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都鐸王朝和莫臥兒帝國,資本主義在印度和英國發展的兩極分化

資本主義發展在兩國的際遇,是兩國命運的最終註腳。一個變為殖民者,一個淪為殖民地。

英屬印度邦

都鐸王朝和莫臥兒帝國,資本主義在印度和英國發展的兩極分化

導語:印度,和中國一樣同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世界第八大國土面積。15世紀,印度和英國一樣經歷了封建王權的高度集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為何最後落後於英國?

開啟印度的歷史,我們會發現這是一部外族不斷入侵的畫卷。從希臘人、塞人、大月氏人、阿拉伯人、突厥人都先後入主印度,他們在印度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15世紀,突厥人建立的莫臥兒帝國統治期間,印度的政治版圖達到全盛,整個南亞和包括阿富汗地區在都包含在內,整體經濟水平在全球範圍內並沒有落下同時期的英國太遠。

同一時期的英國,處在都鐸王朝的統治之下。都鐸王朝儘管歷時只有118年,卻是英國曆史上的非常有特色一個時期。一方面是君主專制的頂峰,另一方面資本主義萌芽開始後,封建的君主專制與新興的資本主義又產生了融合,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君主憲政體制的雛形,皇帝與議會並存。皇帝在劃定範圍內大權在握,議會支援王權的合法性,皇權受到議會的制度限制,二者各得其所,相得益彰。這使得英國快速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變,最終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英國和印度,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資本主義開始萌芽,卻隨著莫臥兒帝國的沒落,印度一步一步地滑向殖民地的深淵,直至1858年成為英國的海外邦,徹底淪為殖民地,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今天,不同於以往從政治、經濟、軍事三駕馬車的標準去分析,我主要從處在各自封建王朝統治下的印度、英國所呈現出來的社會形態差異來進行分析。即英國社會的開放性與印度的封閉性、英國政權的統一性與印度政權的分裂性、英國人口分佈的流動性與印度的人口固定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和分析。

英國國旗

都鐸王朝和莫臥兒帝國,資本主義在印度和英國發展的兩極分化

01。開放與封閉:開放的社會帶來更多的活力,封閉的社會猶如一潭死水

①英國:開放的社會激發了人們向上的慾望,社會充滿活力

隨著英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圈地運動在某種程度上,讓英國的傳統農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這對於封建社會的農業型社會是致命一擊,然而對於如飢似渴的資本主義來說,則不亞於一劑強心針。傳統農民的破產,從土地上流利失所,最終來到城市走進工廠,完成到工人的轉變。他們組成了英國社會中的城市勞動者,也就是社會的下層階級,從此,不再靠土地吃飯,靠工資過活。

隨著英國下層階級的湧入,城市進一步進行開放式的擴大。在這種城市開放式的程序中,原有的城鎮居民因為天時地利,會比新來的下層階級擁有更多的機會,他們中一部分人在這次城市開放程序中,變成中產階級,有知識有能力的人將有機會從商、從政、從軍等精英職業,而普通的城市居民抓住機遇,也能靠事先擁有的資源成為店主、工廠主,他們構成了這一時期英國國內的中堅力量。

再來看圈地運動的獲益者土地貴族,也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在英國,貴族的稱號是可以購買的,也就是說中產階級一旦資本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合法購買你想擁有的東西,所有你看的到東西,幾乎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土地、各種榮譽稱號(紳士、騎士、爵士),並且受法律保護。

所以當我們去翻看英國在這一時段的社會階層的時候,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開放性。農民可以轉化成工人、居民可以轉化成中產,中產的資本足夠就可以轉化為貴族,也許轉化的過程中不會像這麼輕描淡寫,但它客觀存在。也正是因為這種開放的特性,促進了英國早期的資本流動,所有的封建社會傳統下的結構被打破,人們主動或被迫的接受新興的產業,而新興的產業往往是高效的代名詞,推動了英國社會更快的向前邁進。

而同一時期的印度,卻因為封建桎梏,社會階層被牢牢鎖死,呈現出暮氣沉沉的氣象。

都鐸玫瑰

都鐸王朝和莫臥兒帝國,資本主義在印度和英國發展的兩極分化

②印度:種姓制度像無形的枷鎖,整個社會喪失活力

很多人都知道印度的種姓制度,簡單的認為是根據姓氏劃分的,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在印度民眾中牢不可破,即使到了21世紀的今天,仍然被認為是束縛印度發展的一大根源。

什麼是種姓制度?它是將印度人按照宗教信仰、姓氏、區域、工種進行排列組合,劃分為5等,每一等劃分好各自的職業和享受的福利,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種姓就決定了你的一生。

1等=婆羅門,僧侶貴族,管理宗教、教育、祭祀,信徒主要是等級2的剎帝利,其他的沒資格;

2等=剎帝利,政軍貴族,管理行政和軍隊,是等級1的信徒,維護婆羅門階層的統治;

3等=吠舍,普通人,從商,自己沒有特權,負責納稅供養前2個等級;

4等=首陀羅,土著居民,從事低賤的各種職業,人口最多的種姓;

5等=達利特(賤民),四大種姓之外,從事最下等的職業。

在印度長達3000年的時間裡,這種金字塔形的階層關係,將印度的上層、中層、底層完全固定了下來。最直觀的表現形式就是職業是世襲的,而且不同種姓之間的職業是不能跨越的。這一點印度的上層階級婆羅門以宗教解釋的形式,以《摩奴法典》明確規定了,種姓之間的職業互相不可逾越,尤其對於低種姓的人如果試圖從事高種姓的職業,則面臨著財產被沒收,自己被放逐的悲慘命運。

因此,印度形成了和英國完全相反的兩種局面,儘管英國的階層開放性存在被動的形態,但至少流動是放開的,只要達到條件是可以實現階層跨越的。而印度則恰恰相反,宗教和種姓制度的捆綁,導致社會組織完全僵化,在長期的階層固化過程中,整個社會喪失了活力。兩相對比之下,英國的趨勢向上,而印度則止步不前,這是印度落後於英國的第一步。

圈地運動

都鐸王朝和莫臥兒帝國,資本主義在印度和英國發展的兩極分化

02。都鐸王朝下的英國逐步走向集權,莫臥兒帝國下的印度逐漸走向分裂

①英國:都鐸王朝強化王權,國家的統一集權促進了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從1485到1603的100多年間,是都鐸王朝確立君主專制,強化君主王權的時期。在這一階段,英國進行了一系列的教會和經濟改革。

教會改革的初衷,是都鐸王朝為了獲得教會的支援,實現王權與教會的捆綁。其典型的特徵就是確定了英國的新教為國教。那麼與之相反的天主教,則面臨了沉重的打壓,包括沒收天主教會財產等極端措施,這些措施的得益者屬於王權,同時貴族和新興的資產階級也從中獲利,因為新教本身所代表的就是新興資產階級。

經濟方面,都鐸王朝推行重商主義,其顯著特徵就是鼓勵航海貿易,積極發展航海事業。在這種形式下,英國的貿易發展和航海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這一切複合了當時英國國情的發展需要,得到了社會各個階層,從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到新興資產階級小工廠主、小資本家都踴躍支援一系列的經濟改革,主張實行保護關稅,適當降低土地稅等政策。

都鐸王朝為了實現王權的高度統一,謀求宗教合法化,所進行的系列改革,都推動英國向著強化集權,國家高度統一的局面。政治形勢的日趨穩定,又會反過來促進經濟的同步發展。

英國貴族

都鐸王朝和莫臥兒帝國,資本主義在印度和英國發展的兩極分化

②印度:莫臥兒帝國長時間的四分五裂,嚴重阻礙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莫臥兒帝國,只有短短的幾十年處於形式上的統一,而在其餘的100多年中都處在四分五裂的戰爭中。

印度在莫臥兒帝國統治期間,在著名的阿克巴大帝在位的43年間,取得了統一,印度的版圖也擴大到了空前的面積。在這種形式下,中央集權得到了鞏固,印度的封建王權隨之得到了強化,達到了頂峰。

政治穩定是經濟繁榮的墊腳石,阿克巴大帝統治下的印度,隨著國內戰事的平復,同時採取寬容的民族政策,國內的階級矛盾得到了緩和,緊接著這一連鎖反應馬上就在經濟上體現了出來。疆域的遼闊,政治的統一,造就了這一時期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得以繁榮昌盛,具體的體現是這是時期,印度在國際經濟上處於順差,歐洲大量的海外財富流入國內。

任何一個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都無法保證他們的繼承者具有保持優秀的能力,印度也不例外。經歷了短暫的繁榮之後,莫臥兒帝的生命力也逐漸在財富的侵蝕下凋零。從阿克巴之後的第二任皇帝奧朗則布開始,印度的統治階層開始沉迷於太平盛世下的繁榮,奢靡之風盛行。經濟發展的成果是大量金銀流入國內,但是印度並沒有及時把這些財富投入到經濟的再發展中,而是被浪費在各種奢侈浪費中。最為突出的是,作為資本主義萌芽代表的手工業、商業沒有得到促進和發展,處於停滯狀態。在莫臥兒帝國的後期,政權開始動盪,內部紛爭導致王權的崩塌,最終回到了四分五裂的格局。

在我看來,英國和印度的封建王權在這一時期都得到了強化,強化的王權帶來穩固的政治基礎,兩國的經濟都取得了不菲的發展。不同的是,英國在整個都鐸王朝階段,儘管也出現了政權的跌宕起伏,但整體上政權非常的穩定,所以經濟發展能夠呈現一種良性迴圈的狀態。而反觀印度,莫臥兒王朝的空前強大非常短暫,統治階層開始沉迷享樂,大量的財富被浪費在經濟發展之外。

這是印度開始落後英國的第二步,分裂的政治與王權的衰落,莫臥兒帝國的經濟開始日落西山。

莫臥兒帝國

都鐸王朝和莫臥兒帝國,資本主義在印度和英國發展的兩極分化

03。英國的圈地運動帶動經濟需求,印度的農村公社限制了人員流動經濟沒有活力

①圈地運動雖然“血腥”,但形成了新的市場需求,激發了經濟活力

英國的這場圈地運動,在今天看來是封建社會的殘酷,造成大量無辜的百姓流利失所,孤苦無依。事務都是有兩面性的,今天我們暫且撇開感情色彩,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圈地運動的積極作用。

在我看來,圈地運動對於資本主義發展的促進至少有3點的促進作用。

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勞力;

人員流動衝擊了原有階級的劃分;

大量的社會流動形成了新的國內市場;

首先,第一點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圈地運動讓百姓沒有了依靠,賴以生存的土地被剝奪之後,只能背井離鄉,從農村流動到城市。而新鮮的勞力,剛好又填補了資本主義初期繼續的人員缺口。這一點隨著傳統以家庭手工為單位的經濟模式,被逐漸發展的機械製造所替代之後,表現的也更為顯著。大量的新建工廠需要源源不斷的勞工從事相應的工作,僱傭關係的形成進一步壯大了資本主義的實力。

其次,隨著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新興的小資產階級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當他們的經濟得到了積累,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會從最原始的生理需求往上傳遞,落在上層的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的需求上。而不同於印度的階級固化,在英國階層的流動是開放的,不僅是大家所熟知的紳士、爵士的稱號是可以透過資本的方式來實現,以前王室、貴族商品並不限制下層使用,這也極大地刺激了市場消費。所以整個資本主義萌芽初期,人員的流動性將英國原本就呈現開放狀態的階層流動,衝擊地更加徹底。

再次,人員流動性伴隨著階層的跨越,加上英國統治階層並不嚴格劃定界限,使得經濟上得到發展的資產階級民眾,有意願追求之前他們無法追求的物質消費。這表現在以前王室、貴族享受的高階紡織品、皮草製品、以及風靡大英帝國的茶葉,都迅速的平民化,這間接促成了一個新興的國內市場。面對龐大的使用者需求,又極大地刺激了英國的資本家們更多的投入生產,這是一種良性迴圈。因為當需求量更高的時候,資本家們會發現效率問題已非人力所能解決,繼而對機器加工產生了更多的訴求,也有了改進的動力。

可以看出,英國的圈地運動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力,形成了新的市場,促進了消費以及促使資本主義向機器生產過渡,這些都是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的催化劑。而反觀印度,則是完全相反的景象。

英國王室

都鐸王朝和莫臥兒帝國,資本主義在印度和英國發展的兩極分化

②印度:村社制度的蔽塞,切斷了人員流動,也制約了市場的發展。

與英國圈地運動之前相似,印度也是農業經濟社會,村社是構成印度最下層的社會組織。英國的圈地運動打破了傳統的農耕社會的組織結構,而印度卻在幾千年的積弊下,把村社制度固定地如磐石一般不可動搖。

在印度的社會演變過程中,村社確實也呈現一種發展的態勢,但這種態勢是趨向於一種閉環。我們來看一下村社制度到底是怎麼與民眾生活結合在一起的。

基本職業齊全,陶工、木工、鐵匠、牧羊人、教師、祭司一應俱全。

每個村社有固定的市場,足以應對村社的基本生活需求。

村社用於向統治階級供奉,生活水平停滯不前。

首先,在談到印度的村社制度時,我們無法避開種姓制度,因為種姓制度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給人劃分終身職業。所以在村社內的職業,一定也是有劃分的,這種職業的劃分能夠保證村社內的居民,能夠滿足最低生活水平所需,不需要進行人員的流動。比如,鍋碗瓢盆有陶工製造,搭建房子有木工,打造農耕工具有鐵匠,畜牧有牧羊人,教育有老師,拜神祭祖有祭祀。可以看出來,這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一個印度人從出生到死亡,在村舍內就足夠應付自己的一生,人員流動沒有任何的必要。當然這種人員流動的限制,在我看來更像是統治階級為了維穩,特意營造的這種閉塞的小型社會組織。

其次,村社記憶體在市場,但是這種市場同樣只是對內的,村社與村社之間基本出於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這是對資本主義形成重大制約,因為沒有新的需求出現,人們的生活被限制在滿足千百年來形成的固定消費模式,甚至處於以物換物的狀態。

最後,由於村社的存在是統治階層所期望的,能夠穩定向他們提供給養的下層階級,他們會用盡全力對社會底層進行傳播,導致財富最終流動到最上層。而處於村社的底層民眾,只能疲於應付這種殘酷的剝削,他們的心思只停留在馬斯洛需求的最底層,也就是生理需求,沒有消費慾望,自然也就沒有發展的動力。

所以,在我看來英國的圈地運動導致的人員流動性,與印度的村社制度下民眾被固定在土地上不得流動相比,很明顯是英國的發展更容易滋養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

印度貧民窟

都鐸王朝和莫臥兒帝國,資本主義在印度和英國發展的兩極分化

結語:

15世紀,處於都鐸王朝統治下的英國和處於莫臥兒帝國統治下的印度,都經歷了封建王權的空前加強,政權的統一和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出現了萌芽。

然而,隨著整個社會形態所呈現的三種相反的差異性,最終導致了英國和印度,一個在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一日千里,一個在短暫的繁榮過後一落千丈,最終英國技高一籌,成為殖民者,而印度則淪為殖民地,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