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明清誰家稅賦更重?別看賬面,這裡的花頭讓雍正背了幾百年的鍋!

明清誰家稅賦更重?別看賬面,這裡的花頭讓雍正背了幾百年的鍋!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曲墨封

字數:3940,閱讀時間:約13分鐘

編者按:明清兩朝哪一個稅收更重,是網路上經常爭論的話題。由於資料的缺失,想要得出一個毫無爭議的答案似乎不可能。不過,清朝的中樞經濟情況似乎比明朝往往要好很多。用邏輯去推理,是否我們可以找到其中的一個突破口?

既然我們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就要來普及一個基礎的概念:“起運”與“存留”制度。明代,在各地包括田賦在內的任何稅收都同時包含為兩項,其一起運,其一存留。為何要有存留呢,當然是要解決地方財政的問題,“凡州縣經徵錢糧,扣留本地,支給經費,曰存留”。一般而言,“起運”的比例在明代約為50%,主要是銀或銅錢,相比糧食轉運成本要低很多,也可減少在途損耗。

明清誰家稅賦更重?別看賬面,這裡的花頭讓雍正背了幾百年的鍋!

清初沿用明制,但很快滿清統治者就發現,地方的存留簡直是一個取之無窮的寶庫。從順治朝到康熙初年,地方存留一減再減,下降到賦稅總額的10-20%左右,使得地方財政嚴重困難。到乾隆朝時,存留才穩定到20%。當然清初能夠做到這點,也與明後期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以及美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有關係。糧食在賦稅比例中進一步下降,賦稅轉運到中央就容易了很多。由此,我們就理解為什麼清朝中樞財政要比明朝好得多了,這都是以抽空地方作為代價的。然而,地方的政府部門仍然需要運轉,錢哪裡來呢?這就不得不提著名的“耗羨”。

明清誰家稅賦更重?別看賬面,這裡的花頭讓雍正背了幾百年的鍋!

▲火耗

明代也有“耗羨”,數額很低,屬於彌補官吏俸祿過低的一種潛規則。而清代的“耗羨”比起明代發生鉅額增長,其原因就在於其中包含大量地方政府運轉所必需的正常開支。顯然,很多人比較明清賦稅的時候,忽略了清代龐大的“耗羨”,所以得出了清代人民負擔只與明代相當或者還略輕的結論。但實際上,清代大部分的地方開支,都依賴於“耗羨”等攤派。

明清誰家稅賦更重?別看賬面,這裡的花頭讓雍正背了幾百年的鍋!

對此,康熙皇帝只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地說:“各省文官私派加耗。武官空糧等事。朕頗得聞知。”他也堅決不肯認可耗羨的合法性,要甩鍋給地方不讓朝廷背鍋。姚念慈先生在《康熙盛世與帝王心術》一書中明確指出,康熙晚年因為對準噶爾用兵等原因,百姓已經被壓榨到民窮財盡,不堪重負,所以康熙才大規模蠲免百姓繳納不上來的賦稅,故作仁慈。然而只看當時的正稅,似乎並不極重,之所以會如此,乃是老百姓除了正稅之外,還要供應地方政府部門為了運轉而實行的攤派的緣故。

明清誰家稅賦更重?別看賬面,這裡的花頭讓雍正背了幾百年的鍋!

清朝的地方大員也屬實不好當,既要自籌政府部門的經費,萬一激起民變,還可能被上峰殺雞儆猴。某些清史學者口中所謂的——有清一朝反腐力度最大,殺貪官最多,也實在是這畸形的起運制度逼出來的。雍正是個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康乾盛世不對,雍正盛世才對!承上啟下之雄主為何成了小透明?》已經有所介紹。

明清誰家稅賦更重?別看賬面,這裡的花頭讓雍正背了幾百年的鍋!

▲雍正帝劇照

雍正想要把起運存留制度恢復到明朝時的狀況,就實施了“耗羨歸公”。“耗羨歸公”的結果是耗羨之外又增耗羨,這是大家知道的。但這真不是雍正的鍋。因為一開始,耗羨是放在地方,供地方自由裁量使用的。像田文鏡這樣操作成功的官員,已經可以透過火耗銀子翻修倉庫和城牆,還可以給河南全省官員發放豐厚的養廉銀。

明清誰家稅賦更重?別看賬面,這裡的花頭讓雍正背了幾百年的鍋!

▲名臣田文鏡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制度成功延續下去,清朝畸形的起運存留制度就可以藉此修正。很可惜的是,敗家子乾隆上臺後,由於財用不敷,再次把雍正在地方建立的火耗體系收歸中央,並且幾乎不存在返還到地方的情況。地方回到了康熙朝的窮窘狀況,不得不火耗之外再加火耗,使得老百姓的負擔進一步增加。有人在吹捧乾隆時,一方面吹噓乾隆會搞錢,多的時候一年甚至能搞8000多萬兩銀子。另一方面又說乾隆對老百姓好,多次賑災,先後蠲免天下稅賦數億兩。那筆者就尋思啊,難道乾隆會點石成金,能變出錢來不成?

明清誰家稅賦更重?別看賬面,這裡的花頭讓雍正背了幾百年的鍋!

顯然,乾隆朝的蠲免,絕大部分就跟遊戲裡裝備打折一個性質。反正老百姓已經被壓榨到極限了,積欠的錢糧收也收不上來,蠲免一下還能表現自己的“仁德”。乾隆朝那高額的財政收入,無疑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是透過各種手段自民脂民膏中搜刮而來的。那麼,清朝的稅收政策真的一無是處嘛?當然不是的,不然為什麼清朝作為一個異族統治的王朝,能有200多年國祚呢。清朝中樞比明朝中樞有錢,就可以做很多事。就以賑災系統來說,清朝賑災效率比起明朝是要高一些的,災荒時餓死的人口較少,這方面有利於人口增長,清朝人口大爆炸不僅僅是高產作物等因素,也有清朝的管理體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