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金銀寶玉的世界由商代到清朝,帝王將相隨葬的金銀玉器製品

《晉書·索琳傳》說:

“漢天子繼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

可見漢陵的奢靡程度。這種現象不僅僅見於漢代,其它朝代帝陵的營建也大同小異,厚葬之風愈演愈烈。除了各種形形色色隨葬品外,金銀寶玉是帝陵不可缺少的陪葬物,它不僅僅是為了顯示帝王將相的富有,更多的是告訴人們他們生前的地位和等級。所以說墓葬內是否隨葬金銀玉器製品,是受死者生前的社會地位和財力限制的。

金銀寶玉的世界由商代到清朝,帝王將相隨葬的金銀玉器製品

“葬也者,欲使人弗得見也,是故衣足以飾身,棺周於衣,槨周於棺,土周於槨。”

從這層次分明的樸素語言中,絲毫沒有“葬埋必厚”的痕跡。其實,剝去這層偽裝的面紗,看到的是商代婦好墓內驚人的隨葬系列。墓內僅出土玉石器就有750餘件,骨牙560餘件。經鑑定玉器都為軟玉,不但有用作禮器或裝飾的琮、圭、壁、環、璜、塊及各種佩飾等,也有用作儀仗的戈、矛、鉞、大刀及斧、鑿、鏟、錛等,還有生活用具及雜器。這些玉器均為浮雕和圓雕製品,雕刻都相當精緻,造型多樣,線條流暢,顯示出當時造型藝術與琢玉技術達到了高度水平。

金銀寶玉的世界由商代到清朝,帝王將相隨葬的金銀玉器製品

“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含珠麟施,玩好貨寶,鐘鼎壺濫,輿馬衣被戈劍,不可勝數,諸養之具,無不從者,題湊之室,棺槨數襲。”

一副赤裸裸的厚葬面孔。《吳越春秋》又載吳王

闔閭

把其女:

“葬於邦西閭門外,鑿地為池,積土為山,文石為槨,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

這一時期的考古資料所反映的事實與上述記載相符。1978年發現的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出土隨葬品達一萬多件,其中樂器124件,青銅禮器和用具140件,兵器和其它器物4500件。此墓中出土的金盞、金盃、金鉤、金帶鉤等,含金量可達98?右,總重5公斤之多。另外,用橢圓形活環串起來的雕龍玉佩,也是古玉器中罕見的佳品。

金銀寶玉的世界由商代到清朝,帝王將相隨葬的金銀玉器製品

金銀寶玉的世界由商代到清朝,帝王將相隨葬的金銀玉器製品

金銀寶玉的世界由商代到清朝,帝王將相隨葬的金銀玉器製品

金銀寶玉的世界由商代到清朝,帝王將相隨葬的金銀玉器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