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林沖就是無數普通人的影子

林沖就是無數普通人的影子

看過《水滸傳》的人,很多都喜歡林沖,把他當做“暖男”。所謂,“說是嫁人當嫁林教頭,交友當交林教頭”。

在水滸裡,林沖相對比較正派,談吐斯文,做事低調,武功高強,但不恃強凌弱,有點像現在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

但要是說到嫁人、交友,我才不信林沖是很好的選擇。

至於暖男,我更不信了。

林沖一點都不暖,甚至還很冷。他是所謂“50%”的人,感情是50%,道德是50%,做事也是50%。

他有點小道德,但是也不怎麼堅持;有點小追求,但也不怎麼當真。

他能愛一個人,但愛得並不徹底;他也能對朋友好,但好得也很有限度。

他最關心的事情,就是輕鬆地過安穩日子,其他事情能糊弄過去就糊弄過去。

這個世界上,其實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撇開林沖武功高這一點,他是《水滸傳》最像普通人的。

1

林沖是典型的中產出身。

父親是提轄,岳父是教頭,自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中下級武官,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林沖專業水平好,在單位混得開,深得領導器重。後來他出事前去高太尉府比刀,絲毫沒有引起懷疑,這說明跟領導來往密切是他的日常。

林沖工作也很清閒,不用坐班,無需打卡。“心裡悶”,家裡蹲。早上十點(巳時),工作時間,想喝酒了,就能和陸虞侯出去喝酒。

林沖收入也不錯。書上就說他受高太尉的“大請大受”,就是工資高,待遇高的意思。林沖買把刀就花了一千貫。待遇不高怎麼買得起?

體制內鐵飯碗,領導器重,工作清閒,待遇又高。只要天下太平,歲月靜好,誰都想這麼一天天過下去。

誰知道出事了。

中產階層就是這樣,無事時,世界美的不行。一旦出事,友善的世界頓成幻象,人如草芥,對災難毫無抵抗能力。

林沖出事,是因為高衙內看上了他媳婦。

林沖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看見高衙內,“先自手軟了”,高衙內把他媳婦騙進陸虞侯家裡,他也第一反應也不是踹門,而是“立在胡梯上叫”。

當然,林沖也不想表現得太窩囊,也想做出勇敢的姿態。所以他把氣出在陸虞侯身上,先是把他家打得稀爛,然後拿著一把“解腕尖刀”去堵陸虞侯。陸虞侯躲進了太尉府,林沖又拿著刀在太尉府門口堵了三天。

如此姿態,表演給別人,也表演給自己,欺人亦自欺。

他真想殺陸虞侯麼?當然不想,否則不會如此大張旗鼓。武松殺潘金蓮和西門慶那樣,才是真想殺人。

林沖把動靜搞的那麼大,無非是擺個姿勢而已。

其實林沖這般是人情之常。

毫無反應,被別人戳脊梁骨不說,自己心裡這個坎兒就過不去。但真要殺人,實在沒有勇氣。最好的辦法就是喊打喊殺,雷聲大雨點小。

三天尋不著陸虞侯,林沖就算是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每日與智深上街吃酒,把這件事都放慢了”。

看著是有點窩囊,可是中產階層的小人物多半也只能這樣。總不能真去殺人吧?

2

當然林沖還有另一個選擇——離開。

在《水滸傳》的開頭,出現過一個叫王進的人物,和林沖職級一樣。他發現高太尉想找他的麻煩,當下就“收拾了行李、衣服、細軟、銀兩”,說走就走,離開了這塊是非之地。

王進的選擇非常明智。如果林沖也這麼幹,結局可能會不同。天下之大,哪裡不活人呢?

但是林沖捨不得。他太留戀歲月靜好的中產階級生活了,不願放下安穩,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所以,他告訴自己:事情過去了,風平浪靜了。

騙自己的人,騙著騙著,自己可能也就信了。

這並不能說明林沖傻。王進的果決,大部分人是沒有的。普通人多半會像林沖那樣,選擇不作為,然後盼著一切恢復如常。

但問題是,事情沒有往好的地方發展。林沖被騙入白虎堂,刺配滄州。他的歲月靜好徹底坍塌。

出發前,林沖給了妻子一份休書,意思你不要等我了,找個人嫁了算了。

對林沖這個舉動,存在著不同的解釋。

有的說:看,林沖多暖啊,怕媳婦被耽誤。這都打算好了。

有的說:看,林沖多膽小,怕自己受牽連,算計的也太好了。

站在林沖的立場上,這兩個因素可能都有。

撇清和林夫人的關係,那自己就不會再成為被打擊的目標,明哲保身。妻子離婚後“有好頭腦,自行招嫁”,也不耽誤青春,一舉兩得。

那麼“好頭腦”是誰呢?

金聖嘆有批語說:“好頭腦”就是高衙內。林沖的意思,就是讓妻子嫁給高衙內算了,但是他還得擺姿態,所以說的含含糊糊。

金聖嘆說的有道理。除了高衙內,林夫人嫁給誰都不安全。但是嫁給高衙內,也不見得就不幸福。嫁就嫁了吧。愛情不要就不要了吧。

林沖的安排就是這個樣子。他向現實徹底低了頭。

3

結果,林夫人不同意林沖的安排,所以高衙內他們還是不肯饒了他,於是就有了野豬林那一出。

按理說,經過野豬林之後,林沖應該明白一件事:對方就是要趕盡殺絕,自己是沒有活路的。高太尉能在路上安排人殺他,當然也就能在滄州安排人殺他。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他最理性的選擇就是跟魯智深走。

但是林沖還是捨不得,捨不得歲月靜好的生活。中產的職位沒了,良民的小日子還是可以過得嘛。所以,能騙自己有多深就騙自己多深。他假裝想不明白這個道理,老老實實地去了滄州當犯人。

董超、薛霸想套出魯智深的身份,魯智深很雞賊,說:“你兩個撮鳥問俺住處做甚麼?莫不去教高俅做甚麼奈何灑家?”

魯智深不上當。

可是等魯智深走了以後,林沖替他說出來了,“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了”。一下子就把魯智深給鎖定了。

林沖對魯智深的安全並沒有特別掛在心上。像他心思這麼重的人,做事謹慎,怎麼可能會說漏嘴,無非因為事情沒發生在他身上罷了。

魯智深對林沖的好,是100%,林沖對魯智深呢,最多也就50%,所以林沖是“50%”的人。

試想一下,如果倒黴的是魯智深,林沖會冒死殺解差救他嗎?不可能的。他多半也就是提著食盒,拿點銀兩,給魯智深送行,“灑淚而別”。

交朋友交林沖這樣的,沒勁。

《水滸傳》後面,魯智深和林沖越來越生分。魯智深對林沖的稱呼從“兄弟”到“教頭”,可見一斑。

魯智深看著莽撞,但並不是傻子,很容易知道林沖是什麼樣的人。

4

接著說林沖。

林沖哪怕發配滄州,都還想鴕鳥一樣,假裝太平無事。李小二都向他報警,說陸虞侯到這裡來過,和管營、差撥交頭接耳,一會兒說“高太尉”,一會兒說“好歹結果了他!”

林沖怎麼反應的呢?

還是當年那一套。拿著“解腕尖刀”尋陸虞侯,尋了三五日沒尋著,就拉倒了,“也自心下慢了”。

說到底,林沖還是在自欺欺人,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他對“歲月靜好”已經魔障了,只要還有一絲一毫騙自己的餘地,他就會騙下去。

但是該來的還是要來。

終於,林沖在山神廟被逼上了絕路,再沒有一點僥倖的餘地。這時他才豁出去,殺人逃跑。

山神廟之後,有一陣子林沖脾氣變野,搶人家老莊客的酒喝。但也就僅此而已,很快他氣消了,又變回了低調溫和的樣子。

哪怕在他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林沖也沒有變成野獸。這算是他比武松正派、厚道的地方。

但是這個道德底線守得也很勉強。

後來王倫讓他殺個人交投名狀的時候,如果換上魯智深,很可能就會破口大罵。但是林沖沒有。他為了在梁山落戶,提著朴刀就下山了,一門心思要殺個過路人。

林沖的道德底線,像他的愛情或者友情一樣,有是有,但不濃烈。當道德妨礙了他歲月靜好,那就沒什麼道德可言了。

道德是這樣,那仇恨呢?他也並不執著。

後來高太尉被捉上梁山,林沖的反應也就是“怒目而視”,然後就沒有然後。

這就跟他拿了“解腕尖刀”去太尉府門口尋陸虞侯一樣,只是擺姿態,演給別人看,也讓自己能心安一點。

林沖的仇恨就像他的道德一樣、就像他的愛情一樣,確實存在,但永遠低於歲月靜好。

林沖後來寫了一首詩:

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朴忠。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

這首詩寫的和他一點也不像,他都沒搞明白自己到底是個什麼人。

仗義、樸實、忠誠,都有那麼一點點,但僅此而已。至於“英雄”、“威震”,那是一點都沒有的。

林沖不是英雄,也不想當英雄。他就想過安穩日子,很中產階級的一份夢想。

5

林沖就是無數普通人的影子。他們有道德,心眼不壞,對人厚道,也有愛別人的能力。但是面對壓力的時候,他們可以一步步後退。只要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他們會把自己珍貴的東西一點點都捨棄掉。

這個世界只要不把刀赤裸裸地架到他脖子上,他就會假裝歲月靜好。

但是刀會不會架到他脖子上,那就是碰運氣的事情。

王進不是這樣。周圍的世界剛剛向他露出一點刀的寒光時,他就斷然選擇了逃亡。而林沖則是默默地等著,假裝一切正常,能拖就拖,能騙自己就騙自己,眼睜睜看著對面的刀慢慢出了鞘,慢慢伸了過來,慢慢架到了脖子上。

直到這個時候,他的第一反應還是哀求: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刀的回答是:說什麼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