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衛子夫之死江充只是幌子,漢武帝才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

賢后衛子夫被漢武帝逼死,表面上是因為漢武帝晚年昏聵聽信讒言,引發“巫蠱之禍”導致的。實際上事情可沒那麼簡單,這件事背後其實暗藏著三股勢力的角逐,是漢武帝劉徹一手推動的。

衛子夫之死江充只是幌子,漢武帝才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

“衛氏集團”為首的三人分別是大將軍衛青、皇后衛子夫、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衛青、衛子夫是兄妹關係,霍去病是他們的外甥。衛青掌握著最高軍事權力,擊潰匈奴的漢軍最高統帥;霍去病生前幫助漢武帝拿下河西走廊,北擊匈奴封狼居胥,一樣有著不世之功。

他們之下還有盤根錯雜的裙帶關係,可以說也是十分驚人。

衛子夫的長子是太子劉據,法定繼承人。劉據非常寵幸的宮人李氏,是李廣的孫女,李敢的女兒,可以說基本得到李廣一家的支援。而事實上李屢次跟隨衛青出征無功而返,卻未被重罰,很大程度上是太子劉據(或者說衛氏集團)在保護。另外魯國名門史家還嫁了一個女兒給劉據,史載稱呼為史良娣,說明太子劉據在文化界也有很多支援勢力。

衛子夫之死江充只是幌子,漢武帝才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

衛青、衛子夫還有一個兄弟衛廣,擔任中郎將。名氣不大,但職位不低。

他們的姐妹衛少兒是霍去病的母親,而霍去病的親生父親霍仲孺,又跟霍顯生了後來的權臣霍光。另外霍去病的繼父陳掌是陳平的孫子,也是太子劉據的人,擔任太子詹事。

另外一個姐妹衛君孺嫁給了丞相公孫賀,生下公孫敬聲。公孫賀曾位列三公之首,公孫敬聲擔任過九卿之一太僕,也是很顯赫的一家子。

由此可見衛氏集團把控著軍政兩界,還涉及文化界,可謂是勢力最為龐大,說他是最強的外戚集團一點也不為過。漢武帝晚年的時候,太子劉據已經有好幾個皇孫了,子孫成群,對於戀權的漢武帝來說難免會產生忌憚心理。最關鍵的是,劉據偏“文治”,漢武帝偏“武功”,二人政見是水火不容,漸漸讓漢武帝有了廢儲的念頭。而太子劉據背後有如此龐大的勢力支援,比漢初的“呂氏集團”還強,牽一髮而動全身,他需要從長計議。

衛子夫之死江充只是幌子,漢武帝才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

漢武帝在進入晚年之前就一直致力於打造一支清廉的官僚隊伍,進行了部分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限制丞相的權力,比如設立中尚書令,分走一部分相權。同時他也對下屬十分不放心,變得很多疑且嚴苛。不少官員因為或大或小的失誤而被問責,嚴重者被逼自盡。即便是身處衛氏集團的公孫賀,在接丞相這個職位的時候,也因此推辭了一番。

種種跡象表明,漢武帝很早的時候就對衛氏集團有所不滿了,擔心他們成為第二個呂氏集團。因為漢武帝在內心將衛子夫看成呂后一樣的角色,自然慢慢疏遠了她。不過衛青在世的時候他還不敢怎麼表現出來,畢竟衛青為人無可厚非。在李廣自盡後,李廣的兒子李敢遷怒衛青將其打傷,衛青都不敢聲張,說明衛青的心胸與忍耐力非同一般。

衛子夫之死江充只是幌子,漢武帝才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

不過衛青死後,加上霍去病英年早逝,霍去病的兒子11歲早逝,較大的障礙隨之消失,漢武帝便開始動手了。

首先漢武帝培養了“寵臣集團”,其主要代表就是江充。按照史料記載的描述,江充是屬於容貌俊美的類似,深受漢武帝喜愛,常伴其左右。而江充也十分懂得立人設,屢屢不留情面地處罰權貴的僕人,包括公主與太子劉據的家僕,儼然一副剛正不阿的樣子。江充迎合了漢武帝在吏治方面的心理需求,故而十分得寵。

朝中因此不少大臣、將領依附江充,形成了一股實力不可小覷的“寵臣集團”。不過這正是漢武帝所期待的,正好可以用來制衡與削弱“衛氏集團”。

衛子夫之死江充只是幌子,漢武帝才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

“寵臣集團”本身還不足以完全對抗“衛氏集團”,所以江充找了一個外援,這便是“李氏集團”。不過這個“李氏集團”不是李廣一家,而是外戚李家。

漢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有一個兄弟叫李廣利,也是很有名的將軍,也是後來投了匈奴的那位。李廣利十分支援他們的外甥昌邑王劉髆,一直致力於跟太子劉據爭儲。

可惜的是漢武帝並不喜歡昌邑王劉髆,內心其實更喜歡小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昭帝劉弗陵,其母為鉤弋夫人,幾乎沒有什麼家族勢力。

衛子夫之死江充只是幌子,漢武帝才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

因而不管是巫蠱之禍之前還是之後,劉髆的爭儲行動都是失敗的,其實是早就註定了的結果。

不過這並不妨礙“李氏集團”與“寵臣集團”合作,一起幹掉“衛氏集團”,畢竟是有共同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李廣利還找了一個很強大的盟友丞相劉屈氂,基本也做到了軍政兩界開花。漢武帝多多少少會因此也忌憚“李氏集團”,下意識進行壓制,這也是“李氏集團”一直未能成功的原因。

衛子夫之死江充只是幌子,漢武帝才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漢武帝就開始對“衛氏集團”的分支公孫家動手了,炮製了“零號巫蠱之禍”。公元前91年,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犯了貪汙罪,原本可以用財物抵消刑罰。豈料有人誣告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並且用巫蠱之術詛咒漢武帝。即便庭審很明顯表明是冤枉的,漢武帝仍然狠心處死了公孫賀、公孫敬聲父子及其族人。

這場冤案中,還莫名其妙牽連了陽石公主、諸邑公主、衛伉。陽石公主史料記載不明,可能是衛子夫的親生女兒,也可能是衛子夫親自撫養的。諸邑公主則是明確記載的衛子夫的女兒,連親生女兒都下得起狠手,已經很明顯地暴露了漢武帝要剷除“衛氏集團”的決心。衛伉是衛青的長子,“衛氏集團”的繼承人,他的死也進一步證明了這個觀點。

公孫家、衛家可以說是因為這場冤案元氣大傷,太子劉據可以說失去了靠山,處境其實就已經十分危險了。而此時的衛子夫,聽到女兒與侄子、外甥被漢武帝下令處死的訊息,一定是很震驚的。她可能會去求情,也可能會因此恐懼萬分。當他們的死訊傳來,又只能無可奈何地以淚洗面。

衛子夫之死江充只是幌子,漢武帝才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

這個時候江充又繼續向漢武帝進獻讒言,繼續炮製巫蠱栽贓陷害太子劉據。劉據認為這一切的背後肯定都是江充搞的鬼,於是索性造反了。但最終實力不濟,落得個兵敗自盡的下場。劉據不知道的是,真正想搞他的是他的父皇漢武帝。只是令漢武帝沒想到的是,他原本只是想廢掉劉據,沒想到劉據會起兵反抗,事情發展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接著是劉據的勢力被一波清算,但隨後看不慣的大臣與百姓紛紛上疏反對,企圖翻案。漢武帝這時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得民心,於是索性又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將江充一黨全部誅殺,以平息朝野的失望與憤怒。其中包括很多此前附議江充以及奉命行事的將領都被殺了,涉及的人數達數十萬,論規模是千古第一大案。

衛子夫之死江充只是幌子,漢武帝才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

透過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衛子夫年老色衰被漢武帝嫌棄只是史官給漢武帝找的理由,並非真實原因。實際漢武帝為了維護統治,一直在設計剷除外戚勢力,“衛氏集團”是重點,“李氏集團”其實也是暗中打壓物件。正因為“衛氏集團”越來越龐大,而太子劉據跟自己政見不合,漢武帝十分擔心漢室江山會毀在這群外戚勢力手中,所以才下決心要剷除他們。他在立漢昭帝劉弗陵之前,賜死其母鉤弋夫人,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故而衛子夫的悲劇命運早就註定了,漢武帝劉徹早就拋棄了這個曾經恩愛的妻子。當衛子夫看透了這一切,雖然很失望,但一個弱女子又能怎麼樣呢?所以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侄子、外甥、兒子全家被殺或者自盡。尤其是兒子自盡的訊息傳來,無疑是最後那一記暴擊,徹底讓她失去了活下去動力。

萬念俱灰的衛子夫意識到,自己的命運要麼是被漢武帝直接下令賜死,要麼是暗中賜死然後謊稱自盡,抑或是被打入冷宮受盡屈辱而死。與其如此受辱,不如自我了結來個痛苦——這其實也是對那個狠心的丈夫無聲的控訴。

衛子夫之死江充只是幌子,漢武帝才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

但“衛氏集團”、“寵臣集團”覆滅了,“李氏集團”也沒得到什麼便宜。其後因為爭儲的問題,丞相劉屈氂被腰斬,李廣利叛逃匈奴,昌邑王劉髆徹底失去資格——而且他也沒活多久就死了。

自此漢武帝成了孤家寡人,獨吞了惡果,在歷史上留下了惡臭的一筆。漢武帝能立繼承人的只有幼子劉弗陵,之後漢武帝很快也撒手人間了。這種局面可以說是四敗俱傷,可悲可嘆。

再後來機緣巧合之下,皇位又流轉到了劉據的孫子劉病已身上。可憐一代賢后衛子夫,在黃泉之下是該哭還是該笑呢?

我是東海尋人,喜歡這篇文章的小夥伴,記得關注、點贊、收藏、分享、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