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中國"這一專稱出現於何時?其含義的演變和發展

大家好,我們的鵬舉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中國"這一專稱出現於何時?其含義的演變和發展

今年的“十一”,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華誕。這個建國70週年,是說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已整整70週年,它的簡稱叫“中國”。

那麼,中國這個詞語,是何時開始出現的呢?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成王時期(公元前1038年)青銅器“何尊”(盛酒器)的銘文。

這個周朝的銅尊於1963年在陝西雞賈村出土,尊內鑄銘122字,其中銘文寫道:

“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遷告於上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

這個銘文的意思是說,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後,就舉行了一個莊嚴的儀式報告上天:我已經據有中國,自己統治了這些百姓。這是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證據。

"中國"這一專稱出現於何時?其含義的演變和發展

但是在我國的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所以那時候的“中國”一詞,它只是一種地域概念,這裡頭包含有五種不同含義:

一指京師,即首都;

二指天子直接統治著的王國;

三指中原地區;

四指國內、內地;

五指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建立的國家。

"中國"這一專稱出現於何時?其含義的演變和發展

古代“中國”的別名,有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稱呼。

嚴格的說起來,那時期的“中國”一詞,只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

這也就是說,我國古代的各個王朝,哪個朝代都沒有把“中國”一詞,作為正式的國名來使用,它們都有各自的專有國號。

如秦朝的國號是秦,漢朝的國號是漢,唐朝的國號是唐。此後所建立的王朝,各有宋、遼、金、元、明等專有國號。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上,所簽署的國名是“大清”。

"中國"這一專稱出現於何時?其含義的演變和發展

自漢代開始,人們通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

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稱為“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

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但從明朝後期開始,來中國的西方人一般都用中國或中華、中華帝國、中央帝國來稱中國,而不是用明朝、清朝或大明、大清。

不光是外人這麼稱呼,我國的一些士大夫,在對外交往中,也經常以“中國”來自稱。

鴉片戰爭以後,在國際交往中,“中國”一詞,開始被作為國家或清朝的代名詞。

"中國"這一專稱出現於何時?其含義的演變和發展

“中國”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外交文獻上,是1842年清朝政府和英國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

當時的清政府是以戰敗國的身份簽約,懷著一種傳統心態,以“中央,中心,天下之中的國家”的字面含義著眼;而西方人對“中國”一詞的理解,只是表示一個特定的國名,並不像當時的官員所理解的具有特別尊崇的意思。

"中國"這一專稱出現於何時?其含義的演變和發展

“中國”正式作為國名是辛亥革命後,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英語的正式叫法為Republic of China ,簡稱“中國”,英文China 。從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

1949年“十一”,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英語正式稱謂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簡稱“中國”,英文China 。

因此,“中國”這個詞語經過長期發展,進一步充實、完善後,才賦予了它新的含義,目前已經演變為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代稱。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