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吳謝宇弒母真正動機曝光:被過度壓制的慾望終會讓人扭曲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很多人都在分析吳謝宇案。案件發生在2015年,吳謝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12級學生,2021年被告人吳謝宇以故意殺人、詐騙、買賣身份證件罪進行宣判,被判死刑,此後上訴。

吳謝宇弒母真正動機曝光:被過度壓制的慾望終會讓人扭曲

目前結果未知。筆者透過整合許多心理學家以及犯罪分析的觀點,也想在這裡提出自己的見解,僅供參考,以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字:“恨”

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最初其實是指向自己的,也就是說在未想要殺死母親之前,他是想要自殺,這個念頭從父親去世後就已經產生,在庭審上他也承認過。

從他去酒吧當男模做“鴨”這種反常的行為來看,嚴重的叛逆和墮落已經體現,和她母親教育的“完美、成熟、穩重”截然相反。可以想象一下,一個考上北大的優秀青年,且在北大中都可以稱為才子的人,一定是有著非常光明的前途的,這樣一個人居然要選擇去做“鴨”,內心勢必是極度壓抑的。

但是吳謝宇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知道造成這一切痛苦的根源來源於他的母親,他的家庭,所以說他將愛轉變為恨,在他眼裡,

殺死母親,才是他唯一可以獲得重生的機會。

吳謝宇弒母真正動機曝光:被過度壓制的慾望終會讓人扭曲

在母親發現他與性工作者有所接觸後,被壓抑的慾望在此刻爆發出來。藉此機會,吳謝宇將其母親殺害。

吳雖然嘴上說是想要殺害母親後,隨後自殺,幫助母親解脫。但從案件細節中並沒有看出他有自殺的動機,這不過是他找的一個藉口罷了。天才的犯罪者總是能找到合理的謊言,他的情緒和表述,太過於縝密和反常。他必須得找一個藉口,因為他絕對不可能說:我認為只有殺死母親,才能重獲新生。

看到這兒,相信很多人不懂,為什麼他認為非要殺死自己的母親才能重生,這也太變態了吧,請直接給他判死刑吧。

先不要慌,下面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吳產生這種想法的心理規律。

首先來看一看吳謝宇是一個什麼性格的人。在同學和老師眼裡

他是成熟穩重、完美、溫柔、神上,並且自信的人

,“相信誰會殺人,就不相信他會殺人。“,有一位高中老師曾對他這樣評價“他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由此可見吳謝宇是一個近乎完美的人。那這裡就有一個致命問題了,這並不是代表他有多優秀,相反,

正常的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完美的人大多不正常。

所以說這裡涉及一個心理學詞彙叫作:

假性自我。

最早源於英國心理學家溫尼克特提出的真自我與假自我的概念。

吳謝宇弒母真正動機曝光:被過度壓制的慾望終會讓人扭曲

這首先在與媽媽的關係中形成,而後擴充套件到其他所有關係中。 真實自我的人主要圍繞自己的感受,而假性自我先圍繞著媽媽的感受。後者的悲哀是,自動地圍繞迎合著別人的感受轉,所以是為別人而活。

其實在中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媽寶男,

由單親媽媽撫養長大的男孩,很難對女性說“不

”,由某凡到某尊,在感情中可謂是妥妥的渣男。這樣的母親通常有著非常嚴重的控制慾,像吳謝宇的母親是典型的人格潔癖。

朋友到家做客,走後家裡的每一個地方,他都要擦洗一遍,所以很少有人到她家做客,甚至是無父出軌,他都不敢明目張膽地指責,悄悄地拉到屋子裡,小聲斥責,害怕鄰居聽見。

所以吳謝宇從小就被教育要高剋制,高自律,從來不調皮,毫無缺陷,成為別人眼中完美的孩子。可是,這又是多麼地可怕。

戴著人格面具的吳謝宇,儘管再優秀,都是在為別人而活,為他的母親而活。

那他的心中一定壓抑著波濤洶湧,藏著一顆隨時會被引爆的定時炸彈,被過度壓制的慾望終會讓人扭曲。

吳謝宇選擇去做一名性工作者, 其實是一種

報復性的心理補償,一個人如果從小到大受到太多的限制,那他就會產生突破限制的衝動

,所以說為什麼青春期叛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那些從沒有叛逆過的孩子,其實是非常可怕的。

吳謝宇弒母真正動機曝光:被過度壓制的慾望終會讓人扭曲

原本很聽父母的話,但長大點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會否定自己過去的一切,過度放縱。很多在初高中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到了大學之後解放天性,變得和之前截然不同。

至於吳謝宇為什麼會弒母,其實早在他父親去世那一刻就決定了,吳謝宇是深愛他的父親的,在他父親出軌的那一刻,母親選擇一種很極端的方式報復,在吳父患肝癌病危的時刻,她選擇置之不理不予原諒,這點給吳謝宇造成了很沉重的打擊。

被教育高剋制高自律的吳謝宇,怎麼會容忍出軌這種行為,一方面雖然對父親有抱怨有斥責,但依舊想選擇原諒,另一方卻看著母親讓父親在悽慘中死去。這給16歲的他內心,造成了很大的衝突,萌生了對母親“恨”的種子。從他後面騙取了144萬,只涉及母親這邊的親戚,沒有涉及父親那邊的親戚,偏向可見一斑。

也許在吳謝宇的眼裡,如果父親還在,他內心還有那麼一座燈塔,心理學裡,父親對一個男孩的作用就像海面上的引燈塔,指引著他們為了理想克服重重困難與挫折,可惜的是,這座燈塔滅掉了,他迷失在了黑暗中。

一想到餘生都要陪伴母親,都要以母親教育他的那種方式而活,他恐懼了,走向了歧路

吳謝宇弒母真正動機曝光:被過度壓制的慾望終會讓人扭曲

吳謝宇一案也涉及中國的應試教育,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評價標準,“除了考試什麼也不會”導致孩子最終形成畸形扭曲的價值觀,形成虛假自我,

最初為成績為父母而活,無法形成獨立的人格,最終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

,這是何等地悲哀。

為什麼國外的孩子活力又富有創造力,這除了教育方式不同,人情世故不同,更多的是社會鼓勵他們活出自由,活出自我,而不是單一地以成績來評價他們。吳謝宇一案實屬給中國的家庭教育敲響了一個警鐘。

寫到最後,

每個人生活中都有壓抑的時候,適度的壓抑也許會讓我們越挫越勇,但過度的壓抑勢必會讓我們沉淪,那些你以為消失的情緒,那些你以為的忘了就好

都被壓抑在了潛意識,同樣會在某個關鍵時刻被引爆,找一個合適的宣洩口,無論是陌生人,朋友,親人,還是諮詢師,都是有效的途徑。一個成年人最重要的情緒管理:就是為自己的情緒找一個宣洩口,而不是壓抑情緒。

對人溫柔,那叫善良,對自己溫柔,那叫成熟。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前後黑白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errios, R。, Totterdell, P。, & Niven,K。 (2013)。 Why Do You Make Us Feel Good? Correlates and Interpersonal Consequences of Affective Presence in Speed-dating。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9(1), 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