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明朝的內閣與清朝的軍機處!

要想搞清楚明朝的內閣和清朝的軍機處之間的區別,要從中國古代的宰相制度說起。

明朝的內閣與清朝的軍機處!

>

從秦始皇的時代,確立了中央集權的專制皇權。皇帝是國家元首,但他不可能一個人就能治理整個國家,他需要完善的政府機構。而政府機構的最高官職,就是丞相,丞相是政府首腦。但是,作為專制皇權,總是渴望權力無限集中,而不能容忍任何對皇權的挑戰和侵奪。從漢朝建立以後,皇帝們總是在想著法兒地剝奪相權。在漢武帝的時期,甚至當丞相成了高風險的行業,漢武帝先後殺了五個丞相。但是,皇帝又不可能離開丞相一個人幹。於是一直到明朝初年,無論丞相制度如何變遷,都體現了皇權對相權的控制。但丞相制度始終存在著。

明朝的內閣與清朝的軍機處!

不過,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起初也是沿襲了前代的制度,中央設立了左右丞相來作為皇帝的重要輔佐。但是在發生了丞相胡惟庸“謀反”案件之後,朱元璋大怒,下令廢除宰相制度,今後大明朝不再設立宰相,任何人膽敢提議設宰相,處以極刑。就這樣,明朝的專制集權達到了頂峰。朱元璋以皇帝而兼任丞相,要求各部門直接向皇帝本人負責。於是,朱元璋成了空前勞累的皇帝。他在拼命支撐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受不了了,他需要找幫手。但是,他不想改變此前不設丞相的決定。他下令選擇了一些品級非常低的文人來幫助自己起草文書。這些人地位低,好控制。後來,到明成祖朱棣的時候,就逐漸演變成了明朝的內閣制度。

明朝的內閣與清朝的軍機處!

從明英宗以後,內閣制度逐漸成熟,內閣的權力也開始變大。內閣設大學士數人,到明嘉靖年間,內閣大學士的品級超過了六部尚書。內閣大學士中以一人為首,成為內閣首輔。到萬曆初年,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內閣的權力就達到了頂峰,內閣大學士在很大程度上發揮了昔日丞相發揮的作用。

但是,內閣大學士並不是丞相。一則說,有朱元璋的祖制在,他們都沒有宰相之名。張居正的時代裡,他的政敵就曾經彈劾他以宰相自居。二則說,他們只是相當於皇帝的秘書,最終的決策權並不在他們這裡。各地的奏章送到中央之後,先由內閣草擬處理意見,成為票擬。然後送給皇帝,皇帝用紅顏色的筆來批覆是否按照內閣的意見來辦理,成為硃批。後來,一些皇帝比較懶惰,沒工夫去看奏章,乾脆讓自己身邊的宦官代替自己去批覆,於是,司禮監秉筆大太監就掌握了巨大的權力,比如魏忠賢等人。

明朝的內閣與清朝的軍機處!

清朝建立以後,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明朝的制度,也包括內閣制度。到清康熙初年,內閣制度逐漸定型。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初四(1749年1月22日),定內閣大學士以三殿三閣(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體仁閣)系銜,共四員,滿漢各二員。內閣大學士官居一品,從名義上位極人臣。但是,在清朝內閣的權力卻在逐漸降低。尤其是在雍正設立軍機處之後,內閣更成了擺設,只是負責處理政府日常公文,而沒有權力接觸到朝廷重要機要事務。不過,內閣始終沒有裁撤,一直到清朝末年,內閣一直都存在。而內閣大學士也成了極高的榮譽性職務,比如李鴻章擔任文華殿大學士二十多年,實際上李鴻章很少在北京,自然不會去實際過問內閣事務。

明朝的內閣與清朝的軍機處!

雍正初年,由於需要對西北用兵,雍正皇帝在隆宗門內設軍機房,協助皇帝處理緊急軍務。後來逐漸演變成了軍機處。軍機處設立軍機大臣數人,一般由朝中重臣兼任,其中資歷最深者稱為首席軍機大臣。軍機處起初僅處理軍務,後來其他重要事務也都其負責處理。我們前面說,內閣相當於皇帝的秘書。而軍機處則是相當於皇帝的機要秘書。重大事務都是皇帝哥幾個軍機大臣商議處理。經軍機處處理的事務,一般都不會公開,軍機大臣根據皇帝的意見草擬意見,皇帝紅筆改定之後,交軍機處發出,成為廷寄,直接發給具體辦事人員。而經過內閣發出的聖旨,都是不涉密的,都是可以公開的,稱為明發上諭。內閣大學士只有兼任軍機大臣,才會接觸到朝廷機密。比如李鴻章雖然擔任文華殿大學士二十多年,位極人臣。但他始終沒有兼任過軍機大臣,也就是說,李鴻章根本沒有進入清朝權力運作的核心層。

到了清朝末年,內外都在呼籲變革,最終1911年,清朝政府決定撤銷軍機處,改行責任內閣。原來的內閣和軍機處也就推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