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足下」大有不同

鸚鵡概況

「足下」大有不同

鸚鵡,泛指

鸚形目

的鳥類。鸚形目共358種,分為2科:

鸚鵡科、鳳頭鸚科

,是鳥綱最大的科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分佈,但主要分佈於南半球(大洋洲、非洲和中南美洲)。

鸚鵡在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種類最多,在非洲和亞洲種類要少得多,但在非洲卻有一些很有名的種類,如

灰鸚鵡

、情侶鸚鵡、牡丹鸚鵡。

「足下」大有不同

非洲灰鸚鵡

拉丁美洲的鸚鵡中最著名的是各種大型的

金剛鸚鵡

「足下」大有不同

紅綠金剛鸚鵡

大洋洲的鸚鵡比拉丁美洲更加多樣化。

鸚鵡在中國

在我國,有記錄的鸚鵡種類一共有

9種

,它們是:彩虹鸚鵡、小葵花鳳頭鸚鵡、短尾鸚鵡、紅領綠鸚鵡、灰頭鸚鵡、花頭鸚鵡、大紫胸鸚鵡、緋胸鸚鵡、長尾鸚鵡,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地。

「足下」大有不同

紅領綠鸚鵡

「足下」大有不同

大緋胸鸚鵡

這兩種鸚鵡在

深圳野生動物園·鸚鵡小徑

都可以看得到。

小葵花鳳頭鸚鵡

彩虹鸚鵡

為引進種,現在在香港已經形成野外種群;

長尾鸚鵡

則是在四川和廣西均有記錄,但未見成群的種群,其他6種在我國都是長期分佈的。

鸚鵡之“最”

鸚鵡中體形最大的當屬

紫藍金剛鸚鵡

,身長可達1米,體重可達1。7公斤。

「足下」大有不同

紫藍金剛鸚鵡

最小的是侏鸚鵡屬(該屬的鸚鵡共有6種)的

侏鸚鵡

,其中體型最小的侏鸚鵡身長僅有8釐米,體重只有10~15克,只相當於一個鵪鶉蛋的重量。

「足下」大有不同

棕臉侏鸚鵡

最重的鸚鵡是

鴞鸚鵡

,體重可達4公斤,它也是唯一不會飛的鸚鵡。

「足下」大有不同

鴞鸚鵡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足下有何不同?

種類繁多的鸚鵡各具特色,外表也不盡相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對趾足

,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是典型的攀禽。

鳥類大多為4趾,第5趾退化,拇指朝後,以適應棲樹握枝。棲禽的拇指發達並與前3趾在一個平面上,非棲禽的拇指趨於退化,且位置較前3趾更高,比如說雞。

「足下」大有不同

根據趾的排列不同,可分為幾種趾型:

不等趾型

:不等趾型(常態足)是最常見的鳥類趾型,三個趾向前,一個趾向後,鳴禽和雀形目還有一些猛禽具有這種趾型。

並趾型

:並趾型和不等趾型類似,但是向前的三趾基部癒合,翠鳥和佛法僧目具有這種趾型。

「足下」大有不同

雙角犀鳥(並趾型)

對趾型

:對趾型中,2和3號趾向前,1和4號趾向後,

鸚鵡

通常具有這種趾型。

「足下」大有不同

異趾型

:異趾型與對趾型相似,但為3和4號趾向前,1和2號趾向後,只有咬鵑科具有這種趾型。

前趾型

:前趾型中,四趾皆向前方。這是雨燕科的特點。

「足下」大有不同

不同的趾型可以讓鳥類適應不同的環境。鸚鵡的對趾足讓大多數鸚鵡可以

在樹上行動自如

,跗蹠短健,被網鱗(粒狀鱗),爪尖銳彎曲,適於攀樹。不過也不是所有的鸚鵡都能攀樹,如鴞鸚鵡就生活在地面,基本無飛翔能力。

那麼,鸚鵡的這種對趾足除了可以讓它們站得穩、攀得牢之外,還有什麼作用呢?敬請期待下一期,或者直接前往深圳野生動物園·

鸚鵡廣場

瞭解更多關於鸚鵡的知識,每天晚上18:45-20:30,都會有鸚鵡科普講解哦,我們不見不散~

大家都在看

「足下」大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