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生成、特點及意義

19世紀40年代中期,馬克思悄然進行了一場劃時代的哲學革命,並創立了一種他自己稱之為“新唯物主義”的哲學。可是,一個半多世紀以來,對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的解讀和研究一直比較滯後,直到今天,還眾說紛紜,歧見頗多。認真揭示和梳理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世界觀,對於我們全面、深刻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程序,具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哲學革命的基礎和指向

馬克思的哲學革命是在德國古典哲學的陣地上發生的,是馬克思積極改造和推進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結果。

費爾巴哈是當時德國最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他的《基督教的本質》和《未來哲學原理》等著作深刻揭示了宗教產生的根源,用自然和人的“實證批判”,終結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使唯物主義“直截了當”地重新登上了哲學“王座”。費爾巴哈對唯物主義的最大貢獻是他突破了近代以霍布斯為代表的“純粹的唯物主義者”見物不見人的弊病,在承認自然界的基礎上推出了人,把人稱作哲學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物件。他自稱,他的唯物主義是“人本學”的唯物主義。

但是,費爾巴哈重視人卻又不理解人,他用外部世界給人的感覺直觀去觀察人,只把人看作是“感性物件”,而看不到人背後的“感性活動”,這與他的直觀唯物主義的侷限性密切相關。馬克思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物件、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頁)在費爾巴哈的視野中,外部世界包括他自身以外的人,不過是客體作用於感官所形成的映像。他不理解一切感性和現實都是實踐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人也是在實踐活動中生成,由實踐所形成的社會關係所決定,實踐是生成人和世界的根本的總體性的活動。費爾巴哈拋開實踐,卻撿起生物學的自然主義去理解人,僅僅看到人的生理和肉體的一面,對於人的本質這一哲學“最高的問題”也僅僅歸結為“單個人固有的抽象物”,即感情、意志和愛。在共產主義改變世界的訴求面前,他卻拋開政治和實踐,轉而去求助於什麼“最高的直觀”和“類的平等化”,甚至要建立愛的宗教,“重新陷入唯心主義”。所以,無論是費爾巴哈的直觀唯物主義或是人本唯物主義都是半截子唯物主義。為了把唯物主義貫徹到底,必須突破費爾巴哈重直觀輕活動的侷限,把唯物主義從物質相態推進到實踐形態。

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創生和內涵

馬克思、恩格斯最初都是青年黑格爾派,他們成長為唯物主義者曾經藉助過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批判。恩格斯說,費爾巴哈“在好些方面是黑格爾哲學和我們的觀點之間的中間環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1-212頁)。費爾巴哈既強烈地影響了馬克思、恩格斯,以致《基督教的本質》一發表,他們“一時都成為費爾巴哈派了”。但費爾巴哈直觀唯物主義的先天弱點又使得馬克思、恩格斯不能不和他保持距離,他們對費爾巴哈“還有種種批判性的保留意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22頁)。詳盡的發揮這些保留意見,既是批判費爾巴哈直觀唯物主義的過程,也是完成哲學革命變革、構建新唯物主義的過程。

馬克思、恩格斯對費爾巴哈最大的保留和批評意見首先是他的唯物主義的直觀性,如馬克思批評說:“費爾巴哈對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僅僅侷限於對這一世界的單純的直觀,另一方面僅僅侷限於單純的感覺。”(《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5頁)這是一種從客體出發作用於主體、進而消解主體的舊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而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則用實踐的觀點來理解世界,認為“這種活動、這種連續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造、這種生產,正是整個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7頁)

其次是費爾巴哈對人的抽象理解。由於他不理解實踐及其形成的社會關係對人生成的決定意義,所以他眼中的人都是抽象的、生物學上的自然人,除了愛和友情,“他不知道‘人與人之間’還有什麼其他的‘人的關係’”(《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8頁)。而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則用實踐和社會關係將人定格化,他把人都看作是現實的、具體的、歷史的人。

第三是費爾巴哈對自然認識的偏頗,“他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絕不是某種開天闢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6頁)。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把自然現實化,認為一切現實的自然都是人化自然,是人的物件化活動的產物和結果,由此形成了以實踐為中心的人化自然觀。

最後是費爾巴哈上半截的唯心史觀。費爾巴哈強調自然,認為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這與馬克思所主張的“外部自然界的優先地位”是一致的,是理所當然的唯物主義觀點。但是一到上半截社會歷史,他卻止步不前了。歷史是逝去了的現實,是實踐的積澱,實踐是認識現實世界的一把鑰匙,也是理解歷史的關鍵。用實踐的觀點來看歷史,歷史就是實踐史、生產史、經濟史、政治史、文化史、宗教史,決定歷史演進的根本要素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而費爾巴哈卻用“宗教感情”“宗教變遷”及建立“愛的宗教”來解讀歷史,完全陷入了歷史唯心主義。馬克思說:“當費爾巴哈是一個唯物主義者的時候,歷史在他的視野之外;當他去探討歷史的時候,他不是一個唯物主義者。”(《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8頁)

新唯物主義的特點和意義

新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以實踐為中心創立的嶄新的世界觀,實踐的觀點是新唯物主義理解世界的首要的、第一的觀點,把這種觀點貫徹到自然、歷史和人生就把哲學從傳統的唯物主義推進到實踐的唯物主義。所以實踐的觀點自然就成為新唯物主義的最基本的也是貫徹到一切領域的最一般和普遍的特點。

但新唯物主義之“新”更主要是針對舊唯物主義而言,只有透過和舊唯物主義相比較,才能提煉出新唯物主義獨有的特點。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以不同的立腳點來概括新舊唯物主義的區別和特點,指出:“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7頁)什麼是舊唯物主義?什麼是立腳點?怎樣理解新舊唯物主義立腳點的不同?這必須從舊唯物主義單純用感性直觀理解人所形成的缺點說起。

舊唯物主義就是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一條所說的“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其中包括費爾巴哈的直觀唯物主義。馬克思認為舊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拋開實踐,用感覺直觀來觀察事物和人。從實踐的視角考察人,人就是進行生產活動的生命實體,實踐、生產是社會性的活動,人也是在社會中進行實踐活動的社會性的人。舊唯物主義離開實踐和社會性,用直觀的觀點去看人,人就如同動物一樣,只是肉體組織相同的單個人,他們只有感情、意志和愛,而不能成為由實踐生成的社會性的人。所以馬克思說:“直觀的唯物主義,即不是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至多也只能達到對單個人和市民社會的直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6-57頁)這裡所謂的市民社會也是指由單個的利己的人所構成的資本主義市民社會,恩格斯怕後人不理解馬克思的原意,在1888年發表的作為《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附件的稿本中特意把“市民社會”的市民二字用引號單獨標示出來,以便說明舊唯物主義只能達到對單個人和“市民”的感性直觀。所謂的立足點主要是指觀察和對待人和社會問題的出發點。由於舊唯物主義心目中只有單個的市民和單個的人,不理解這些“抽象的個人,是屬於一定的社會形式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6頁),所以他們就把由單個人構成的市民社會作為立足點和出發點。而新唯物主義視野寬廣,心懷宏大,把立足點由市民社會擴充套件至“人類社會”,由單個的人擴充套件至“社會的人類”,其最終的奮鬥目標不是突出個人或為少數人謀私利,而是要徹底解放全人類。

新唯物主義的誕生宣告了哲學功能的根本變革,以往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7頁)。新唯物主義以其內蘊的實踐屬性和對實踐的高度倚重,展示了哲學從未有過的“改變世界”的使命和意義。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