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項羽看不上,劉邦不重視,蕭何憑啥一眼就能斷定,韓信有大本事?

項羽在鴻門宴上放過劉邦,雖從事後看是他烏江自刎的源頭。不過站在當時項羽的角度來思考,卻又是必然。畢竟這種不講武德的辦法,是貴族出身的項羽,所無法接受,甚至是鄙視的。

對於項羽來言,在鉅鹿他破釜沉舟,當面鑼對面鼓,硬剛章邯率領的秦朝四十萬精銳,這才是滿滿的武德充沛。如今卻讓他採用這種見不得光的手段,他自然心裡異常牴觸了。

同時放走劉邦後,項羽也一直對劉邦處於碾壓狀態,把劉邦揍得幾次瘋狂逃亡。啥犧牲二千美女(陳平之計),啥踹親骨肉下車。真正讓項羽迅速敗亡的人,其實是兵仙韓信。也就是說,韓信才是項羽真正可怕的對手。

項羽看不上,劉邦不重視,蕭何憑啥一眼就能斷定,韓信有大本事?

因此項羽放任韓信跳槽而去,跟他在鴻門宴放走劉邦,這兩件事相加後,共同促成了項羽最終的烏江自刎!

這就引出了韓信,他如今雖號稱兵仙,但在楚漢之時,連“死跑龍套”的都算不上。在項羽和劉邦兩大集團內跳槽,奈何卻是項羽看不上,劉邦不重視,若非蕭何慧眼識人,挖掘出來了他,估計楚漢歷史就會被改寫了。那麼蕭何憑啥一眼斷定,韓信有大本事呢?

筆者認為,這就是需要從項羽、劉邦和韓信的觀察角度方面入手分析了。也就是說,結合實際情況才更具備說服力,以及對如今的借鑑功效。

項羽看不上,劉邦不重視,蕭何憑啥一眼就能斷定,韓信有大本事?

一、項羽身邊的“反差性”人才

韓信忍受了“胯下之辱”後不久,便投奔到項羽手下。以韓信的資歷和背景,大概人們都會認為,貴族項羽根本看不起他吧?錯了,項羽竟然讓韓信當上了自己身邊的“

執戟郎中

”。這個官職即可理解為護衛,也可視為普通參謀,總之就是老大身邊的人。

從項羽的這個安排來看,顯然能判斷出一點來,韓信雖沒有啥資歷和背景,卻擁有文化知識。這其實就是韓信第一個引人注目之處:談吐學識,跟表現出來的身份、地位,嚴重不匹配!

這種情況就如,你是一位老闆,去基層跟一位清潔工偶然交談,卻突然發現這清潔工竟對市場行情,本公司和競爭公司情況,不但瞭若指掌,且還有針對性的建議。敢問,震驚不震驚?

韓信就是這種模式,因此項羽留他在身邊,一點也不奇怪。而韓信也敏銳接收到了這積極訊號,開始沒事就提各種合理化建議啥的,結果卻是“

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

”。項羽哼哼哈哈,全然不理睬。

那麼項羽為啥是這樣?很簡單,破格讓你韓信來到我身邊見習,就夠高看你了,哪料你卻還這麼不知好歹,如此不安分。因此項羽雖貌似高看韓信一眼,實則卻是一種花架子,根本就看不上。

其實,項羽對韓信的這態度,跟《史記》所載的項羽一貫表現非常一致。項羽表面上對兵卒很好,很貼心和暖心。

但只要一涉及到 “漲工資,發福利,加班費、提拔”等等實錘的好處,就全然不是那麼回事了。

這就是為啥韓信最終離開項羽的關鍵原因,並還給了項羽一個“婦人之仁”的評價。但不論怎樣,韓信的“反差性”,也就是說他身份地位,跟學識見解的反差過於強烈,顯然是韓信身上的一大特徵。

甚至筆者都懷疑,這是韓信刻意製造出來的,因為這是非常有效,且高能的自我推薦方式。雖不至於達到一鳴驚人的功效,但能被迅速識別的作用卻是有的。

其二、劉邦眼中的“鯰魚”

韓信轉投劉邦後,非但沒引起劉邦的關注,反而還被降級去當“庫管”了!韓信鬱悶不已。正在這時由於其他同事犯事,韓信被連坐,要被砍頭!恰好夏侯嬰路過,這時韓信說了一句話:漢王想得天下,卻斬殺無辜壯士!

這一句,引起了夏侯嬰的注意——為何?還是韓信身上的“反差性”起了作用。這根本不是尋常人能說出來的,更何況是一位要被砍頭的囚犯。於是夏侯嬰跟韓信交談了幾句後,也被鎮住了,厲害啊,人才!

於是夏侯嬰連忙找劉邦言稱韓信是人才,不能殺。劉邦一揮手:好說,從庫管升任“

治粟都尉

”,我劉邦這是這樣大方!就這樣,韓信成了蕭何手下。

由於前有夏侯嬰欣賞,蕭何也很關注,經過跟韓信的交談和接觸後,蕭何大喜過望,不但唱了出“蕭何月下追韓信”,還逼著劉邦必須重用韓信,拜韓信為大將軍。哪料這種近乎於“無厘頭”般的請求,劉邦竟然答應了!

劉邦為何答應?一則有蕭何擔保,二則是劉邦需要一條“鯰魚”,用來刺激和啟用內部,也就他的起家班底——豐沛集團。因為這些人,經過這麼幾年的發展和試錯後,已經趨於沉悶和保守。

之前,劉邦拜張良為大將軍,哪料仗卻打得稀巴爛。不是張良沒水平,而是豐沛集團那些元老將領們,根本不配合——你張良就是一個半路跑來摘桃子的傢伙,待在老大身邊嘚瑟吧,還想指揮我們?

張良未起到作用,故而韓信便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一飛沖天!一則,有蕭何背書,二則劉邦親自認證,跟當初張良拜將時,待遇完全不一樣,向豐沛元老功勳們發出了強烈訊號——別想再鬧么蛾子了,若敢鬧,韓信就能代表我劉邦,砍了你!

這其實就是劉邦啥也沒見到,只聽蕭何白話幾句,就拍板讓韓信當大將軍的關鍵原因。當時的情況,逼得他必須放“鯰魚”進來,否則別說奪天下了,能不能抗住項羽都危險——任何人都有可能活下來,唯有劉邦一旦失敗,必會死得最慘!

其三、蕭何眼中的“雪中之炭”

如今最後的疑點,集中在了蕭何身上,他憑啥一眼斷定韓信有真本事?除了前面說過的“反差性”外,最關鍵的原因只有一條:韓信對項羽和項羽集團將領,軍事上的優缺點,最瞭解!

劉邦僅能從人品、性格上了解項羽,但對項羽和其手下將領的用兵特點啥的,卻不熟悉——這即不是劉邦專長,也非蕭何和張良的專長。

那麼是誰的專長?正是韓信!他當過項羽身邊的參謀,沒事就對項羽提合理化建議。對項羽和其手下將領,都瞭若指掌。

項羽用不用韓信的建議,是他的問題,但對蕭何來言,韓信的出現簡直是雪中送炭。一下子彌補了劉邦集團最短的那塊短板。故而他又是月下追趕,又是強悍推薦,也就不奇怪了。

也許有人會說,韓信在軍事上最瞭解項羽集團,有何證據?證據有很多,最直接的一個便是,韓信打爆龍且那一戰。當時龍且曾說過這樣一句:“

吾平生知韓信為人

……。”

須知龍且是項羽手下的高階將領,而那時的韓信僅僅是執戟郎中。結果龍且深知韓信。可見韓信在項羽身邊時,是怎樣的不安分。

龍且說他知韓信,實則卻是未知全面。但韓信卻知龍且的一切,在項羽身邊時他就把項羽和龍且等,研究得如透明人一般了,故而龍且敗給韓信沒啥可冤枉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言,韓信之所以那麼厲害,有那麼大的本事,就在於他從項羽、龍且等人身上,不但學到了東西,還敏銳察覺到了他們的優缺點。

故而看韓信打仗,明顯是不拘一格,既有硬槓,還有奇謀。他總能針對不同的對手,合理排兵佈陣,進行手術刀般的精準打擊!最終項羽敗在了韓信之手,其實也是無話可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