追記的。

古代曆法的主題浮雕

在周曆中,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即是元月,所以在周曆使用的數百年時間裡,賀歲與賀冬基本上就是一回事。我們在今天流傳的《周禮》中,也能看到當時的賀冬習俗,或者叫賀歲習俗,比如周天子的祭天大禮:“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禬(guì)國之凶荒,民之札喪”。

周曆之後是秦歷,也叫顓頊歷,以亥月(十月)為歲首。但秦歷實行的時間並不太長,大概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一百年左右。一直到漢武帝太初年間頒行的《太初曆》,重新採用了夏曆,也就是將農曆的一月作為歲首,冬至與正月才正式的分開。《太初曆》以寅月為歲首的做法,也一直持續到今天。

《太初曆》主題浮雕

但是,在陰陽五行觀念盛行的古代,新朝代建立之後易正朔改服色,除了曆法在授時等功能性方面的考慮外,更多的是一種政權合法性的建構程式。而民間的歲時習俗,並不一定隨著這種易正朔的活動而變化。周曆實行800餘年,在民間早就形成了相應的鄉間俚俗,人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習慣了將冬至當做新年一般來慶祝。何況在古代的農業實踐中,將標誌著太陽移動節點的冬至作為新年的開始,無疑更符合農業的實踐,畢竟從冬至開始,太陽要回來了麼。這也就是後世民間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的原因,畢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冬至本來就是年呢!

文史君說

從漢武帝制定《太初曆》開始,冬至正式與正月分離,並一直持續到今天。但是,這種曆法的改變,並沒有完全抹殺近千年的實踐對人們生活習俗的影響。在漢武帝之後的整個古代社會,我們始終都能看到:從官方到民間的許多冬至習俗,都帶有賀歲的影子,包括祭祀、宴飲、家庭團聚等等。當然,也包括流傳至今的“冬至大如年”的俗語。

參考文獻:

張晶:《唐代冬至節研究》,陝西師範大學2008年碩士學位論文。

楊天宇:《周禮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范曄:《後漢書·禮儀志》,中華書局196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