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有個"一萬小時定律"不少古人證明,這個定律是可信的

俗話說“只有量的積累,才會有質的飛躍”,社會學家曾提出一個“一萬小時定律”,也是在強調積累的重要性。至於“一萬小時定律”究竟是什麼?古人又是如何利用它的?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有個"一萬小時定律"不少古人證明,這個定律是可信的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國外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明確地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換句話說,如果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就需要10000小時的磨練,如果按比例計算的話,每天工作8個小時,一週工作5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然而該資料還只是理想狀態,除去我們日常吃飯、睡覺、應酬的時間,若是想湊夠10000小時,起碼需要7年的時間。

“一萬小時定律”是否靠譜?古人曾經用事實告訴我們,它的確是一個真理:

一、愛迪生

談到大發明家,可能大多數人腦海中最先浮現的,肯定就是愛迪生。愛迪生是近代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他的發明共有幾千項,包括電燈、電話、電報機等等,堪稱是影響萬千現代人生活的偉人。

有個"一萬小時定律"不少古人證明,這個定律是可信的

然而您可能並不知道,作為一位被世人誇為天才的發明家,愛迪生也在背後吃過不少苦頭。當時的愛迪生有一個想法,他試圖發明一種移動電源,用於改良傳統電源笨重的特點,但卻因為種種原因而失敗。可即便如此,愛迪生並沒有放棄,而是花了整整十年的時光不斷研究,最後終於成功發明了蓄電池,正是在這十年之中,他卻經歷了近五萬次的失敗。

二、郭靖

有個"一萬小時定律"不少古人證明,這個定律是可信的

金庸先生的著作《射鵰英雄傳》中,其主角設定極為突兀,金先生一改主角機靈聰明的設定,而是變成了痴傻愚笨的傻小子。傻小子郭靖生性木訥,在江南七怪的教導下學習功夫,但江南七怪的能力的確有限,只能讓郭靖寒暑練習基本功。江南七怪的教學方式雖然看似落後,實則也是在幫助郭靖打牢基礎。換一個角度而言,如果郭靖沒有深厚的基本功為根底,他也不可能從洪七公處快速習得降龍十八掌。由此可見,“一萬小時定律”實在是幫了郭靖的大忙。

三、王獻之

有個"一萬小時定律"不少古人證明,這個定律是可信的

王羲之是我國晉朝時期著名的書法大家,他的書法造詣古今一流,可能您並不知道,其實王羲之的弟弟王獻之也同樣是一位書法藝術家,只是因為哥哥的光芒太耀眼,致使自己的名氣不太出眾。

王獻之在練習書法時,其父親曾交代稱,只要他能涮筆到將院子十八口大缸的水全部染黑,就算是具備了最初的基本功。王獻之聽罷遵照父親所說,苦練十年之後,終於將十八口大缸全部染黑,最終才獲得了父親的贊同。

四、司馬光

有個"一萬小時定律"不少古人證明,這個定律是可信的

司馬光是著名的文豪,然而他兒時卻十分貪玩,以至於被先生多次責罰。司馬光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隨即決定改掉貪睡的壞毛病。司馬光為了能夠早早起床,特意在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圓形的木頭製作了一個警枕,一旦早上有少許翻身的跡象,頭部就會自然滑落在床板上,想繼續睡也成為了難事。正是靠著自己的警枕,他每天都早早地起床讀書,終日堅持不懈,最後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大文豪,併為後世寫下了著名的《資治通鑑》。

五、莫泊桑

著名小說家莫泊桑,曾拜在福樓拜的門下為徒,他一直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夠得到老師的點評,卻始終未能如願。帶著種種的疑問,莫泊桑詢問福樓拜,而福樓拜的回答是,只要你能堅持寫作十年,一定會有飛速的進步。莫泊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洋洋得意的作品其實都非常幼稚且無深度,為此,他開始刻苦鑽研,將全部心血投入到寫作中,最後果然靠著《羊脂球》一舉成名。

有個"一萬小時定律"不少古人證明,這個定律是可信的

“一萬小時定律”其實就是假以時日的雕琢,它的過程是枯燥的、無趣的,可回報卻是豐厚的、感人的。“若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後受罪”,人生的成功總是需要走很長的路。

參考資料:《中外名人趣事》兒童教育出版社 李佳敏著

《晉代——一個令人刮目相看的朝代》北京出版社出版 張震飛著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