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歷史上,為什麼一直都是遊牧民族欺負中原民族?

古時候的中原王朝一直都以農耕為主,他們人口眾多,文化璀璨。

而塞外的部落則以遊牧為主,他們覬覦中原的富饒物資,常常前來掠奪,甚至,染指中原領土。此外,蒙古人和滿人還成功入關,在中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朝。

歷史上,為什麼一直都是遊牧民族欺負中原民族?

今天,我們就要講一講遊牧民族與中原漢族的優劣。

都知道,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等諸多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而遊牧民族主要分為兩個派別:

一個是以匈奴、突厥為主的派別;

一個是以契丹、蒙古、女真為主的派別。

其實,中原王朝跟這些遊牧民族打過不少仗,且經常以失敗告終。那麼,為什麼在人數上佔明顯優勢的中原王朝會頻頻落敗呢?

歷史上,為什麼一直都是遊牧民族欺負中原民族?

我們將從下面幾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個原因,遊牧民族全民皆兵。遊牧民族的人從小練習騎射,三歲會開弓,五歲會騎馬,這些都是戰爭的基本功。而且,他們喜歡打獵,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所以,這些技能在實戰中非常有用,他們只需要將獵物變成敵人,一樣可以射殺他們。

此外,這裡還要舉一些資料來說明“全民皆兵”的真實性。匈奴的人口有一百五十萬,而能夠開弓打仗的人數就已經達到了三十萬,說明他們每五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是當兵的。但是,中原王朝有人口六千萬,真正能上戰場的卻只有六十萬,即每一百人之中,也只有一個人是當兵的。

所以,中原王朝的民眾都是拿鋤頭耕地的,他們能接觸到的兵器可能只有鋤頭上面的鐵片。而遊牧民族習慣了馬上的生活,他們可以隨時投入戰鬥。中原王朝卻不一樣,他們習慣了種地勞作,突然有一天讓他們去打仗,勢必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將他們訓練一番,否則,是無法殺敵的。

而且,這裡面還涉及到性格問題。中原人的安生日子過慣了,他們比較溫順,不喜歡殺敵。但是,遊牧民族的性格卻比較剛毅、激進,他們更願意去殺敵,搶奪財物。

由此,決定了雙方軍隊戰鬥力的差異!

歷史上,為什麼一直都是遊牧民族欺負中原民族?

第二個原因,遊牧民族的騎兵對中原王朝的步兵有明顯優勢。這兩種兵種的靈活性相差很大:騎兵移動快,他們可以發動突然的襲擊,等你反應過來時,再突然撤離,即使步兵想去追擊他們,都追不到。而且,要想戰勝騎兵,中原王朝必須擁有自己的騎兵,要有侵略性的騎兵。

第三個原因,遊牧民族不需要考慮補給問題。匈奴的戰士每個人有三匹戰馬,這其中:

一匹用來做戰馬,平常捨不得騎,只有衝鋒陷陣時才會拿出來;

一匹用來代步,平日裡出門可以用到;

一匹用來馱物,有些沉重的物資需要運輸,就得靠這匹馬。

歷史上,為什麼一直都是遊牧民族欺負中原民族?

然而,需要提及的是,這些馬都是母馬,它們的奶源可以解決戰士們的飲水問題。至於糧食,士兵們完全可以自己解決:路上看到什麼獵物,或者天上飛的地下跑的,他們只需要一支弓箭,立馬就讓它們變成自己的口中食。中原出兵二十萬,一大部分士兵需要承擔運送糧草的工作,且這個工作非常重要。

一旦糧草用盡,則意味著軍隊沒有了戰鬥力;如果不能及時撤退,他們必然會被圍剿。而騎兵沒有補給需求,其機動性很強,適合長距離奔襲。秦朝之後,中原王朝試圖用萬里長城對付塞外的騎兵,其實,這是不可能的。騎兵只要全力突破一個位置,剩餘的騎兵只需等待防線被撕開,然後一擁而入即可。

歷史上,為什麼一直都是遊牧民族欺負中原民族?

第四個原因,氣候上的優勢。北方氣候寒冷,南方暖和。遊民民族來到南方,他們能夠適應,且狀態更好。但是,中原王朝計程車兵來到北方卻不適應了,他們肯定會畏首畏尾,不敢貿然出擊。

第五個原因,中原王朝對塞外草原不感興趣。都知道,塞外草原不能獲得糧食,對於依靠糧食過活的人來說,這意味著死亡。而且,南方的富饒對於北方民族來說卻是極具誘惑,他們總想著去搶點綢緞和玉器回來,反正中原王朝有很多。

此外,中原王朝在戰爭的成果方面,幾乎是毫無收穫!

為什麼呢?

一個是不願接收遊牧民族的土地,另一個是無法接受他們的食物。因為,遊牧民族的食物都是奶製品和肉製品,這些都不是中原漢族喜歡的東西。

歷史上,為什麼一直都是遊牧民族欺負中原民族?

更甚者,北方有大片貧瘠、荒涼的土地,適合遊牧民族,卻不適合農耕民族。但是,北方人卻可以利用這裡的地形和自己的騎兵來躲避南方人的追擊,待機而動,繼續侵擾南方。最終,使得農耕民族對他們的侵擾煩不勝煩。

其實,不管是遊牧民族還是農耕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發展程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都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資料:

【《蒙古秘史》、《中國人口發展史》、《中國歷史地理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