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獨創詩壇體例的宗楚客,李白是他的孫女婿,因何留下“不齒”罵名

晚年的李白,因為捲入永王李璘案而被捕入獄。為了營救李白,妻子宗氏和妻弟宗嫌動用祖上遺留的關係網,四處奔走求情才將他救出牢籠。

獨創詩壇體例的宗楚客,李白是他的孫女婿,因何留下“不齒”罵名

乾元元年,58歲的李白踏上流放夜郎的漫漫長途,從此他與宗氏天各一方。

這種事如果放在五十年前,宗氏只要撒個嬌就能替老公擺平一切,因為她爺爺就是宰相大人宗楚客。

宗楚客一生在武周、中宗兩朝三次拜相,他的哥哥宗秦客,也是武周朝的宰相。他還有個弟弟叫宗晉卿,同樣也是武則天和中宗李顯眼中的大紅人。

獨創詩壇體例的宗楚客,李白是他的孫女婿,因何留下“不齒”罵名

這哥仨不光位高權重,還都是才高八斗、天資出眾的大帥哥,兄弟三人並排走在大街上,簡直就是大唐帝國的形象代言人。

武則天一生造了20個象徵神權的漢字,其中12個就出自宗秦客的手,包括最著名的“曌”字。

據說,宗秦客得神助才造了這個“曌”字。民間傳言,宗秦客有個“神秘女友”,是上古時代的一位女神,此女名字中有個“空”字。

宗秦客靈機一動,“神秘女友”是過去神,女皇是現代神,過去神是用來回憶的,現代神是用來濟世的,應該“日月當空普照天下”,因此他在過去神頭上加了個“日月”,就成了現代神的名字。

宗晉卿的才學雖遠不如兩位哥哥,但他是“帥中帥”,長得“雄偉壯麗”,美髯飄飄,聲壯如鍾,一副風流倜儻的偉丈夫模樣。

宗晉卿早年在宮中典御林軍,後升任將作大將,相當於今天的建設部長。武周朝時期的經典之作名堂、天堂、九鼎,以及讓士族集團膽寒的中獄(獨立於司法體系的皇家監獄)都出自他的手。

哥仨中名氣最大的當屬宗楚客,除了兩朝拜相外,他最傑出的成就就是對唐詩的貢獻。

後人都知道杜甫的詩有個特點,即七律八句兩兩對仗,突破了常規的中間兩幅對仗的基本要求。其實這種寫作方式並非杜甫首創,它的發明專利權屬於宗楚客,這種體例被後人稱作“宗楚客體”。

假如宗楚客知道自己有個詩仙孫女婿,會不會 “只羨孫女不羨相”呢?李白在迎娶宗楚客的孫女時,有沒有感到委屈:“我為何就不能望宗爺的項背呢?”

我來替李白回答:你比宗爺幸運,你是後世的精神家園,他被後人放進了“鄙視鏈”的最底層。

宗家三兄弟的結局都很慘,神龍政變後,哥仨都被流放於嶺南,宗秦客客死他鄉;唐隆政變後,宗楚客與宗晉卿又雙雙被殺。史書中,三兄弟都被貼上了“諂媚之臣”的標籤,永世不得翻身。

宗楚客到底做啥,讓他遭受了千年白眼呢?

宗氏家族原本是南朝南陽人,隋朝統一天下後才遷居河東,成了北方士族集團的一員。以唐初豪門政治的生態,宗氏要想爬上相位比登天還難,為何這哥仨都能顯貴呢?

原來他們有個“好母親”,她是武則天的堂姐。

武家和宗家一樣,都是北方小士族階級出身,想跟豪族結親難度很大,當初若不是李淵抬舉,武則天的老爸根本不可能娶得上武則天的老媽楊氏,儘管那時候楊氏已經是44歲的老姑娘。

所以,武、宗聯姻是門當戶對。

武則天一生都在為小士族集團正名,以關隴集團為首的豪族集團,在她的屠刀下基本退出了舞臺的C位。那麼誰來補位呢?當然是小士族集團,尤其是宗楚客這類“根正苗紅”,且沾親帶故的才子。

宗楚客不給白,人家是大唐進士科出身,跟“上官體”詩人上官儀一樣,是典型的學術型宰相。

史書說,宗楚客

“性明達”

,意思是生性機敏,徹悟通達。有一次邊關急報說,突厥人吐敦率部謀反了,武則天趕緊召來宗楚客問對策。

宗楚客連連擺手:“不可能,我見過吐敦本人,他是個忠義厚道的人,國家對他還有恩,他不可能反。倒是他的侄子默子生性狡詐,長期與吐敦不和,我懷疑是不是默子搗鬼?不過陛下請放心,以我對默子的判斷,這傢伙成不了事。”

果然,沒多久邊關再次傳來訊息,跟宗楚客預測的一模一樣,且默子已經被吐敦生擒活捉。

又有一次,夏州官員打來一份報告,請求在那裡築三座城池,以防突厥人南下。朝廷一片反對聲:突厥人還是很乖的嘛,在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花那麼多錢不值得。

宗楚客力排眾議:“必須築城,這是萬世之利,不能看眼前得失。”應該說宗楚客的前瞻性非常強,夏州那地方雖然人煙稀少,但卻是懸在河西走廊頭上的一把劍,夏州防禦失當,河西走廊就不保,河西走廊不保,將直接威脅關中。

看起來宗楚客也不是那種靠“文憑”吃飯的書呆子。

可是儘管宗楚客有才華,又有武則天的照應,但他的官宦生涯其實並不平坦,一生經歷四起四落

第一次:宗楚客坐“奸臧”,被削奪內史之職,流放於嶺外;

第二次:因為與武懿宗不和,被彈劾營建宅邸時過於奢華超標,由此被罷相貶為播州司馬;

第三次:又因為娶邵王李重潤府上的歌妓,宗楚客再次遭到罷相,貶為原州都督;

第四次:唐隆政變後,宗楚客因為“外附韋氏,內蓄逆謀”而遭到誅殺。

這幾件事史書交代得不是很清晰,但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安分”的宗楚客。

首先,宗楚客擅長政治投機,這是他能數次崛起的根本原因。

武則天一朝,他三次被貶,但他抓牢了武則天這棵大樹,所以屢次倒下又能屢次復出。

武則天倒臺後,他又迅速掉轉船頭,投入韋黨的懷抱,與安樂公主、武三思、紀處訥一起,成為韋皇后的核心支持者之一。由此他不光沒有遭到清算,還被提拔為中書令,第四次拜相。

宗楚客為韋黨作出過兩次大貢獻,一次時景龍政變中,他派人追殺了節愍太子李重俊,並用其首級祭奠遇害的武三思、武崇訓。另一次是李顯駕崩後,他力主將相王李旦排除出輔政大臣之外,由韋后獨掌皇權。

其次,宗楚客生性貪婪,為滿足貪慾甚至不顧國家利益。

前面提到過,武則天曾經賜他一座宅邸,他大肆揮霍公款超標擴建裝修。後來他又接受突厥人闕啜忠節的賄賂,引發了邊境衝突。

闕啜忠節是突厥金河郡王娑葛下面的一個部落首領,這傢伙不服娑葛的領導,一心想取而代之。為了獲得朝廷的支援,他給宗楚客、紀處訥大肆行賄。娑葛得知後非常憤怒,於是常常舉兵犯邊以示抗議。

監察御史崔琬憤然彈劾:“宗楚客、紀處訥為了個人私利,不惜給國家結怨,宗晉卿驕恣跋扈專循贓私,請將他們交於三法司收監審查。”

按照唐朝的律令,大臣一旦被御史彈劾,要立刻退出班列,立於殿外待罪。可宗楚客不光不退出,反而上前一步大聲呵斥:“臣一向耿介忠直,你崔琬血口噴人!”

有意思的是,李顯居然難辨是非,搞出了個離奇的處理辦法,他讓崔琬與宗楚客、紀處訥三人當場結拜為兄弟,化干戈為玉帛。滿朝大臣瞠目結舌,背後私下給李顯起了外號——和事天子。

其三,借學術之口拍馬屁,神話皇權的同時鞏固自己的地位。

宗楚客曾經右補闕趙延禧獻了一道符命,並解釋說:“唐朝繼周,當傳百世,陛下您受禪於母,這說明周、唐一體。則天皇帝為第一代,您是第二代,其後子孫再傳98代,共計百世三千餘年。

李顯只記得“百世”,沒看見氣得臉發青的李治、李世民和李淵,高興得賞了宗楚客一個大紅包。

《新唐書》還記載說,宗楚客曾經公然宣稱:“以前俺地位卑微的時候看著宰相的位置流哈喇子,現如今坐上了相位,又禁不住想坐龍椅,哪怕只坐一天也夠本了。”

當然,這種孤零零的記載不大可信,宗楚客雖然有點不堪,但還不至於有這種心思,更不可能說出這種精神失常的話。

正是由於被打入諂媚奸臣的史冊,宗楚客在詩詞方面的貢獻被後人忽視了,不得不說這是文化史上的一種遺憾。

不過在批判宗楚客之流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他其實也是時代的犧牲品。

自從唐高宗李治駕崩後,李唐王朝經歷了一系列鉅變,先是武則天以周代唐,接著是神龍政變李唐復國,再接著節愍太子李重俊、韋后、李旦展開“三國殺”,最後是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姑侄鬥。

短短二十五年,圍繞皇權的鬥爭一次比一次慘烈,光是政變就爆發了四次,以至於李顯的兒子們都死光光。請問在這種環境下,大臣們該怎麼辦?

客觀講,那是一個黑白難辨的時代,被迫選邊站的大臣們其實是用命在博前途。我覺得《舊唐書》的評價很精彩,摘錄如下:

“當是時,奸邪有黨,宰執求容,順之則惡其名彰,逆之則憂其禍及,欲存身致理者,非中智常才之所能也。況……楚客、晉卿、處訥等讒諂並進,威虐貫盈,不使逃刑,可謂政正。”

如果一味順從可能留下惡名,如果違逆,又禍及自身,想靠真理存身,絕非尋常智慧的人能做得到的!

這就是那個時期宰相們的艱難生存狀態,大多數人是“中智”,所以宰相們一批又一批在罵聲中倒下。如果堅持正義呢?請問誰代表正義?跟太平公主比,李隆基一定是正義的嗎?跟李旦比,李顯就是正義的嗎?跟李重俊比,韋后是正義的嗎?

我也鄙視宗楚客的投機,但對這段歷史,後人需要多一點寬容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