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明代趣聞:即便你被判死刑,也能再拖延20年,只要你能辦到一件事

在開始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在明朝,想悄悄的幹掉一個人難麼?

什麼?不難?好吧,確實不難,在那個年代,晚上出去打個劫,敲個悶棍捅個刀子什麼的,很容易就解決了,眨眼的功夫。

但是我再問一個問題:

在明朝,想合理合法的幹掉一個人,難麼?

答案是:

非常難

。因為明朝歷經300餘年,一直都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法制社會。這絕不是一句玩笑話,明朝的法度森嚴,到了一個極為變態的程度。

明代趣聞:即便你被判死刑,也能再拖延20年,只要你能辦到一件事

假如你在明朝不小心犯了法,或者殺了人,那肯定是要被定罪的,如果運氣不好不小心被定了死罪,那結果就是被問斬,沒有第二種可能。

不過先不用慌張,就算是被問斬,也是分兩種的。一種呢就是

直接問斬

,不過除了造反之類的大罪,一般不會被推出去馬上砍頭;而另一種呢當然就是

秋後問斬

了,這個我們在很多電視劇裡都聽到見到過。

在這裡我們多普及一個知識:所謂秋後處斬,就是指到了秋冬季才能行刑,這個制度自西周起就已經形成了。

明代趣聞:即便你被判死刑,也能再拖延20年,只要你能辦到一件事

而且問斬的時間也很有講究:明代的時候規定,

十齋日(每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

的時候不能行刑,不然的話相關的執行人要被打四十鞭子。

另外問斬的具體時間也是有規定的,一般都是在下午一點到五點,也就是指午時過後的未時與申時,電視劇裡面聽到最多的那句“

午時已過,開始行刑

”指的就是這個時間點。

回來我們接著說,既然被判秋後處斬了,那不是一樣還是要被處決嗎?最多也就多活幾個月。

明代趣聞:即便你被判死刑,也能再拖延20年,只要你能辦到一件事

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只要你能做到一件事,那恭喜你,你能多活很多時間,據史書記載,多活的最高紀錄是二十年。

什麼辦法呢?那就是買通太監,而且是能在皇帝身邊伺候的太監。

之所以能這麼幹,那是因為明朝的制度非常之神奇,全國上下要處決犯人,都必須要進行最終核對。而這個核對的人不是地方長官,也不是刑部主管,更不是最高法院大理寺,而是我們的

皇帝陛下

所以,你想想就能知道,明朝疆土何其廣闊,無論你在哪裡犯罪,只要是死罪被判秋後問斬,公文就都要經過層層上報,直到皇帝陛下的案頭,等待他的最終比準,也就是用硃砂筆在公文上打個勾,只有打過勾的名字才能被處決。

明代趣聞:即便你被判死刑,也能再拖延20年,只要你能辦到一件事

而且這些名單並不是一張兩張,每天送上來的動不動幾十張名單。身為皇帝,講究地是所謂的君臨天下,慈悲為懷,犯不著跟自己的子民計較,每天少殺幾個人,少打幾個勾也無傷大雅。

所以皇帝每天一般都勾不完這麼多名單,剩下的拖到明天在勾,皇帝陛下只管打勾,根本記不住名字,也不會去記,甚至今天勾的這張明天都不一定記得住還是不是同一張。

這麼一大堆公文也就隨意的堆砌在桌子上,我們的皇帝陛下怎麼可能親自整理桌子呢,所以這個漏洞就被太監們給抓住了。

明代趣聞:即便你被判死刑,也能再拖延20年,只要你能辦到一件事

怎麼操作呢?很簡單,只要把上面的名單往下面放就行了

,讓那些沒出錢的人先被處決,第二天皇帝又繼續打勾,週而復始。只要皇帝沒在名字上打勾,就不能被處決,只能在牢裡關著,管吃管喝,生活樂逍遙。

而且太監們做這個事情沒有任何風險,也就換個位置,沒有拿走或者銷燬這些公文,皇帝也發現不了。

其實,想買通這些太監也是不容易的,畢竟能在皇上身邊伺候並且能動公文的,大都是司禮監,能換到這個位置已經都不是小太監了,普通人也很難攀上關係,收費一般也很貴,就算買通了,他也不會每天幫你盯著,萬一哪天忘了,還是免不了脖子上挨一刀。

所以,綜上所述,在明朝,能不犯法還是不犯法了,畢竟是人命關天的事,您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