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法門寺大唐珍寶震驚世界,最早的"陀螺儀",比歐洲早10個世紀

陝西寶雞法門寺珍寶圖賞:【鎏金雙蛾紋銀香囊】唐僖宗供奉,直徑12。8cm,鏈長24。5cm,重547克,為存世唐代香囊中迄今發現最大的一枚,香囊囊蓋、囊身各作半球狀,上下對稱,以子母口相扣合,一側以鉸鏈連線,另一側則以勾環相連。香囊兩件,均為鎏金銀質,一大一小。二者構造相同,以兩半球扣合構成囊體,囊內鉚接二持平環和香盂,持平環之間及內環與香盂之間成直角相互支撐,使香盂保持平衡,囊體鏤空,供香氣溢位。

香囊外壁鏨飾十二簇分佈均勻的團花,團花內分飾四隻或兩隻飛蛾,紋飾鎏金,香囊內有一個缽狀香盂及兩個平衡環,香盂用短軸鉚接,內、外平衡環間也以短軸鉚接,在圓球滾動時,內、外平衡環也隨之轉動而香盂的重心始終不變,使香盂面始終保持平衡狀態。這種平衡裝置,與現代運用於航海、航空上的陀螺儀原理完全相同。而陀螺儀原理歐洲直到17、18世紀才掌握,我們的祖先早在8世紀之前,已經在熟練地運用這種技術。

香囊此前也出土較多,西安何家村窖藏、沙坡村窖藏均有發現,英國的哈克期美術館,日本的正倉院也均藏有我國唐代的銀香囊,不過以前人們都稱其為“燻球”,而法門寺地宮《物帳碑》明確記載其為“香囊”,則更正了以前考古定名的錯誤。同時,我們也明白了“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從四川返回長安,讓高力士到馬嵬坡尋找楊貴妃屍體時,“唯香囊在”之香囊不是用香料和絲織物縫製的香包,而是以金銀製成的薰香器物。

【鎏金雙鳳銜綬帶御前賜銀方盒】盒體呈扁方形,蓋身上下對稱,以子母口扣合。蓋面中心為口銜綬帶相對翱翔的雙鳳團花,角隅鏨十字綬帶花結紋樣,盒底內外有同心圓旋削的痕跡。

圈足與盒身焊接而成,底外壁豎鏨“諸道鹽鐵轉運等使臣李福進”,蓋面墨書“隨真身御前賜”6個字。無論側面還是正面鏨刻的花紋都極為精細,大唐盛世高超的金屬加工技藝震驚世人。

【銀鎏金碗】唐朝經濟的高度發達,使得金銀器成為當時重要的工藝製品之一,西安何家村唐代金銀器窖藏的發現,就說明了金銀製品在唐代士紳商賈中的大量流行。唐亡後,唐代金銀器的影響一直延續,尤其是明清皇室和貴族墓葬中,金銀器的出土數量眾多。

【臂釧】很像現在的手鐲, 臂釧為阿闍黎修法用具之一,在舉行修法灌頂儀式時阿闍黎臂飾寶釧,也是密教造像中的八莊嚴之一,以前僅見於敦煌壁畫中,這一件是首次出土實物。

另一件臂釧,形制像一枚放大版的鑽戒,其實它是戴在佛祖胳膊上的。法門寺地宮的金銀器的形制許多前所未見,如唐僖宗所供奉的蕾鈕摩羯紋三足架鹽臺、金銀絲結條籠子、飛鴻路紋銀籠子、 鎏金鴻雁紋茶槽子、鎏金飛天仙鶴紋壺門座茶羅子、鎏金伎樂紋調達子等等,反映了唐代貴族的生活風貌,是難得的珍品。

【迎真身素面純金缽盂】通體光素,口沿鏨銘:“文思院準鹹通十四年三月二十日敕令造迎真身金缽盂一枚重一十四兩三錢,打造小都知臣劉維釗,判官賜紫金魚袋臣王全護,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詣,使監門衛將軍弘愨”。

“缽”是梵語缽和羅之略稱,又作缽盂,是僧尼日常所持的道具,為“比丘十八物”之一,一般作為食器。圓形,稍扁,底平,口略小,其材料,顏色、大小,均有定製,為如法之食器,應受人天供養之食器,又為應腹分量而食之食器,故又作應器、應量器,律制規定,出家之行者必用制定之缽。

【鎏金鴛鴦團花雙耳大銀盆】唐僖宗供奉,澆鑄成型,盆壁分為四瓣,每瓣內鏨兩個石榴團花,團花中有一雙鼓翼鴛鴦立於蓮花之上,兩兩相對,栩栩如生,呼之即出。鴛鴦團花之間襯以流雲紋。盆底模衝、錘打出一對互相嬉戲的鴛鴦和闊葉石榴組成的大團花,四周施魚子紋地,形成淺浮雕效果。

盆外兩側各鉚接兩個額刻“王”字的天龍鋪首,口銜飾有海棠花的圓環,環上有提耳,圈足微外撇,其外飾蓮花。盆底外壁,鏨刻“浙西”二字,“浙西”為唐代的“浙西道”(今江蘇鎮江),是唐代後期南方金銀器的製作中心。

特別是盆壁內外的鏨刻,似透雕而成,反映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智慧和工藝水平,是我國目前發現的不可多得的唐代金銀器藝術珍品。大銀盆集澆鑄、模衝、煅打、鏨刻、鎏金、鉚接等先進工藝於一體,製作精美,造型宏大,紋飾工整細膩,線條舒適流暢,構圖豐滿。

法門寺地宮的金銀器多出自文思院和潤州 (今江蘇鎮江)。其中,文思院為皇家金銀器製作中心,成立於唐大中八年 (854年),鹹通年間,迎佛供品打造所需刀具均由文思院承製。

當時的製作工藝有兩種:一是模鑄法,就是將熔化的金、銀注入刻有花紋的模具中,冷卻後取掉模套,最後施以刻花或鎦金;另一個方法就是鈑金法,這種方法是將碾展的金箔或銀箔覆於特製的模具之上,用鋼錘敲擊成型。

文章轉載自百家號“行者佬張”,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