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狗狗地位等級地位制度源於狼的習性?頭領說訓練教學與爭議解密

歡迎來到白娜科普,本文由【萌寵有嘉】獨家原創,禁止抄襲、洗稿和搬運等行為

有些鏟屎官以為成為狗的老大就能夠改變狗的行為、讓狗對你言聽計從。這樣的觀念讓頭領說被廣為推崇。同時,也有另一方的聲音指出,遵從這樣的訓練理論只會使得人犬關係失衡。

本文白娜將詳細介紹到底什麼是頭領說,它的訓練觀點是什麼、爭議為何。

隨著媒體的渲染,許多人或許曾看過報告狗班長這樣的訓犬節目。有些鏟屎官對於訓犬師能夠

精準快速的解決兇狠、吠叫咬人的問題犬隻

,感到崇拜與佩服。有些鏟屎官心裡或許亦贊同類似的養狗觀念——成為狗狗的老大,讓它們知道誰是資源的掌控者。這樣狗狗對主人就會產生敬畏心理,而不敢搗蛋。

狗狗地位等級地位制度源於狼的習性?頭領說訓練教學與爭議解密

頭條說定義

在不用打罵的前提下,而是讓狗知道誰是老大,進而領導、引導它們融入人類社會,

這樣的訓犬理論被稱作頭領說。

頭領說的理論溯源

頭領說的理論基礎來自1940年代狼群的研究理論,當時的訓犬師認為支配地位與族群位階在訓犬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頭領說則認為主人應贏得狗狗的信任與尊重,便能將狗狗框在一個被社會接受的行為範圍裡。

知名訓犬實境節目主持人西薩 米蘭便是採用相似概念訓犬,雖具爭議,但直至現在,許多訓犬方法仍受其頭領說理論的影響。

1.

扛起領導的責任,鏟屎官當仁不讓:

長期推廣頭領說的狗狗行為輔導師表示,

狗是重視社交、存在等級關係的群體動物。它們只會追隨、聽從群體裡擔任領導角色的狗。

同樣的,如果一個人缺乏領導能力,不僅在人類世界裡不被信任,在善於觀察人類的肢體語言與情緒的狗心目中,這人也將不被信任。

許多家犬的問題行為來自於缺乏領導,所以它選擇用自己的天性行動。

可是人類社會卻有眾多規範是狗狗難以理解,鏟屎官卻期待它遵守的。

訓練師認為:鏟屎官應扛起擔任領導者的責任,瞭解群體動物的心態及情緒變化、學習用動物身體語言明確地溝通、隨時挺身而出,讓狗知道主人會掌控全域性,自願無條件聽候主人的指令。人,才是狗狗不穩定的關鍵。

訓練師強調其實該受訓的是鏟屎官。

狗狗地位等級地位制度源於狼的習性?頭領說訓練教學與爭議解密

2.

讓動物身心平衡健康的三要素:

先讓狗狗有渠道釋放精力,再回頭要求遵守紀律,狗狗穩定後才能愛撫,順序不可任意替換。

常見迷思是鏟屎官從愛撫開始,讓狗狗玩瘋了之後,反而增加了訓練的難度。

運動:

出門等於狩獵與巡迴,對於狗來說如生命意義一樣重要,首先必須先滿足外出需求再來談教育。

只有室內運動是無法滿足狗的天性和精力釋放的需求。如果你想養狗卻沒有時間遛狗,那也許你目前還不適合養狗。

紀律:

紀律是中性無情緒的,並不是懲罰。許多狗在過去的人類社會里屬於工作型別的犬種,具有工作慾望的基因。

在缺乏刺激的居家生活中,紀律對於狗來說,其實是能帶來成就感的“任務”。

安撫:

在狗狗展現穩定行為,並且將注意力放在主人身上時給予愛撫

。但是方法是避免過高能量,例如誇張的動作或者零食獎勵,而是一個穩定能量的微笑即可。最常見的錯誤是在購“焦慮、害怕”的時候給予安撫和獎勵。

3. 因材施教——不同個性的狗都需要被領導

訓練師建議採用

敏感/不敏感與強勢/弱勢

兩個專案將狗狗分成四種個性型別。

在極端狀況的狗狗(例如特別強勢或極度敏感),都更加需要明確的領導規範。

狗狗地位等級地位制度源於狼的習性?頭領說訓練教學與爭議解密

4. 以狗狗在路上對老人吼叫為例:

若是容易小事化大的弱勢狗,可能是柺杖使它感到害怕。

鏟屎官可要求狗狗坐下、面對,同時給予陪伴,等害怕的事物離開後,狗狗理解到其並不會傷害它,進而學習不再害怕,也增進對主人的信任度。

若發生在強勢狗身上,則可能是老人的能量相對弱而讓狗有霸凌的感覺

。主人要做到比狗還快,搶在前一步打散注意力,並告知在主人的管轄下,這個舉動不被接受。狗一開始可能會出現抗爭,但主人要保持堅定,狗狗最終因臣服而讓步。

5. 散步也是訓練

狼群離開巢穴是為了兩個目的:巡邏與打獵,所以對狗來說,出門就像是去執行這兩個工作

。因此,格外需要利用這個時候來建立狗狗對人類的配合度,就像狼在群體中要互相合作才能獵捕成功。訓練師將此段富含關係建立與訓練意味的時光稱之為訓導遛狗。

訓導遛狗的重點:每一個關卡都要求狗狗穩定,外界充滿刺激,容易觸發狗狗興奮的情緒。

必須配合正確能量的提醒聲,提醒並維持狗狗的穩定和安靜。其他時刻,鏟屎官的動作維持越穩定越好。另外,訓

練師將狗狗興奮程度區分0到10分,並隨時維持狗狗的興奮程度維持在0-3分之間,避免情緒的累積,造成暴衝或失控等問題。

狗狗地位等級地位制度源於狼的習性?頭領說訓練教學與爭議解密

出門前改善行為的三個要點:

斷(中斷):

終止狗狗行為,即便是展現意圖也要打斷,將狗狗注意力轉移回訓練者身上。一開始使用聲音,若狗無法分神,則使用碰觸。

糾正(要求):

給予指令, 提出替代行為(例如:停止、迴避、坐下或者過來),與狗狗對峙。

松(回饋):

在狗狗達成指令時,給狗狗回饋(例如:停止目光交錯,內心給予認可、微微點頭獎勵),讓狗知道它做對了。

為什麼頭領說會在動物訓練裡備受爭議?

頭領說的部分理論承襲了1940與1980年代所出版的狼群研究。雖然這些理論隨著研究突破而被推翻,但卻已普遍使用在當時的訓犬理論中,也讓頭領說的部分理論產生了爭議。要理解其中的關鍵,我們需要再回頭理解理論的時代背景。

闢謠:狼群頭領說不成立,更不用說它適用於狗

早期,人類將對狼群習性的研究沿用來解釋狗狗的行為。犬的祖先是狼,如果狼會這樣,狗也會這樣。這樣的邏輯在社會上被普遍接受並廣為流傳。也因此,

在人們誤以為狼群彼此競爭等級關係的時代中,訓犬師們自然地也開始思考狗與人之間會不會也存在等級關係,並希望藉此幫助人們處理狗狗的問題行為。

狗狗地位等級地位制度源於狼的習性?頭領說訓練教學與爭議解密

利用狼群頭領說理論碰到的問題:

第一,早期的狼群研究來自研究者Schenkel於1947年觀察捕獲的、來自不同家族的圈養狼群。

因為出現打架與爭食的現象,認定狼群中有獨裁的領導狼在掌控資源。

當時的訓犬師將其中的暴力爭奪地位的理論帶入了人犬訓練,以地位的爭奪來解釋動物行,普遍認同支配地位與族群位階在訓練過程中的扮演關鍵的角色

。但這個說法由曾經也以此理論出版著作的研究者David Mech,於1999年正式推翻了自己的說法並做出更正。

狗狗地位等級地位制度源於狼的習性?頭領說訓練教學與爭議解密

狼群理論的事實闡釋:

野生狼群的組成以家庭為概念,主要為一對狼父母帶領著後代的族群結構,照護並教導幼狼是最重要的族群目標,並非過去認為的爭奪地位資源,這樣的研究推翻了過去認為有“老大”的說法。

第二,實際上狗與狼已在數萬年前各自演化,產生了不同的維生方式。

雖然有相似的肢體語言,但習性上卻有很大的分歧,用狼群理論來理解狗狗行為並不恰當。

因為,自從狗祖先逐漸進入人類社會,撿拾人類垃圾、剩食取代狩獵、更對人類有高忍耐度,產生緊密的依附關係。擁有這些特質的狗祖先繁衍的後代漸漸形成現代家犬。

狗群體不再像野生狼群需要緊密合作,而呈現一個鬆散、流動性高的社會架構,並不如我們所誤解的有爭取地位的野心。

狗狗地位等級地位制度源於狼的習性?頭領說訓練教學與爭議解密

用支配、地位來解釋狗狗行為到底有什麼問題呢?

美國獸醫動物行為學會(AVSAB) 於2008年發表針對地位理論發表宣告強調,絕大多許多問題行為跟爭奪資源無關。而是來自情緒、焦慮與壓力因素,若依循地位理論來解釋動物行為,導致人們花心思在

“確立地位關係”

遂使用抑制的手段來處理,短時間或許可以降低狗狗行為的問題,但確忽略了狗狗的情緒與需求。

這等於沒有解決問題根源,更不一定能讓狗狗認定主人的主導地位。

狗狗視人類為重要的社交夥伴,但並不會將人視為同一物種,自然不會將人納入族群制度中。

David Mech的研究也指出,即便族群中佔優勢的個體優先得到資源,但只要此優勢者不在場,下位者一樣會使用資源(例如配偶、食物)。因此,

即便主人真的取得在狗心中的高階地位,仍然不能解決當主人不在場時的行為問題。

狗狗地位等級地位制度源於狼的習性?頭領說訓練教學與爭議解密

領導並非只有成為狗老大

本文已經針對

頭領說來自於狼群並衍生於狗的行為制度進行了闢謠。

狼群也並未構建人們想象中“頭領概念”這種等級制度,更不用狗狗經過進化後仍然談將此行為習慣保留。

正因上述由不同學者所提出的質疑與擔憂。

頭領說推廣者訓練師強調:頭領說的使用前提是必須先了解狗狗心理學與身體語言,要能得到狗狗尊敬與信任。

其中需要付出、執行的部分遠多於“成為老大”權力的享受。頭領說對於鏟屎官來說,是能針對狗狗問題行為而有立即改善、見效的訓練,但站在行為學家的角度來看,是否為符合動物福利的訓犬方式仍有待商榷。

狗狗地位等級地位制度源於狼的習性?頭領說訓練教學與爭議解密

狗狗地位等級地位制度源於狼的習性?頭領說訓練教學與爭議解密

我是白娜,關注

【萌寵有嘉】

獲得十六年資深鏟屎官的養寵經驗、萌寵故事和營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