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看漢武帝如何兵不血刃,一場酒宴解決外戚大臣,坐收漁翁之利?

看漢武帝如何兵不血刃,一場酒宴解決外戚大臣,坐收漁翁之利?

白居易在《後宮詞》中說到:“最是無情帝王家。”

一提起皇帝,大多數人都會對他們的生活表示嚮往,畢竟古代中國是一個封建的中央集權國家,天下珍寶全都是帝王一個人的,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然而皇帝也並不是那麼好當的,權力就像達摩克里斯之劍一樣,他永遠在你的頭頂閃著危險的寒光,有不少人都想得到這九州天下。

因此忌憚外戚專權,怎樣排除異己也成為了皇帝的必修課。16歲登基的漢武帝就是一個曾經被外戚專權的帝王,但是他憑藉著一場酒宴就將國家大權奪回了自己的手裡,一場酒宴除掉了三個大臣,從此之後權傾天下,勢不可當。

看漢武帝如何兵不血刃,一場酒宴解決外戚大臣,坐收漁翁之利?

舅舅田蚡靠關係當上丞相

漢武帝開創了西漢王朝璀璨繁榮的時期,那時是中國封建王朝的第1個發展高峰,他有著無與倫比的謀略和手腕,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後世給了他極高的評價,將他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

然而漢武帝的帝王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16歲登基那年,朝中大部分的權力並不在漢武帝手中,而是在他的祖母竇太后那裡。

西漢的政治制度體系並不完善,所以權力是分散的,並不是集中在皇帝手裡一人的。所以皇帝的母家、祖母家的親戚,幾乎都會因為竇太后的緣故,在朝中擁有一官半職,竇太后還將朝中的重要職務都給了她母家的親戚。

表面上漢武帝是掌管生殺大權的皇帝,但其實他的根基尚未穩固,根本無力與竇太后一黨抗衡。

看漢武帝如何兵不血刃,一場酒宴解決外戚大臣,坐收漁翁之利?

在他登基之初,漢武帝想要一展宏圖,他這時候他的丞相還並不是田蚡,但因為漢武帝想讓儒學取代黃老之學,而竇太后是個黃老之學的愛好者,

漢武帝那時候的丞相是表叔竇嬰,

他積極支援漢武帝擁儒,就被撤了職。

竇太后甚至不惜重新上臺干政將漢武帝發展的倡導儒學的人全部打倒,漢武帝只能看著竇太后站在權力的中心,自己卻無能為力。

4年之後竇太后去世,權力大部分都回到了漢武帝手中,可是外戚專權多年,一時難以根本剷除,

他的母親王太后代替了竇太后的地位,將她的弟弟田蚡任命為丞相。

朝中很多重要大臣都是皇帝母家的黨羽,他們自成一派,官官相護。田蚡仗著自己的姐姐在朝中掌權,沒有人敢惹他,於是他日漸沉迷於酒池肉林,貪圖享樂,變得蠻橫無理,還試圖在朝堂上蓋過漢武帝的風頭獨攬大權,這讓漢武帝起了殺心。

看漢武帝如何兵不血刃,一場酒宴解決外戚大臣,坐收漁翁之利?

竇嬰和灌夫的鋼鐵友情

竇嬰也是竇太后的侄子,但是他和貪圖享樂的田蚡不同。

他很有才華,為人正直,曾經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平定了七國之亂。

他還不貪圖虛名和金錢,一心一意地為朝廷做事。當時漢景帝為了獎勵他的戰功,給了他一大筆錢作為獎賞,竇嬰卻將這些錢放在走廊上讓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士們隨意去取。

竇太后死後曾經因為擁護儒學被罷免的官職,又被王太后恢復。但是卻把丞相之位給了親弟弟田蚡,竇嬰算是在朝中失了勢。

他早年因為耿直,為人剛正不阿,得罪了不少人,這下又沒有了權力的加持,身邊的朋友都棄他而走。

可竇嬰也在戰場上交了一個真心朋友,他還在繼續跟竇嬰往來,於是他們兩個走得很近,可這卻引起了田蚡的不滿。

看漢武帝如何兵不血刃,一場酒宴解決外戚大臣,坐收漁翁之利?

早年田蚡幫助竇嬰處理了兒子犯法的事情,竇嬰很感激,可是田蚡過後卻主動向竇嬰來要了一塊城南的地,竇嬰沒有給他,他覺得田蚡這是在藉著自己的權勢來奪取自己的田地。

正好他的朋友灌夫在場,灌夫和竇嬰的性格很像,都剛正不阿,他還是一位脾氣火爆的人,

當場就把田蚡派來的人罵的狗血淋頭,甚至還指名道姓地罵了田蚡。

田蚡過後知道了這件事,覺得自己受到了羞辱,馬上就收集了灌夫在鄉下的所作所為,說他是地方豪強,土匪惡霸,當時漢朝是重點打擊土匪的。

灌夫也不甘示弱的挖出了田蚡和官員私相授受議論朝政的事情。

最終。兩個人互相傷害過後,在中間人的調解下,他們暫且放下了這件事

。灌夫以為這件事就過去了,但是田蚡卻一直懷恨在心。

看漢武帝如何兵不血刃,一場酒宴解決外戚大臣,坐收漁翁之利?

血色家宴導致矛盾激化

事情的爆發點是在田蚡的喜宴上,田蚡又娶了一房小老婆,他邀請了朝中所有的大臣,包括了竇嬰和灌夫。雖然他們兩個並不想喝田蚡的喜酒,但迫於無奈還是去了。

在席間田蚡跟其他賓客敬酒時都十分恭敬,然而這個酒敬到他們兩個人的時候,田蚡不僅沒有起身,就連杯子中的酒都沒有喝完,在漢朝有這麼一個規矩,杯中的酒沒有喝完,是對敬酒者的挑釁。

灌夫武將出身,脾氣火爆,他受不了這個氣,當場就大鬧一番,田蚡也覺得很沒有面子。

他惱羞成怒,命令人把灌夫抓起來關進牢房;又像漢武帝稟奏灌夫大鬧婚禮是對王太后的不敬,藉口捕抓灌夫的家人進監獄。

竇嬰知道朋友這是在為自己出頭,他也連夜上書向漢武帝求情,還不惜花重金讓賓客們向田蚡求情,甚至在朝廷上與田蚡公開談論此事。

看漢武帝如何兵不血刃,一場酒宴解決外戚大臣,坐收漁翁之利?

本來營救灌夫這件事已經有了眉頭,但是王太后卻插手了這件事,她看不得這些人欺負他的弟弟。漢武帝雖然心疼竇嬰,但是王太后也是絕食以死相逼。於是灌夫被判誅族,竇嬰也彈劾到被斬首。

不過田蚡也因為這件事暴露了許多把柄,他在灌夫和竇嬰被抓,還未定罪之時,他一直其致力於提升竇嬰和灌夫的罪責,一再上書將他們的行為上升為欺君之罪,本來竇嬰和灌夫罪不致死,但是漢武帝迫於形勢還是把他們兩個處死了。

王太后對他的偏袒也引來了諸多非議,田蚡後知後覺自己的已經權力過大威脅到了漢武帝的地位。他害怕下一個被處死的是自己。

竇嬰被斬首之後,他就一直擔驚受怕,據說還經常在宮中看到竇嬰和灌夫的鬼影,最後失心成瘋,不久便死了。

這麼一鬧,漢武帝母家的權力大減,王太后沒有了田蚡的依託,也知大勢已去,便退居幕後不再幹政。就

這樣漢武帝透過一場酒宴將治國大權牢牢的掌控在了自己的手裡,他利用竇嬰迫使田蚡和王太后露出馬腳,讓朝中內鬥,自己隔岸觀火,手段可謂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