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唐朝流行的"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到底是什麼意思?

“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這句話曾經一度在唐朝玄宗時期流行,也曾經在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詞中出現,納蘭性德在詞中說,“鬥雞人撥佛前燈”,意思是說這寺廟的命運就和賈昌的命運一樣,所有繁華不過是過眼雲煙,榮辱興衰交替,最終只能是荒涼收場。

賈昌就是“鬥雞走馬勝讀書”這個故事的主人公。

賈昌是唐代唐玄宗年間的一個小官的兒子,雖然只有七歲,但是卻有一項特異的功能,就是他通曉雞鳴鳥語,能夠和雞交流,還能夠訓雞,並且訓雞如神,他訓出的雞在鬥雞場上百戰百勝。

唐朝流行的"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到底是什麼意思?

當時的大唐皇帝唐玄宗迷戀鬥雞,在宮廷之內設立了鬥雞坊,日日去鬥雞坊鬥雞取樂,不理朝政。有一次唐玄宗在鬥雞的時候遇見了年僅七歲的賈昌,見賈昌的雞每個都鬥志昂揚,精神抖擻,鬥敗了其他所有人的鬥雞,不禁好奇,對賈昌起了興趣。

賈昌說,他能夠聽懂雞鳴鳥語,能夠和雞對話。玄宗不信,讓他當面表演,他果然能夠指揮雞,每隻雞都對他言聽計從。

唐朝流行的"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到底是什麼意思?

唐玄宗大喜,任命賈昌為五百小兒長,命他訓練宮廷內的數千只鬥雞,不出一月,這些雞在賈昌的訓練下個個豎毛振羽,氣焰沖天,不可一世。

玄宗大喜,每日對賈昌賞賜黃金玉帛,並且提升賈昌父親的官職,自此開始賈昌的父親受唐玄宗恩寵四十年,賈昌父親去世時唐玄宗還賜他葬器,可謂是皇恩浩蕩,賈家一時風光到了極致。

自此,賈昌的名字傳遍宮廷內外,坊間稱其為“雞神通”。

唐朝流行的"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雞神通”蒙皇恩的榮寵下,賈家錦衣玉食山珍海味不斷,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七歲的賈昌通曉鳥語能夠和雞說話。

賈昌因雞而富貴,因雞而取得功名,這讓天下苦讀聖賢書的讀書人的面子何在?如果憑藉“鬥雞”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那還苦讀聖賢書幹什麼?久而久之就有“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的流言傳出。這句話表面意思是說生了兒子不用教他讀書寫字,“鬥雞”和“走馬”這樣的娛樂活動勝過讀書寫字。表面上是在諷刺當時流行的“鬥雞”“走馬”的風氣。實際上是在諷刺唐玄宗的不作為,整日貪圖享樂,不理朝政。

唐朝流行的"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到底是什麼意思?

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逃往蜀中,賈昌的家也被亂兵洗劫,不存一物,賈昌本人也改名換姓,躲在佛寺之中,以求佛祖庇佑,賈昌的風光也就此結束。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