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陳能雄/文

在辛棄疾傳世的六百多首詞中,有五首是為泰順人王自中而寫,或即席唱和,或寄詩酬答,詩詞中洋溢著濃郁的真摯情誼。辛棄疾之所以把王自中視為知己,不僅僅是因志趣相投,還因他勇於為辛棄疾這個歸正人群體講話,為張叔夜等抗金英烈立廟祭祀。他們都曾向宋孝宗進獻過強國強軍之略,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王自中畫像(自網路)

王自中諫遣歸正人

王自中(?-1199),字道甫(一作道夫),宋淳熙五年(1178)進士,永嘉學派重要人物。據南宋端明殿學士魏了翁的《宋故知信州籍田令王公墓誌銘》記載:王自中祖父王成子由鳳池遷入平陽歸仁鄉四溪(今泰順縣泗溪鎮)。他自小氣度超絕,才華橫溢,年方十八就被後來擔任宰相的葉衡聘為私塾老師。他十九歲就名動京華,深得參知政事周葵、樂清狀元王十朋等朝廷重臣的賞識。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宋故知信州籍田令王公墓誌銘》載王自中祖父王成子遷居四溪

青年時期的他在京城讀書,人未登第,就因諫遣歸正人而彪炳《宋史》。“歸正人”是南宋朝廷對北方淪陷區的軍民南下投奔之人的稱呼。靖康之變後,北方中原地區淪於金人鐵蹄之下,金人橫徵暴斂,大批百姓紛紛南遷,一些豪傑志士揭竿而起,衝破重重險阻南下投靠宋朝。

歸正人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抗金力量,起初,宋高宗、宋孝宗歡迎接納這些投歸正統的人,儘可能給予一些優待和安撫政策,准許他們參加科考、參軍從政。隨著宋金議和,金朝為避免人口流失,抑制民間反對力量,對南宋施加壓力,南宋採取“綏靖政策”,有段時間拒收歸正人。乾道四年(1168),朝廷商議將歸正人遣返故籍。

王自中聽聞此事後,長嘆道:“這是斷絕中原百姓對大宋的念想啊!”若是歸正人被送回原籍,勢必會遭到金人報復與歧視,令那些淚盡胡塵、南望王師的北方漢人寒心。王自中拜伏在宮城麗正門下,據理力爭,連上三道手疏諫勸,請朝廷收回成命。他說:“如今朝內空虛缺乏賢才,外面缺少強盛軍隊。正應當網羅天下豪俊之士,廣募效忠朝廷的兵力,以圖恢復中原。”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宋史》載王自中在乾道四年諫遣歸正人

言辭懇切,擲地有聲,但他的一句“內空無賢”,讓當朝宰相聽起來刺耳。宰相面奏聖上,要將王自中流放到邊遠地區。宋孝宗愛惜自中之才,不同意這個做法,宰相又說要把他送到偏遠州郡聽讀,加以管束。宋孝宗仍不肯這樣做,就近傳送王自中到徽州聽讀,特意曉諭傳送使臣傳達聖上之意,不要虐待王自中。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宋孝宗畫像

辛棄疾是歸正人的代表

王自中這次直諫,讓宋孝宗開始留意這位有膽有識計程車子,也使當時愛國將領、一代詞宗辛棄疾心生知己之情。原來,辛棄疾是歸正人的代表人物,出生於金人佔領區的濟南。金人踐踏家園時,他的爺爺辛贊因族眾過多,沒能及時走脫,忍辱負重在金朝為官。辛贊經常老淚縱橫地說起國恥家恨,派辛棄疾四處考察地形,謀劃光復之策。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愛國詞人辛棄疾(自網路)

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率軍大舉南侵,二十二歲的辛棄疾趁金國後方空虛之際,組織起二千多人起義抗金。他帶軍歸附於抗金義軍首領耿京的麾下,擔任掌書記,義軍聲勢浩大,收復多地。為了與宋朝取得聯絡,南北夾擊金軍,次年辛棄疾奉命南下建康(今南京)謁見宋高宗,朝廷任命耿京為天平軍節度使。當他帶著節度使印信北還時,卻驚聞叛徒張安國暗殺耿京,投降金人,義軍人心渙散。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電影《辛棄疾1162》劇照,辛棄疾於萬軍中生擒張安國

抗金大計功敗垂成,辛棄疾義憤填膺,氣吞萬里如虎,親領五十騎長途奔襲,直闖數萬敵營,生擒張安國。隨即辛棄疾等人全身而退,押著張安國策馬南奔,交與宋廷處決。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辛棄疾後來追憶此事,寫下了這兩句詞,他開掛式地創造了一個軍事奇蹟。然而,他的武力值巔峰也止步於此了,由於“歸正人”的尷尬身份,他一直未受朝廷重用,從此沒多少機會征戰沙場。

朝廷對歸正人的態度搖擺不定,一直是辛棄疾的心頭苦悶。當王自中站出來慷慨直言,辛棄疾頓感無比欣慰,他道出了這個群體的肺腑之聲。當年,辛棄疾冒著生命危險擒拿張安國,為的是顯示抗金決心,讓天下人看到叛徒的下場。而王自中犯顏直諫,同樣是為了凝聚抗金力量,不讓陣營成為散沙。辛王兩人心意暗合,由相聞到相識、相知。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辛棄疾鐵騎渡江》連環畫

王自中與辛棄疾過從甚密

王自中熱衷宣揚抗金忠烈的事蹟,名將雖逝,但人們不能淡忘他們精忠報國的風範,更不能在安樂中漸漸消弭鬥志。淳煕十四年(1187),王自中乘舟前往郢州(今湖北鍾祥)赴任通判,一路上聽聞岳家軍的感人故事。到郢州後發現沒有嶽公祠,詢問知州張孝曾得知正打算購木建祠。後來,王自中改知光化軍。次年,他受張孝曾所託,為新落成的嶽公祠撰寫《郢州忠烈行祠記》,列數岳飛治軍特點,這給當世將領提供了一些經驗。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岳飛畫像

紹熙二年(1191),王自中出任信州(今江西省上饒市)知州,訪求前賢事蹟,奏請朝廷為死於靖康之難的張叔夜、鄭驤立雙廟祭祀,並請理學大家朱熹撰寫《旌忠愍節廟碑》。張叔夜就是招降水滸好漢宋江的人,北宋滅亡時為國殉節。王自中對岳飛、張叔夜這樣的抗金前賢景仰不已,對在信州一帶構屋定居的當世名賢辛棄疾也極為尊敬。而王自中在信州施行惠民仁政、為抗金英烈立廟,同樣打動辛棄疾那顆熾熱的報國之心,他看在眼裡記在心中,惺惺相惜之情油然而生。

這期間,兩人過從甚密,談論時事,飲酒賦詩。於是,在辛棄疾的詞作中頻頻出現一個名字——信守王道夫(王自中)。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廣信府志》宋信州“知軍州事”欄裡的王自中(誤記為紹興年間)

這年元宵夜,王自中與辛棄疾把酒言歡,他以元宵夜景為題即興吟了一首詞。辛棄疾當即也唱和了一首《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元夕立春》:

綵勝鬥華燈,平把東風吹卻。喚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樂。

紅旗鐵馬響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隨著。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辛棄疾唱和王自中的詞

詞的前幾句描寫街市張燈結綵的景象,辛棄疾看到一輪明月照耀著雪地皎潔明亮,突發奇想,想邀請明月一同“伴使君行樂”。使君,是辛棄疾對王自中這個州郡長官的敬稱。

辛棄疾年歲漸長,已無當年列著牙旗儀仗、騎著高頭大馬穿街賞燈的雅興。倒不如於僻靜處獨賞一枝紅梅,或與王自中等一二知己坐而論道。

辛棄疾即席步韻王自中詞作的,還有《念奴嬌·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韻》等。他有一首《清平樂·壽道夫》,是寫給王自中的賀詞:

此身長健。還卻功名願。枉讀平生三萬卷。滿酌金盃聽勸。

男兒玉帶金魚。能消幾許詩書。料得今宵醉也,兩行紅袖爭扶。

辛棄疾斟滿一杯酒敬獻王自中,恭祝他健康長壽,實現建功心願。

紹煕三年(1192),辛棄疾被起用為福建提點刑獄。王自中也寫了一首賀壽詞相贈,用小楷工工整整寫在烏絲欄絹紙上,寄往福建。辛棄疾展信而讀,但見字跡優雅,文辭細膩,有如一股清風撲面而來。他欣喜不已,也步韻寫了一首《臨江仙》致謝:

記取年年為客夜,只今明月相隨。莫教弦管便生衣。引壺觴自酌,須富貴何時。

入手清風詞更好,細書白繭烏絲。海山問我幾時歸。棗瓜如可啖,直欲覓安期。

辛棄疾用“入手清風詞更好”稱讚王自中文辭高雅,以“棗瓜如可啖,直欲覓安期”之句風趣作答。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辛棄疾答謝王自中的詞

兩人有一共同好友陳亮

王自中與辛棄疾的關係如此親密,是因志趣契合,是信州牽繫起兩位文學家的思想對話,還因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友情紐帶——著名愛國思想家、文學家陳亮。陳亮是狀元之才,卻欽佩王自中“韓筋柳骨,筆研獨步”的文才。他與王自中年輕時都立志抗金,互相激勵,兩人是“心肝吐盡無餘事”的密友。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陳亮畫像

陳亮在一篇祭悼王自中母親的文章中寫道:“某向與令子(王自中)為琨逖之相期。”琨逖即是東晉的劉琨、祖逖,兩人在司州時經常同床而臥,一起聞雞起舞。陳亮認為自己與王自中就如同劉琨、祖逖一樣志同道合。

王自中與陳亮年輕時情同一人,死後還被一同寫入一篇墓誌銘裡。永嘉學派中堅人物葉適感慨兩人才情卓越、壯志未酬,寫了一篇《陳同甫(陳亮)王道甫墓誌銘》,希望兩家子弟都能把銘文刻於墓碑。兩人並非親戚,更非夫妻,卻死而同碑,真是亙古罕有!在葉適看來,王自中與陳亮是少數幾個在布衣窮居之時就以洗雪國恥為己任計程車子。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葉適《陳同甫王道甫墓誌銘》

而辛棄疾與陳亮同樣是莫逆之交,那首膾炙人口的《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就是專為鼓舞陳亮而寫的。兩人曾一同參加“鵝湖之會”,共商恢復中原大計。值得一提的是,辛棄疾在一首贈給陳亮的《賀新郎》詞中寫道:“我最憐君中宵舞”,也是用祖逖、劉琨聞雞起舞的典故。

陳亮與辛棄疾交往時,常會提起摯友王自中的才學人品,陳亮與王自中交談時,也會說起辛棄疾的英雄事蹟。當王自中與辛棄疾謀面時,已然神交多年,自然一見如故。三人的友誼都是建立在收復故土、忠心報國的基礎上,所以彼此之間都以聞雞起舞的祖逖、劉琨相期許。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辛棄疾策馬追趕陳亮(連環畫,自網路)

辛陳王三人都喜談兵事,都曾向宋孝宗進獻強國強軍之策,辛棄疾進《美芹十論》《九議》等,陳亮上《中興五論》。淳煕十年(1183),王自中經中書舍人王藺舉薦,覲見宋孝宗,他針對當前邊患頻仍的問題,呈上兩條奏疏,提出兵制改革與任用賢能之策。

他主張效仿唐初兵制,在邊疆重地設立衛府、屯府,軍民雜居,百姓在農閒之時練武,那麼邊地無一男子不是兵卒,無一人不思保家衛國,而且節省軍費開支。另外操練沿江與內地州縣軍隊,開設武學,廣招文武之士,以壯大邊軍聲勢。化民為兵,化兵為民,各地軍民聲勢相接,首尾相應,金兵則無隙可乘。這與他當年諫遣歸正人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凝聚人心,充分調動民間的抗金力量,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

相似的獻策經歷,讓王自中與辛棄疾有更多話題,尤其是一開啟兵略這個話閘就滔滔不絕,時而拔劍長嘯,時而擊節長嘆。

兩人都渴求中興明主

都說詩為心聲,王自中與辛棄疾志趣高潔,在各自的詩句中常會流露出共鳴之聲。王自中有一首《題敬榮堂》:

白首同居四弟兄,由渠能敬故能榮。

細看鴻雁飛翔意,可見鳲鳩均一情。

絕少分甘貧亦樂,較長爭奪勢終傾。

黃堂今日親行酒,欲與邦人作範程。

這首詩是讚美上饒鉛山縣敬榮堂周氏四兄弟白首相依的情誼,巧合的是辛棄疾也寫過一首長詩《題周氏敬榮堂》,與王自中詩句的立意相同。這兩首詩是兩人同遊敬榮堂時所寫,還是不同時期創作的呢?這不得而知,但從中可知兩位詩詞大家在精神思想上有一種默契感。

辛棄疾的很多詞中瀰漫著有志難伸的悲情,他看著山河破碎,無力迴天,悲壯地寫下:“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感嘆難逢孫權這樣的明主。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辛棄疾連環畫(自網路)

無獨有偶,在王自中存世的一首詞作《念奴嬌·題釣臺》也有相同的思想內涵:

扁舟夜泛,向子陵臺下,偃帆收櫓。水闊風搖舟不定,依約月華新吐。細酌清泉,痛澆塵臆,喚起先生語。當年綸釣,為誰高臥煙渚。

還念古往今來,功名可共,能幾人光武?一旦星文驚四海,從此故人何許。到底軒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與。天低雲淡,浩然吾欲高舉。

這是王自中夜遊嚴子陵釣臺時所作,月華照人,流泉洗心,他想喚醒嚴子陵,與之對話。嚴子陵與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原是同學,劉秀當上皇帝后,多次徵召嚴子陵。

王自中詞中有一句“還念古往今來,功名可共,能幾人光武”,光武就是漢光武帝劉秀。嚴子陵坦然婉辭劉秀的宣召,效仿姜子牙在富春江獨釣一江風月,他究竟為誰高臥,釣的是哪個王侯呢?莫非漢光武帝還不算中興明君?可知這世上有多少才智之士未能得遇漢光武帝,追隨他建功立業。這句詞與辛棄疾的“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遙相呼應,借古諷今,振聾發聵,是那個年代抗金志士叩問天地的豪語,也是無奈的嘆聲。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漢光武帝畫像(自網路)

誠然,宋孝宗也是個好皇帝,也曾有志於北伐中原,但奸臣當道,排擠辛棄疾等忠賢之士。宋孝宗與宋光宗兩代皇帝都曾有意擢升王自中,但多次因讒臣從中作梗而作罷。到宋光宗時期,朝政開始腐敗,苟安一隅,眾多良將能臣無用武之地。有一次,宋光宗欲留王自中做京官,王自中卻說:“有些大臣不樂意我在朝中做官。”他似乎讀懂了嚴子陵,以母親年老為由辭謝,選擇到地方任職,遠離朝廷政治漩渦。

可是,就算是處江湖之遠,王自中那顆憂國憂民之心仍未半點消減。他與辛棄疾一樣都在朝臣讒言下抑屈許久,他在詞的最後發出“浩然吾欲高舉”的呼喊,他渴求中興明主肅清朝政,與眾多志士一展抱負,光復中原!

辛棄疾為何把這位泰順人當知己?兩人都為凝聚抗金力量而呼喊

宋光宗畫像

(注:部分圖片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