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春夏秋冬

今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國際氣象界,這已有千年歷史的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春夏秋冬

最美“二十四節氣”詩畫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春夏秋冬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春夏秋冬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春夏秋冬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春夏秋冬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春夏秋冬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春夏秋冬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春夏秋冬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春夏秋冬

2006年,“二十四節氣”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2011年,九華立春祭、班春勸農、石阡說春被列入該遺產專案的擴充套件名錄;2014年,三門祭冬、壯族霜降節、苗族趕秋、安仁趕分社被列入該遺產專案的擴充套件名錄。

“二十四節氣”形成於中國黃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的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逐步為全國各地所採用,併為多民族所共享。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該遺產專案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隨著中國城市化程序加快和現代化農業技術的發展,“二十四節氣”對於農事的指導功能逐漸減弱,但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彰顯出中國人對宇宙和自然界認知的獨特性及其實踐活動的豐富性,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和創造力,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見證。

延伸閱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下稱《公約》)的法定機關,由《公約》最高權力機關締約國大會選出的24個締約國組成,任期四年;締約國大會每兩年對半數委員國進行一次換屆選舉。委員會每年舉行一屆常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既維繫著相關社群、群體和個人的認同感和持續感,也是確保世界文化多樣性與人類創造力的重要資源。所有列入非遺名錄的遺產專案都須符合《公約》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和《公約》操作指南規定的列入標準。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體現為以下五大領域:(1)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手工藝。“二十四節氣”的申報從整體上歸為第四類遺產領域。

本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