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盜墓賊大多不長壽"損陰德"並非迷信,而有科學根據

引言

操率將校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魏氏春秋》

喜歡考古的人平日在看一些小說秩事時,總會讀到一些關於盜墓賊的描述。這些盜墓賊有一套專門的盜墓技巧,他們手持特殊器物在墓中行走,盜取大量文物。

盜墓之事有“損陰德”,盜墓賊大多壽命不長,這是為啥?其實並非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盜墓賊大多不長壽"損陰德"並非迷信,而有科學根據

歷史上關於有關盜墓賊記載的多是官方盜墓者,比如說

漢景帝劉啟的曾孫劉去,他就有盜墓的特殊癖好,要說他缺錢吧,他也不缺,他就是做事乖張,不受拘束。

平日裡喜好結交一些無所事事的少年一起遊玩打獵。封國內的古墓也經常被他光顧,每當挖到了一座有價值的墓時,就把裡面值錢的東西佔為己有,他盜的墓數量眾多,裡面有的寶物無數,可以讓他滿載而歸,有的裡面就什麼都沒有,劉去也絲毫不在意,

他就是很享受這種盜墓的過程。比如魏襄王墓,就是他盜取的規模最大的一個。墓內景觀非常華麗,但是棺槨和陪葬品只有幾件。倒是平常使用的金器還光潔如新,還有兩把銅劍。劉去就把其中一把銅劍拿過來,佩戴在自己身上。

盜墓賊大多不長壽"損陰德"並非迷信,而有科學根據

還有一位著名的人物盜墓也是眾所周知的,他就是曹操。在現代影視劇中有很多題材關於盜墓賊的記載,其中就有寫過摸金校尉。摸金校尉本就是曹操手下的一支地下部隊,他們專幹盜墓的行當。那個時候曹操要養大量的兵,沒有錢是養不起的,他就專門派了一支兵為他找賺錢的路子。據說他非但不為自己做的事感到慚愧,反而親自參與盜掘陵墓。

有一次發現了劉武和李皇后的陵墓,曹操就親自到了陵墓現場,指揮士兵開挖,從墓中挖的寶貝不計其數。

盜墓賊大多不長壽"損陰德"並非迷信,而有科學根據

古時候人們相信生死輪迴,人在死亡之後到達另一個世界,又會以一種新的樣貌重生。在他生前使用過的東西就要在死的時候拿來陪葬,所以越是有錢的人陪葬品越多。盜墓賊也知道這一點,就尋找這些陵墓,盜取裡面的寶物。要知道,盜墓賊的挖掘和考古專家的挖掘可不一樣,

考古專家是一種保護性的挖掘,在儘量不破壞原本樣貌的情況下一點一點的探索,但盜墓賊可不管這些,他們會直接挖個盜洞,把墓室內壁鑿穿。

挖掘時古墓中的土壤含有的硃砂等有害物質,就以粉塵的形式被吸入口鼻之中。日積月累,盜墓賊身體裡的毒素越來越多,就會出現中毒的現象。

盜墓賊大多不長壽"損陰德"並非迷信,而有科學根據

另外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在一些大型的陵墓中,常會設有重重機關。這些機關設計的非常巧妙,比如說有些墓門在第一次關閉之後,裡面就會有一個精小的裝置將門抵住,外面的人打不開,

當然這也是盜墓賊為什麼挖盜洞的原因了。不走正門,改走旁門左道。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陷阱,比如在牆壁之中安插暗箭,或者是挖個陷阱,在下面固定鐵刺

。如果有人不小心踩到上面,陷阱塌陷,就會被鐵刺穿過,一命嗚呼。

盜墓賊大多不長壽"損陰德"並非迷信,而有科學根據

古墓在長年累月的封閉狀態下,已經存有大量毒氣,毒氣是非常致命的存在。這些氣體一旦吸入人體,有的短時間之內就會發作,有的一開始不顯露什麼,但時間長了,對人體的損害才能慢慢看出來。

古時候處理屍體的方法常會用到水銀,這些水銀含有大量的汞,在長時間的揮發以後被人體吸入,人就會汞中毒。

盜墓賊大多不長壽"損陰德"並非迷信,而有科學根據

古墓陰森寒冷,盜墓賊也並不全然都是老手,也會有新手摻雜其中,新手總是要練練膽子的。

在強大的精神壓力下,墓裡黑暗未知,再加上發現一個新的陵墓時,盜挖總是需要花上幾天幾夜的時間,這段時間精神高度緊張,吃不好睡不好,身體也會有些損耗。

這種壓力對神經也是一種損害,所以盜墓者之中精神崩潰者之人也有不少。因為盜取的過程十分艱辛,所以盜墓者在挖出文物以後,轉手獲得金錢之後,常會縱情發洩一通,這些都對身體產生損傷,這也就是為什麼說盜墓賊會損陰德致短命的一些原因了。結語

《左傳·隱公元年》寫道:“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盜墓之事畢竟不義,壞事做多,報應不爽。隨著現代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考古專家們的不斷搶救,盜墓之事已經不再猖獗,這個行業如今已經鮮為人知。隨著社會發展,正當行業五花八門,不再需要鋌而走險做這種缺德事了。也多虧了社會繁榮,給了人們更多的賺錢門路,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古代文化瑰寶。希望我們每一個國人都用心呵護文化遺產,一旦失去,就很難再有重見的可能了。參考文獻:

《魏氏春秋》

《左傳·隱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