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閱讀|宋·蘇轍·齊州閔子祠堂記

閱讀|宋·蘇轍·齊州閔子祠堂記

宋神宗熙寧年間,蘇轍聽說濟南多甘泉,魚肥水美,物產之利可媲美江南,格外向往,恰好濟南郡的官職有闕員,經過請求,他於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如願來到濟南,任職齊州掌書記。

蘇轍擔任齊州掌書記三年,其《齊州濼源石橋記》、《齊州閔子祠堂記》講述了他任職期間的兩件大事,一是修建西門濼水石橋,一是修建閔子騫祠堂。這兩件事都由齊州太守主持,有賴於蘇轍的記載,我們得以知道濼源石橋的命名由來,以及閔子騫祠堂的由來。這兩件事的功用一是有形的,一是無形的。修橋修路有利於人民,是辦實事,屬於看得見的有形的功德。修造祠堂,崇敬先賢,重在教化民心,是看不見的無形中的功德。齊州事務眾多,蘇轍專門為這兩件事作記,其實也是藉機表達自己的施政意旨。

閱讀|宋·蘇轍·齊州閔子祠堂記

以下正文

歷城之東五里,有丘焉,曰閔子之墓。墳而不廟,物祀不至,邦人不寧。守土之吏有將舉焉而不克者。熙寧七年,天章閣待制、右諫議大夫濮陽李公來守濟南。越明年,政修事治,邦之耋老相與來告曰:“此邦之舊,有如閔子而不廟食,豈不大闕!公唯不知,苟知之,其有不飭?”公曰:“噫!信其可以緩?”於是庀工為祠堂,且使春秋修其常事。堂成,具三獻焉,籩豆有列,儐相有位,百年之廢,一日而舉。學士大夫觀禮祠下,諮嗟涕洟。有言者曰:“惟夫子生於亂世,周流齊、魯、宋、衛之間,無所不仕,其弟子之高第,亦鹹仕於諸國。宰我仕齊,子貢、冉有、子游仕魯,季路仕衛,子夏仕魏。弟子之仕者亦眾矣。然其稱德行者四人,獨仲弓嘗為季氏宰。其上三人,皆未嘗仕。季氏嘗欲以閔子為費宰。閔子辭曰:‘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且以夫子之賢,猶不以仕為汙也。而三子之不仕,獨何歟?”言未卒,有應者曰:“子獨不見夫適東海者乎?望之茫洋不知其邊,即之汗漫不測其深,其舟如蔽天之山,其帆如浮空之雲。然後履風濤而不僨,觸蛟蜃而不讋。若夫以江河之舟楫而跨東海之難,則亦十里而返,百里而溺,不足以經萬里之害矣。方周之衰,禮樂崩弛,天下大壞,而有欲救之,譬如涉海,有甚焉者。今夫子之不顧而仕,則其舟楫足恃也。諸子之汲汲而忘返,蓋亦有陋舟而將試焉,則亦隨其力之所及而已矣。若夫三子,願為夫子而未能,下顧諸子,而以為不足為也,是以止而有待。夫子嘗曰:‘世之學柳下惠者,未有若魯獨居之男子。’吾於三子亦云。”眾曰:“然。”退而書之,遂刻於石。

閱讀|宋·蘇轍·齊州閔子祠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