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和事佬》,一檔勸和節目,居然破天荒的“勸她分手”

還記得《和事佬》節目裡的一對情侶。

57歲的女士希望節目組能挽回另一半,可節目組所有人都勸她放棄,面對“丈夫”頭也不回的背影,她喃喃自語“和事佬勸和不勸分,為什麼…”

羅先生和虞女士在十年前相識,十年前羅先生的妻子病故,幾番追求敲開了同樣喪偶的虞女士的內心,面對上有80歲老母,下有無錢上大學的孩子,外有欠款的男人,正常女人都該仔細衡量,退避三分也不為過,但虞女士卻義無反顧的“嫁”了羅先生。

她說“他真可憐”她想用自己的餘生去拯救羅先生。

《和事佬》,一檔勸和節目,居然破天荒的“勸她分手”

在一起後,因為羅先生不願意,所以他們沒有領證,只是擺酒席告知了彼此的親朋友好。

從此之後,贍養老人、照顧家庭、替羅先生償還欠款、供孩子讀書好像成了虞女士的義務。

十年過去,羅先生只記得回家後沒有一口熱飯,忘了那個女人正在為金錢在外面當牛做馬;只記得開口後連1000元都要不來,忘了這個家庭的經濟已經岌岌可危;只顧得上和“情人”唧唧我我,卻受不了虞女士的真情,最後甚至直言不諱“我在外面談了個女朋友,處好就跟對方在一起,處不好再回來。”

節目組的所有人都勸虞女士趁早分手解脫,虞女士卻堅信“他心裡還有我,只要我努力,他一定能變的好起來。”

《和事佬》,一檔勸和節目,居然破天荒的“勸她分手”

人的一生有幾個十年,為什麼虞女士的十年就這麼不值錢?

虞女士就像我們口中的“聖母”,為了別人的利益,傾其所有付出自己的一切,可這樣的人,最後大多隻能感動自己,成了別人口中的“傻子”。

她們傻嗎?並不,在心理學上,把這一類人稱為“聖母型人格”或“討好型人格”。

《和事佬》,一檔勸和節目,居然破天荒的“勸她分手”

她們通常具備以下幾種特徵:

1、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得失的前面,哪怕明知會損失自己利益,也心甘情願。

2、老好人形象,有求必應,只要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哪怕受委屈、做違背自己原則的事情也在所不惜。

3、不敢在別人或公眾場合提出自己想法或需求。

4、只要出現錯誤,就一定是自己的原因。

而造就這種性格的元兇大多是“原生家庭”,在成長過程中長期缺乏關愛、缺乏自信,而當一個“乖寶寶”卻能得到長輩的肯定和關注,於是“討好”這種行為就烙在了靈魂深處。

《和事佬》,一檔勸和節目,居然破天荒的“勸她分手”

就跟《和事佬》中的虞女士一樣,她付出一切,希望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去感動羅先生,可事實上,她感動的只有她自己。而對羅先生而言,虞女士只是一個幫自己渡過難關的工具而已。

虞女士為什麼看不清楚羅先生的本質?

是投入太多期望得到點回報,還是真的就傻傻地以為羅先生會回心轉意?

我們身邊有太多太多的虞女士,而對所有聖母型人格來說,她們付出的一切,都是自己也希望得到的東西,他們為陌生人無私奉獻,就希望陌生人也能對他們無私奉獻。之所有這種想法,就是由“原生家庭”中的缺愛導致。

《和事佬》,一檔勸和節目,居然破天荒的“勸她分手”

學會拒絕

每個人天生都有自私的一面,用“我對你好,所以你就要對我好”這種標準去衡量別人,下場通常都很悲慘。

所以學會拒絕就顯得尤為重要,不要擔心而拒絕而得罪人,因為拒絕是我們每個人天生的權利。

人的一生說長很長,說短也極為短暫,在有限的生命裡,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求內心的安寧,體現自己的價值,期望別人的肯定。

《和事佬》,一檔勸和節目,居然破天荒的“勸她分手”

小時候,我們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和肯定,長大了,我們依舊再問伴侶索取這些東西,再之後,我們把孩子視為唯一的希望。

可到最後,你會發現,不管你付出了多少都沒人能給予你想要的東西,因為,自我認可才是根源,只有我們先認可我們自己,才能贏得別的尊重,隨後才是別人的肯定。

給自己一份善意,跟自己的過去和解,告訴自己“你很棒”,照顧好自己後,才有能力和資格去照顧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