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聖人的由來--我對聖人的解讀

現在常說的聖人,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孔子,當然還有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那我們來看下,這些聖人為何只有孔子一人是平民,其他人都是開國之君,並且都是後世學派的始祖。是不是覺得很奇怪,這些開國之君怎麼就成了學派始祖呢?

原來啊,先秦時候,各人創立了各自的學說,就以為見到了真理,自信如果付諸於實踐,必然能救國救民。然後無奈咱小老百姓的學說,或者說咱只是一個老師,當權者會聽你的麼?當然不會了,你算老幾?憑什麼你說的就是真理?於是啊他們發愁啊,自己的學說得不到實踐啊。一般學說的流傳自上而下,很容易。有權勢的人說話,那人人都得聽,而權勢最大的人肯定就是君主了,尤其是開國之君威望更甚。再加上那個時候讀書,那可是很珍貴的。都是刻竹簡上的,什麼學富五車啊,可不是現在的五車,而是以前的竹簡裝五車,那得多沉。這就更加增加了學術傳播的成本了嘛,竹簡,你能刻多少?

於是嘛,這些人就想了個辦法,假借當權者的名義。比如道家說,我們的學說,那是來自於黃帝。墨家學說借大禹的名。農家、醫家,神農嘛,神農嘗百草,我深表懷疑是醫家杜撰的。兵家更不用說了,黃帝是我們學說的始祖嘛。反正那個時候各個學說都找到了自己學說的始祖了,都是各個時期的開國之君。

各自把各自的學說釋出出來,聚徒講授,而各個門人都稱先生為聖人,這就是最早聖人的由來。那個時候聖人並不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詞彙,因為往上那個還有天人、神人、至人等名稱。那個時候,只要是聰明的人,都可以稱之為聖人,就和朕一樣很普通,那個時候朕是我的意思,平民百姓也可以用這個詞的,並沒有成為帝王的專屬。不過後期,諸子學說的門徒也不敢對先生不敬啊,於是慢慢的聖人就成了門徒對先生的尊稱。孔子的門徒稱呼孔子為聖人,孟子的門徒稱呼孟子聖人,各家各派都有聖人。直到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只有孔子才能稱為聖人,御賜孔子為聖人,於是剝奪了其他學術的聖人,不允許其他學術聖人的出現。而孔子所遵從的,那些開國之君那就順理成章的稱為了聖人了,畢竟你孔子的學說,你說是從堯舜禹湯文武周那兒繼承來的,實際上不是的,只是代代相傳,不是也是了。那既然是聖人,那肯定是非常完美了,於是演化出很多美好的故事,其實都是幻想的形象,其實他們都是普通人而已,只是被幻想成的那種形象。

聖人的由來--我對聖人的解讀

諸子某個學派聚而授課

所以我們看到的歷史並非真實的,而是這些聖人門徒口口相傳,即便是假的,那也是真的了,因為大家都這麼說嘛,社會也是認可的嘛。

我們退一步來說,假如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道家,那是不是那些儒家的著作要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裡去了,四書五經你不一定能看到了,因為那絕對會和其他學說一起被定性為異端了。那這個時候是不是道家典籍遍地,以及各種道家學說的註解和解讀。那老子就是聖人了,莊子就搶了孟子的位置成亞聖了。那道家認為完美形象的黃帝自然也就是聖人嘛。至於堯舜禹湯文武周不過是正常的王朝更替罷了,人心不古,相互爭位罷了,而就不是儒家說的禪位了。那周文王、周武王自然就是亂臣賊子了,畢竟你不是聖人嘛。周武王你是臣子篡位,完了還還侮辱商紂王的屍體,那能高尚到哪裡去。崇禎皇帝死後,人家李自成還弄的規格很高的葬禮,表示對明朝皇帝的尊重。你周武王還不如一個農民起義的領袖呢。只不過一個生在孔子前,一個在孔子後。孔子前的就是有道的君王,就是完美的,因為你必須符合儒家的思想啊,所以你即使不是,那也必須是,這麼多門人還塑造不出一個完美形象?

聖人的由來--我對聖人的解讀

其實現在不也是如此,說的話語權大,誰就可以塑造各種形象,說的人多了,你是什麼樣的人,那是別人給你塑造的。然後帶著有色眼鏡自然濾掉了你不完美的那部分,而成就你完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