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常州府在明清面積未變,但清朝卻比明朝多了3縣,且1縣到了江北

今天,常州市是江蘇省地級市,下轄5個區和1個縣級市,在明朝它屬於南京(南直隸),清朝康熙六年後屬江蘇省。如果有人對比明朝、清朝時期常州府地圖,會發現它的管轄覆蓋範圍,或者說是地圖形狀並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清朝卻比明朝多出了3個縣,並且還出現了位於長江以北的1個縣。

常州府在明清面積未變,但清朝卻比明朝多了3縣,且1縣到了江北

今天的常州市

明朝的常州府是由元朝常州路改變而來,領武進縣、無錫縣、宜興縣、江陰縣、靖江縣5縣。

清朝的常州府則領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8縣。

常州府在明清面積未變,但清朝卻比明朝多了3縣,且1縣到了江北

明清常州府區域對比

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清朝的常州府與明朝的相比要多出3個縣,如果看地圖,清朝的常州府並沒有增大覆蓋區域,那麼多出的3個縣出現在哪了呢?

多出的陽湖、金匱、荊溪3個縣,是因為同一件事、同一時間設定的,並且沒有增加常州府的管轄面積,只是在原來縣的基礎上析置而來,因此就形成了在常州府城內有武進、陽湖2個附郭縣,無錫和金匱、宜興和荊溪4個縣卻分別擠在2個縣城內狀況。

常州府在明清面積未變,但清朝卻比明朝多了3縣,且1縣到了江北

1856年《皇清地理圖》中的常州府

這件事在各地方誌內都有記載。據清道光23年(1843年)《武進陽湖合志》沿革:

常州府,本領縣五,雍正二年分武進、無錫、宜興各分為二,轄縣八。

武進縣析置陽湖(省冊),雍正二年兩江總督查弼納疏《請分大縣以收實效事》,奉旨,九卿會議得:江南財賦重地,而蘇松常三府之州縣尤為煩(原文如此,應為繁)劇,請將蘇州府屬之長洲、吳江、常熟、崑山、嘉定五縣,太倉一州,松江府屬之華亭、婁縣、青浦、上海四縣,常州府屬之武進、無錫、宜興三縣,凡十三州縣各分為兩縣。如該督所請,奉旨俞允,至四年各州縣區功妥協鹹設官分治焉。

常州府在明清面積未變,但清朝卻比明朝多了3縣,且1縣到了江北

1895年《江蘇輿地全圖》中的常州府

雍正二年六月兩江總督臣查弼納為了解決官員個人能力所及和徵收錢糧過多之間的矛盾而上書《請分大縣以收實效事》。查弼納奏摺中包含了兩部分內容:即為何要分縣和怎麼去分縣。在為何要分縣中強調了江蘇蘇松常三府賦稅繁重難以徵收,請求將常州府屬的武進、無錫、宜興三縣等十三州縣,各分為兩,“縣令中材即可奏效,簡便易行,可上保國課,下益民生。”

查弼納於雍正二年六月十九日上奏後,七月初八日皇帝要求:“九卿會議具奏。”次日,奏摺抄出就到了戶部。戶部經過與相關部門協商,並經“九卿”會議,於九月初一日最終形成結論呈報皇帝。

常州府在明清面積未變,但清朝卻比明朝多了3縣,且1縣到了江北

清朝常州府城圖,紅圈示為城內的武進縣和陽湖縣治

戶部對於查弼納的“升州析縣”奏請完全認可,認為“以難理之地責之一人,雖長材不能兼顧,分而為二,但勤職即可奏功,此誠因地制宜之良法也,應如該督所請,將長洲等十三州縣各分立一縣”。對於查有關析縣後的設官設想,認為“既無增於經費,復裁併其冗員,亦應如該督所請,將蘇、松、常三府同知、通判各裁去其三員,長洲等七縣縣承各裁去其一員,其新分之縣,各設知縣一員,典史一員”。

常州府在明清面積未變,但清朝卻比明朝多了3縣,且1縣到了江北

清朝宜興和荊溪縣城圖,紅圈內為2縣署所在

此外還有析縣之後如何設定官署的設想,其中對於常州府武進所分之縣,認為“應如該督所請,即駐府城,與武進分理,則吏治得分縣之利,百姓無分縣之煩矣。”戶部題奏的宗旨是要求將新置縣城置於常州府城作為附郭縣署推而廣之,析出之新縣與原有之縣儘量同城而治。這個宗旨也正是在常州府城內有武進縣治後又設陽湖縣治,在無錫縣城又設金匱縣治、在宜興縣城又設荊溪縣治的根本由來。

常州府在明清面積未變,但清朝卻比明朝多了3縣,且1縣到了江北

清朝無錫和金匱縣城圖,紅圈內為2縣署所在

經戶部及九卿認可、皇帝批准後,於雍正三年上半年,江蘇三府析縣開始實施。雍正三年六月十八日,江蘇巡撫張楷題請,各蘇、松、常三府屬太倉、長洲等十三州縣,請皇帝欽定縣名,頒給印信,銓選人員,部議覆奏。八月初一日,奉旨“依議”。大學士馬齊等擬定新分縣名,呈送御覽,皇帝圈定。常州府,從武進析出陽湖縣,無錫析出金匱縣,宜興析出荊溪縣。

這次分縣從兩江總督奏請,到皇帝批准只經短短的兩個半月,而近十個月就得到了具體實施後,常州府也由之前管轄5個縣,成為了8個縣,多出3縣。

常州府在明清面積未變,但清朝卻比明朝多了3縣,且1縣到了江北

1547年《大明輿地圖》中的常州府,可見靖江縣在長江中

此外清朝的常州府相比明朝的另外一個變化,是一個縣變成了位於長江以北的縣,這個縣就是靖江縣。

靖江縣本是長江中心的一個依託孤山淤積而成的沙洲,據清光緒《靖江縣誌》記載形成於三國吳赤烏年間(赤烏是三國時期吳國孫權的第四個年號,於238年至251年使用,共計14年。)“三國吳赤烏年間馬馱沙漲於揚子江。”

常州府在明清面積未變,但清朝卻比明朝多了3縣,且1縣到了江北

1842年《江南水陸管汛全圖》中靖江已在長江北岸

民國《江陰縣誌》沿革記載:

縣北揚子江心孤山,卓立波濤中,四面潮泥日以附益,浸成平壤,東西七十里、南北二十里,宋元半隸泰興、半隸江陰,明初乃全以來屬。成化八年析馬馱沙置靖江縣。

關於靖江縣的行政區劃沿革,清光緒《靖江縣誌》記載得更為詳盡:

明洪武初以馬馱沙隸江陰,其地物產類江南,田賦稅畝之入重於揚州,故隸江陰,設巡檢司治之,仍號馬馱沙。成化七年應天巡撫滕昭奏分江陰之馬馱沙置靖江縣,隸常州府。先是成化三年巡撫高公明以江盜不靖奏設縣丞一員,署其地,至是滕公昭始奏立為縣,隸常州府,以其地屬金陵下流又抗江海門戶,捍衛全吳,屼然重鎮,且以江海多警乃立,故名靖江,扼其衝也。

由於長江泥沙的沉澱,靖江縣於三國時期始現,宋元時一半屬於江北的泰興,一半屬於江南的江陰。到了明朝則全部劃歸江南的江陰所有。於成化七年設定靖江縣,屬常州府。

常州府在明清面積未變,但清朝卻比明朝多了3縣,且1縣到了江北

清朝咸豐年間的靖江縣地圖

和靖江縣的成因一樣,靖江縣的位置由開始位於江中,後來因為泥沙的淤積,慢慢與北岸的泰興形成了陸上接壤。因此,靖江縣在清朝雖然屬於江南的常州府管轄,但其地理位置卻使其成為江北之縣。

靖江置縣以後一直屬常州府管轄,因此靖江縣民的主要來源是江南地區,與江北的泰興縣在文化習俗上有較大差異,再加上因兩地接壤後還形成了土地糾紛,明朝末年為了平息泰興、靖江兩縣爭端,還在已淤積的、原長江水道位置開挖靖泰界河。

您瞭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