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唐朝人吃隋朝糧50到60年?短命隋朝只37年國祚,哪來這麼多糧食?

一直以來,歷史上流傳著“唐朝人吃隋朝人的糧食”的說法,這一說法,主要和一段歷史記載相關:貞觀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大談治國與民生之道時,對黃門侍郎王珪說了這麼一句話:

也正是史書上記載的這麼一段由唐太宗李世民親口所說的話,因此,歷來不少人認為,唐朝人吃的是隋朝的糧食。

唐朝人吃隋朝糧50到60年?短命隋朝只37年國祚,哪來這麼多糧食?

那麼,很多人對此表示不理解,畢竟隋朝在中國歷史上,看似是個統一的王朝,但卻是個更為短命的王朝,王朝持續的時間(581年~618年)僅僅為三十七年,如此短命的王朝,它積攢的糧食,怎麼能夠唐朝人吃上五六十年呢?隋朝哪來的那麼多糧食呢?這種說法似乎十分的靠不住,可畢竟那是唐太宗李世民親口所說,誰又能夠不信呢?

隋朝末年蓄積糧食究竟夠不夠唐朝人吃五六十年?

隋朝在中國歷史上,堪稱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它之所以特殊,是在於它雖然短命,僅有三十七年的國祚,而它所迅速創造起的鉅額財富,卻為後世膜拜。甚至,以至於到了後來的唐朝“貞觀之治”時期,宇文泰來唐時看到的唐朝盛景,都情不自禁地感嘆:這番所謂的“盛景”,依然無法和隋朝媲美。由此,我們不難想象隋朝之富庶在歷史上的真實盛況。

唐朝人吃隋朝糧50到60年?短命隋朝只37年國祚,哪來這麼多糧食?

對於隋朝的富庶,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唐朝之所以毫不遜色地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極盛之世,由隋朝積蓄的堅實的財富根基功不可沒。這一觀點,透過唐朝初年,即隋朝滅亡20年後的唐貞觀十一年(637年),監察御史馬周曾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過的一句話也可以窺其端倪: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隋朝已經滅亡20年,隋文帝已去世33年,而由隋朝蓄積下來的錢糧,一直都還沒有用盡。可見,隋朝之富庶,對大唐盛世開拓之功,莫不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當然,提到隋朝的富庶,最為豐盛的莫過於糧食。文章開頭,唐太宗與黃門侍郎王珪的對話,便是很好的例證。可在眾人的印象中,隋朝短命,他又是如何積聚起如此豐盛的糧食資源的呢?其實,王朝短命並不見得是因為“國窮”,如果開國君王治理有方,或者政策得力,“富國”完全是可以實現的。

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他在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偉大的皇帝。美國學者邁克爾·H·哈特所著《影響人類歷史程序的100名人排行榜》中,隋文帝楊堅被排在82位!

唐朝人吃隋朝糧50到60年?短命隋朝只37年國祚,哪來這麼多糧食?

提及隋文帝的一生,隋文帝結束了自西晉以來分裂長達300年的局面,最終完成全國一統,並於581年建立大隋王朝。

唐朝人吃隋朝糧50到60年?短命隋朝只37年國祚,哪來這麼多糧食?

隋文帝在位二十四年,他立志圖強,銳意改革,政績赫赫,一度創下“開皇之治”的繁榮盛世局面。只可惜,隋文帝一世英明,卻在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選錯了人,在他的晚年,他不該變得多疑,不但殺害功臣,而且還聽信讒言,廢黜太子楊勇,改立愛揮霍國財的晉王楊廣為太子,從而為隋朝的二代便亡國埋下了禍根。

在提升綜合國力方面,如北擊匈奴,使得東亞局勢趨於穩定,使得中斷百年的漢文化得以恢復,為遊牧及少數民族尊稱為“聖人莫緣可汗”。此外,開創影響深遠的三省六部制,簡化地方官制,創立科舉制,修訂《開皇律》,而且修建了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城市大興城,是漢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穩定民生,蓄積糧食,隋文帝更加註重農業的發展與生產,在積聚隋朝糧食庫存方面,隋文帝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個人厲行節儉,以身作則,減少鋪張浪費之風。

隋文帝楊堅深知“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長者”之道,他首先從自身做起,厲行節儉之風。在他統治時期,宮裡的妃妾不可佩戴美麗的裝飾,如果實在要裝飾一番,規定只能用銅鐵骨,而不可用金玉。而且在穿衣打扮上,一般人也只能用布帛。在防止貪腐之風上,隋文帝在派人巡視河北五十二州時,曾因此罷免貪官汙吏二百餘人,裁汰地方冗員約十分之三。

也正是因為隋文帝這種以身作則的節儉之風,因此,從官員到民間,鋪張浪費之風大肆收斂,使得人民負擔減輕不少,這也使得國家節約了不少錢糧的無故消耗。

▌隋朝“均田令”的頒佈:耕地面積廣泛增加,政府開支負擔減低

為了鞏固隋朝統治,隋文帝在農業方面進行了改革,那就是延續北魏時期的“均田制”,使得百姓能夠休養生息。但同時,隋朝所實行的“均田制”又有不同北魏時期的特徵。

北魏時期,均田制的目的是為了保障農民和地主的土地而制定,主要是在不觸動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推行。追其深層目的,其實還是為了保護當時已有土地者的既得利益,即北魏時期的世家豪強。而隋朝所實行的均田制,它是在一定程度上確保農民可以得到一定的土地,而這些土地基本都是政府可以自行支配的土地,比如一些無主的荒地。而這些荒地主要是由於此前天下歷經400多年的戰亂,一系列的分裂割據,導致人民流離失所,使得人口大量銳減,所造成的一些田地被荒廢的情況。

(1)“均田令”的推行:

開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文帝頒佈“開皇新令”,決定繼續實行“均田制”,規定:

成年男丁每人受露田80畝,種植五穀,再受永業田20畝;婦人每人受露田40畝,不給永業田;奴婢受田同如常人。永業田不須歸還,露田在耕田者死後要歸還國家。

此外,對親王以下至都督,都給永業田,由100頃到40畝以身份高下多寡不同。

同時,為了保障農民的生產可以正常有序進行,對以往豪強貴族兼併土地的行為,隋文帝也實行了嚴厲打擊。這使得農民生產積極性大為提高。

由於均田制的快速推行,在隋文帝統治二十餘年時間裡,隋朝的耕地面積突破了五千五百萬公頃,這為國家積累了豐富的糧食資源。

唐朝人吃隋朝糧50到60年?短命隋朝只37年國祚,哪來這麼多糧食?

(2)“均田令”的補充條款:

為了將政府官僚體系對國庫糧食的內耗盡可能降到最低,隋文帝於公元594年(開皇十四年),在原有均田制的基礎上,又發了一則規定,對官員均田也作了相應規範,具體要求“

京官、外官均給職分田,收入作為俸祿,以減輕國家負擔。一品至五品,毎品以5000畝為差,多者5頃,少者3頃;六品至九品,以50畝為差,到九品為一頃。各級行政機構可耕種一定數額土地,稱為公廨(xiè)田,收入可作為辦公費用。

這一制度的推行,從一定程度上也給國家的行政開始節約不少。

隋文帝時期,隋朝均田制的推行,不但使得一些原本無地的農民可以有自己足夠的土地耕種,也使得隋朝的耕地面積廣泛增加,這使得國家在控制更多勞動力,增加賦稅收入方面更加有利。同時對官員的均田,更在無形中降低了官僚機構對國家財富的內涵,從而為國家蓄積更豐富的糧食資源創造了先決條件。

▌整頓戶籍,但隨之而來是繁重苛捐雜稅的增加

隋朝“均田令”的推行,無疑給農民休養生息,國家充盈國庫糧食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然而,在隋朝糧谷滿倉的背後,卻是賦稅徭役的日益繁重。因為在均田法為老百姓增加耕種土地這一光鮮外表的背後,主要是國家富了起來,而老百姓卻為此背上苦不堪言的沉重包袱,即——繁重的苛捐雜稅。

首先,均田制下,老百姓需要根據所分土地的多少,甚至原本所分到荒地的多少,進行繁重地租的繳納。

其次,隋文帝這位號稱節儉的皇帝,為了從老百姓那裡獲得更多的稅收,制定了此前比北齊更加嚴格的戶籍制度,按照戶籍人口要求老百姓納稅,看似是為了整頓戶籍,其實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在北齊和北周時期,是按戶納稅的,當然隋朝也是這樣的政策,即按戶納稅,而不同的是,比如此前大家是幾十個人或者上百人為一戶,那麼納稅的時候只需交一戶的份,而隋文帝卻借嚴查戶籍的機會,要求將大家庭打散,規定叔伯兄弟要分家。對於戶籍的重新編制,隋文帝規定:

此外,隋文帝還想出一個增加戶籍的辦法,那就是要求成年男女要早早成婚,不然就要增加繳稅數額,而新成家的夫婦還必須另立戶籍,成為新的一戶。

此外,隋朝對於戶籍的整頓,在戶籍的統計頻次上,也是更加頻繁,隋朝時期,對人口的統計,是要一年進行一次,而且要求也十分的嚴格,要求家中老小都一律要實行登記在冊,這就意味著,每年都在增加可能的交稅人口。

如此一來,隋朝的戶數,迅速擴增,據統計,由開皇初年的三百六十餘萬戶,到平陳的五十萬,後又增至八百七十萬。而這些突破式增加的戶口數,都成為隋朝向百姓“新標”納取苛捐雜稅的合理理由。而由這些經過層層盤剝得來的收入,最終都會歸入國庫。由此,隋朝“國”不富裕都難。

▌隋朝糧倉的修建:創造性的發明糧食儲存辦法

在隋朝,為了蓄積大量增加的糧食,隋朝還在各地創新性的修建了許多糧倉。其中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有興洛倉,回洛倉,常平倉,黎陽倉、廣通倉等。這些糧倉在糧食的蓄積上可供存量都在百萬石以上。

唐朝人吃隋朝糧50到60年?短命隋朝只37年國祚,哪來這麼多糧食?

另外,根據我國於1969年,在洛陽出土的一座隋朝糧倉——含嘉倉遺址。其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還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足可見,在隋朝糧食蓄積的富裕,以及當時國力之強盛。

唐朝人吃隋朝糧50到60年?短命隋朝只37年國祚,哪來這麼多糧食?

國家儲備極富民極弱,隋朝僅37年國祚敗亡的根本

隋朝雖然短命,但隋文帝在位期間,所實行的一系列富國之策,雖說一些也弊端不少,特別是後來造成的國富民弱,但不可否認,在發展農業蓄積國之倉廩方面,隋朝的實力,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幾乎都無法超越和企及的,因此對於唐朝人吃隋朝糧食的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也足以說明隋朝統治者在藏富於國方面的歷史無可比擬性。

當然文章開頭唐太宗李世民說的那句“隋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的話,它真實的用意也不是說隋朝剩餘的糧食唐朝人吃了50-60年之多,而是說隋朝重視國家積存卻不顧百姓死活,即國富民弱,朝廷享用不盡,天下卻民不聊生,因此,“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於是表面看著富庶的隋朝在用了僅37年的時間就亡國了。

▌結語: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歷史的慘痛教訓。隋朝雖然早早滅亡了,但它卻留給後來統治者極為深刻的啟示:與其藏富於國,不如讓人民真正富裕起來。最終達到國富民強的真盛世,當然,最後這種理想狀態李世民它吸取前朝教訓,自己最後也做到了。

因此至少可以肯定,在李世民“貞觀之治”年間國家倉庫儲存的糧食數量也許沒有隋文帝時期更充盈,但論真正的綜合國力,全天下的國計民生方面,絕對是要勝過隋朝隋文帝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