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曹魏的忠侯是夏侯惇和曹仁,蜀漢的忠侯卻是他,讓人難以理解!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於二月已卯日拜夏侯惇為大將軍,但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鄴城東城門發喪,賜夏侯惇諡號為忠侯。按《史記·諡法解》雲:“危身奉上曰忠。險不辭難。”所以,“忠”實為評價最高的諡號之一了。也即能夠獲曹仁率兵進攻濡須口,不聽蔣濟所勸,慘敗於吳將朱桓,鬱鬱而終,時年五十六,諡號為忠侯,配享曹操廟庭。

曹魏的忠侯是夏侯惇和曹仁,蜀漢的忠侯卻是他,讓人難以理解!

由此,對於曹魏的兩任大將軍,也即夏侯惇和曹仁,最後都被追諡為“忠侯”。那麼,問題來了,對於蜀漢來說,哪位文臣武將在去世之後被追諡為“忠侯”呢?對此,在筆者看來,提到蜀漢的忠侯,很多人可能比較陌生,甚至在瞭解了他的事蹟後,甚至會感到難以理解。

諡號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比如對於皇帝來說,像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褒諡,也即偏讚揚和肯定的評價。而就文臣武將來說,“忠”則可謂評價最高的諡號之一了。在筆者看來,能夠獲得“忠侯”這一追諡的,不僅要立下大功,還需要忠心不二。比如篡奪曹魏大權的司馬懿,即便功勞再大,也不好用“忠”作為諡號。對於曹魏來說,夏侯惇和曹仁這兩位大將軍,都被追諡為“忠侯”。

曹魏的忠侯是夏侯惇和曹仁,蜀漢的忠侯卻是他,讓人難以理解!

與此相對應的是,就蜀漢來說,也有一人被追諡為“忠侯”,此人就是陳祗。陳祗小時候是個孤兒,在司徒許靖家長大。二十歲就頗有名氣,不久被朝廷任命為選曹郎——《三國志·陳祇傳》中記載:“弱冠知名,稍遷至選曹郎。” 陳祗矜持嚴厲,相貌威武,擅長多種技藝,從而獲得了蜀漢大將軍、尚書令費禕的器重。在費禕的提攜下,陳祗在蜀漢平步青雲,成為地位較高的大臣。

到了延熙九年(246年),蜀漢四相之一的侍中董允去世,陳祗接替他擔任侍中。在陳祗之前,董允和諸葛亮等人一樣,都是反對後主劉禪親近小人的,尤其是壓制了宦官黃皓等人。但是,陳祗擔任侍中之後,卻不排斥宦官黃皓,並與黃皓互為表裡,使得黃皓開始有機會參與甚至干涉蜀漢朝政。延熙十四年(251年),尚書令呂乂去世,劉禪於是讓陳祗以侍中兼守尚書令,並加為鎮軍將軍(此前趙雲就擔任鎮軍將軍)。

曹魏的忠侯是夏侯惇和曹仁,蜀漢的忠侯卻是他,讓人難以理解!

因此,憑藉著侍中、尚書令等官職,陳祗成為蜀漢後期的大臣,在權力上已經非常接近蔣琬、費禕等諸葛亮的繼承人。在此基礎上,即便是手握兵權的大將軍姜維,在朝廷的實際權力上,也比不上陳祗。就陳祗來說,不僅獲得了後主劉禪的信任,還和黃皓等宦官結交,可謂左右逢源,遊刃有餘。

延熙二十年(257年),中散大夫譙周見大將軍姜維多次對魏國用兵,蜀漢國力已經不如諸葛亮時期,也即難以繼續北伐下去了。於是,譙周明確反對繼續北伐曹魏。但是,對於尚書令陳祗,卻對譙周的觀點強烈反對,為此,雙方甚至在蜀漢朝堂之上展開了激烈的較量。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陳祗雖然和黃皓互為表裡,但是,陳祗對於姜維北伐中原,卻是非常支援的,這和黃皓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區別。

曹魏的忠侯是夏侯惇和曹仁,蜀漢的忠侯卻是他,讓人難以理解!

一定程度上,正是因為尚書令陳祗的全力支援,姜維才得以在蜀漢後期繼續北伐中原,不然朝堂之上都是反對聲音的話,姜維儘管是大將軍,卻也是寸步難行。到了景耀元年(258年)9月23日,陳祗去世。在尚書令陳祗去世後,諸葛瞻、董厥等人執掌蜀漢朝政。對於諸葛瞻、董厥等人,則沒有像陳祗一樣支援姜維北伐,甚至建議後主劉禪奪取姜維的兵權。

最後,尚書令陳祗去世後,劉禪悲痛惋惜,一提到他就痛哭流涕,下詔追諡陳祗為“忠侯”。因此,在蜀漢的文臣武將中,陳祗獲得了“忠侯”這一諡號,這無疑讓其他文臣武將都非常羨慕。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從和黃皓互為表裡的表現來看,陳祗確實不配使用“忠侯”這一諡號,但是,尚書令陳祗支援姜維北伐中原,卻也不是沒有貢獻的。當然,陳祗之所以獲得“忠侯”這一諡號,主要還是因為他獲得了後主劉禪的信任和器重,這從陳祗去世後,劉禪悲痛惋惜,一提到他就痛哭流涕等情況,就可以略知一二了。一定程度上,陳祗在劉禪心目中的地位,完全可以和類比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在法正去世後,劉備也是悲痛惋惜。

曹魏的忠侯是夏侯惇和曹仁,蜀漢的忠侯卻是他,讓人難以理解!

此外,就蜀漢丞相諸葛亮來說,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諸葛亮去世後,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由此,對於諸葛亮來說,被追諡為“忠武侯”,也即比“忠侯”多了一個武字。在古代歷史上,武字作為諡號,意味著其人在征伐作戰上擁有較高的功績,比如漢武帝劉徹、魏武帝曹操、明武宗朱厚照等。所以,在諡號上,自然是諸葛亮的“忠武侯”評價更高,也體現出諸葛亮不僅對蜀漢忠心耿耿,更在文治武功的“武功”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