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建國37年便亡國,隋亡的"鍋"只因楊廣無道,還是另有他因?

大家好,我們的建築塵封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引言:調和南北矛盾,隋朝下了大功夫

隋朝的社會經濟以及政治制度發展速度非常快,這也使得隋朝能夠完成在分裂3個世紀的南北統一大業之後,迅速成長為一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強國,一時間成為了當時周邊少數民族和政權紛紛歸附的物件。

不僅如此,在逐漸完成了全國割據政權勢力的統一之後,由於國力增強,絲綢之路在此時也逐漸再次發揮所有,來自於西域地區的諸多商人頻繁往來於東西之間。

《隋書》載:“士卒深入,蒙犯瘴癘,餒疾而死者十八九。又以西域多諸寶物,令裴矩往張掖,監諸商胡互市。啖之以利,勸令入朝。自是西域諸蕃,往來相繼。”

隋朝透過在政治和經濟制度上的調整與統一,將南北方的封建發展道路在辭職後重新回到了共同的軌道之上,在這個調和南北分歧和矛盾的過程中,隋朝還是下了大工夫的。

因為南北之間的差異對於隋朝建立之初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安全隱患,因為內部的分裂和獨立因素卻是還存在的,因此隋朝統治集團處於鞏固封建統一局面,不得不迫切要求在短時間內完成這種統一。

建國37年便亡國,隋亡的"鍋"只因楊廣無道,還是另有他因?

隋朝從建立到滅亡也只有短短的37年時間,如果從隋朝完成滅陳戰役,實現南北統一的時間算起的話,整個真正統一的隋王朝的存在時間也只不過才有28年而已。

很難說在這短短的30年當中,南北之間的矛盾和分歧究竟解決的如何,但是從隋朝時期的發展情況來看,在政治、經濟以及軍事方面這些關於王朝基礎建設的制度當中,隋朝還是做得比較好的。

確立了關隴集團的絕對統治地位,保證了全國均田制的統一實施,同時將府兵制度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這就使得唐朝短時間內出現了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軍力強盛的局面。

不過相對於南北思想文化方面的調和,卻不一定是在短時間能夠完成的,這或許需要後繼的唐王朝繼續推進。

隋朝的國祚時間如此短暫,和其晚期尖銳的社會矛盾和統治階級矛盾是絕對分不開的,早在隋文帝統治的後期這種矛盾現象就已經顯現了。

建國37年便亡國,隋亡的"鍋"只因楊廣無道,還是另有他因?

隋文帝時期隋朝盛世局面的出現

作為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不僅對於隋朝的建立以及今後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其在中國封建歷史時期,特別是在終結南北分裂、內部混戰割據局面方面,完成歷史統一大業的程序中更是展現出了一代君主的應有作為。

隋文帝雖然是透過北周時期的宮廷政變奪取皇位,完成改朝換代的,但是這是在當時北周政權已經腐朽沒落時期做出的政變行為。

雖然楊堅的這種做法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體系當中實屬大不忠、大不敬之行為,但是如果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的話,透過之後楊堅改朝換代後,隋朝的發展形勢及其所帶來的歷史影響和對百姓的影響,我覺得應該說這種改朝換代還是符合歷史潮流發展趨勢的。

建國37年便亡國,隋亡的"鍋"只因楊廣無道,還是另有他因?

楊堅在適當的時機做出了適當的決策,由此使得隋朝的建立能夠在歷史長河的發展潮流中逐漸站穩腳跟,這其中原因還有歸功於楊堅的英明決策以及其重用的一套有作為、有謀劃的領導班子。

在隋朝建立之後,隋文帝楊堅一直保持著謙虛謹慎、廉政簡樸的執政風格,這也是令其臣子願意為他效忠的重要原因,古往今來,任何有才之人,都渴望遇上自己的伯樂,而楊堅就是當時的伯樂。

在完成南北統一之後,隋文帝開始聽取大臣建議,不斷完善隋朝的各項制度,頻頻釋出減輕賦稅的詔令,由此使得隋文帝統治的開皇時期出現了太平治世,這也是自西晉末年以來少有出現的王朝治世現象了。

隋文帝的勤儉之風在中國古代君主中是出了名的,正是由於他本人能夠以身作則,才為當時的官僚之風帶了一個好頭。

《隋書》載:“帝既躬履儉約,六宮鹹服澣濯之衣。隨令補用,皆不改作。非享燕之事,所食不過一肉而已。有司嘗進乾薑,以布袋貯之,帝用為傷費,大加譴責。”

建國37年便亡國,隋亡的"鍋"只因楊廣無道,還是另有他因?

隋文帝時期統治集團關隴貴族統治地位的確立

前文已經提到隋朝的建立是楊堅透過宮廷政變才實現的,如果按照當時楊堅的政治地位來看的話他的確有足夠的能力和地位來發動這種具有改朝換代意義的政變。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早在宇文泰時期,北周就已經建立起了所謂的關隴貴族政治軍事集團。

在經過數十年的演變之後,楊堅在這個集團中的地位在不斷提高,因此他開始具備了發動政變的能力。

隋朝的建立宣告了楊堅在整個關隴集團中領導地位的確立,但是我們也要知道當時的關隴貴族集團的成員非富即貴。

而且掌握著很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特權,因此他們的存在對於楊堅所建立的新生政權隋朝來說同樣也會面臨著再次出現政變的危險。

建國37年便亡國,隋亡的"鍋"只因楊廣無道,還是另有他因?

這種權利的物理轉移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當時關隴貴族當中的實際內涵,也就是說原來的統治秩序依然掌握在這批關隴貴族的手中。

對此楊堅即便已經成為了新朝的皇帝,但是依然不能夠忽略這些貴族集團的利益和地位。

但是出於自己的上位完全是在這些關隴貴族的支援下實現的,他又不能夠和他們反目成仇,因此只能夠透過授予他們大量的政治、經濟特權來拉攏他們。

所以說隋文帝統治時期的隋朝出於鞏固和穩定新朝統治的需要,這些封建貴族大土地所有制的形勢還是在進一步加劇。

儘管推行了均田制,但是這種在實際中授田嚴重不足的現象就是由於封建貴族和地主不斷兼併土地的行為所導致的,對此楊堅也沒有比較好的辦法解決。

非經過一場全國性的戰爭衝破舊的封閉的統治格局不可,隋文帝時期的社會經濟雖然有所發展,但是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和腐朽已經在醞釀當中了。

建國37年便亡國,隋亡的"鍋"只因楊廣無道,還是另有他因?

隋文帝晚年個人多疑性格的形成

開皇盛世雖然充分證明了隋朝國力的強盛,特別是在政治制度方面的有序進行,經濟發展方面的發榮快速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開放自由,這使得隋朝在當時成為了最強大、最繁盛的國家。

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被這種繁華的表象所迷惑,因為在盛世局面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嚴重的社會危機。透過前文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了在當時的隋朝內部的統治危機還是存在的。

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的積累是在楊堅發動宮廷橫匾取代北周政權之時就已經開始了,因為關隴集團在楊堅執政時期勢力不斷擴張,權力不斷上升,這使得隋文帝本人有了深深地危機感。

因為他是主動發起宮廷政變,實現改朝換代的人,因此他十分害怕這種政變形式再次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自己成了受害者。

建國37年便亡國,隋亡的"鍋"只因楊廣無道,還是另有他因?

這種深深的危機感隨著隋文帝楊堅的年齡不斷增大,而變得愈發強烈,由此使得隋文帝在晚年時期出現了多疑好殺的性格。

特別是他非常不放心將朝政交給自己的大臣負責,原來那種各司其職的政治有序現象逐漸出現了破壞、隋文帝為了防止有人專擅國政,影響今後隋朝的發展,因此他對於朝政的處理事無鉅細,全部由自己親自處理和決定,這就形成了一種專政的局面。

《隋書》載:“逮於暮年,持法尤峻,喜怒不常,過於殺戮。嘗令左右送西域朝貢使出玉門關,其人所經之處,或受牧宰小物饋遺鸚鵡、麖皮、馬鞭之屬,上聞而大怒。”

原來的那種開放自由的政治風氣,到了隋文帝晚年時期已經被破壞了。隋文帝逐漸失去了對於任何官員,特別是掌權之人的信任,隋文帝開始了他多疑和妄殺的行為。

比如,對於一般官吏處政有失偏頗之時,他通常會使用嚴厲的杖刑,甚至處死。元老之臣在此時同樣也失去了隋文帝的信任和重用,不少地位尊崇的功臣也被隋文帝處死。

整個朝堂出現一種人人自危的現象,這讓隋朝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危機。

建國37年便亡國,隋亡的"鍋"只因楊廣無道,還是另有他因?

評價

隋朝在隋文帝統治時期由於在政治、經濟制度方面推行了適合的政策,同時又透過統一戰爭實現了南北地區的結合,在時代潮流的發展趨勢方面,可以說隋朝適應了其需要。

特別是將連續數百年的征伐戰爭終結,終於使得當時的南北地區恢復了和平的社會環境,而這種和平就是當時廣大民眾最為渴望的。

隋朝這種盛極而衰的局面來的也快,雖然隋煬帝在我們現代人看來貌似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暴君,但是如果運用辯證觀點來對其進行分析的話,或許我們應該將隋煬帝一分為二地進行看待。

而作為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的評價同樣也應該如此,開皇盛世的局面固然是隋文帝的巨大功績,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忽視其所犯的一些錯誤。

而隋文帝在晚年時期所犯的錯誤就使得煬帝即位之前,隋朝內部的政治危機已經十分嚴重,儘管隋朝並沒滅亡於隋文帝手中,但是不能說隋朝的滅亡與隋文帝一點關係也沒有。

隋文帝是一位明君不錯,但是在處理關隴貴族集團的內部矛盾之時,隋文帝並沒有處理得很好,不過這也和當時的關隴貴族處於強勢期有關。

但是之前的宮廷政變已經讓隋文帝對這些大臣忌憚不已,特別是跟隨他發動政變、改朝換代的功臣。

因此晚年的隋文帝非常害怕自己一生的豐功偉績會被別人竊取,因此他那種多疑、好殺的性格使得整個隋朝的政局變得陰暗沉悶,隋文帝晚年的剛愎自用也使得統治危機愈發嚴重。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