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當頭部企業都在換賽道,中小家電企業怎麼辦?抓住細分人群

當頭部企業都在換賽道,中小家電企業怎麼辦?抓住細分人群

即便是一顆螺絲釘,做到極致,也能做到世界第一、無法被複制。同樣,對於萬億級規模的家電市場來說,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只要踏實在這個行業紮根,即便只是抓住細分需求,也能穩穩地走下去。

換賽道!這正在成為今年以來,海爾、美的、海信、格力、長虹、TCL、康佳等頭部企業們,在行業和市場上的統一動作。那麼,對於很多營收規模不足百億,甚至不足十億的中小家電企業來說,接下來又應該怎麼辦?是換條新賽道,還是深耕老賽道?

對此家電圈的看法很明確:一是,家電市場的空間還有足夠大,這幾年來很多企業和商家感覺市場難背後,不是行業出了問題,而是家電廠商的產品、手段和理念出了問題;二是,家電市場的未來絕對不只是大品類的大規模增長,而是細分品類的社群化、圈層化深耕和繁榮,以及套系產品和全屋定製方案的體驗化落地。

由此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顯然需要揚長避短,集中資源和力量發揮自身的競爭力,在最為擅長的人群需求差異化、個性化細分賽道中,闖出一條條新道來。千萬不能永遠跟在大企業的後面行動,雖然可以避免冒進風險、但是也會迷失自我。

面前兩條路

過去十多年間,在中國家電行業,一直流行一種說法,叫“大而強悍、小而精美”。說的就是未來產業的兩種企業形態,但放在當時很多人並不理解這句話的意義和價值,以為就是簡單的“大小、強弱”的企業規模和實力的兩極分化。

現在來看,家電圈認為:就是兩種生態、兩種活法。大企業的生態,目前大家在市場上看到的是從產品、套繫到全屋方案落地,為使用者提供從需求研發、方案設計、施工服務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大企業要做的就是平臺。利用平臺整合各個方面的資源之後,就變成了生態資源與生態體系;

關於大企業當前的發展與未來,不用多說,很多人都已經清楚:一方面,在家電產業做大規模、做強產品,做深產業鏈,佔據主要的市場份額,但肯定不是全部;另一方面,則需要在家電之外,探索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產業新賽道,比如說物流服務、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甚至健康醫療等行業。

小企業同樣也有生態,只不過肯定區別於大企業:一是,小企業沒有平臺,所以缺乏跨行業整合資源的實力,但可以在細分領域做深做精,就像一根針;二是,小企業缺乏實力,所以不可能什麼都做什麼都做強,但可以聚焦不同興趣社群使用者,成為他們的信仰;三是,小企業普遍缺乏自信,絕大多數小企業只想著生存、活下去,從來不去抬頭看天擁有夢想。所以小企業一旦擁有夢想和理想,未來可期。

小企業要自信

對於中小企業未來的發展與方向,這幾年來外界一直存在爭議與分歧。很多人對於中小企業的未來很悲觀,也持續看空、看弱。但是,家電圈卻發現,這幾年來掃地機、烹飪機器人、空氣炸鍋、破壁機、攪拌機等一系列市場熱銷家電新品類的背後,主導者並不是行業巨頭,而是他們眼中的那些中小企業。

由此這也引發人們對於中小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重新思考:一,家電市場看似競爭早已白熱化,但在消費升級大潮推動下,仍然存在新的升級空間、消費趨勢和產品潮流;二,家電細分市場仍然大有可為,中小企業一定要保持絕對的市場敏感,實現對細分人群的深耕與細拓;

三是,家電細分市場,並不只是在廚房、生活等小家電產品,包括空冰洗,甚至電視機等大家電產品,仍然存在類似的細分機會,比如迷你洗衣機、單人冰箱,以及兒童空調、老人空調,以及教育電視、遊戲電視;四是,家電市場永遠是動態變化的,同樣大量的消費需求都是被挖掘和刺激出來的,從來不是天然存在的,所以企業永遠掌握主動權。

由此這不只是構成未來家電產品升級的重要方向和突破口,同時成為不少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方向。

首先,家電產品的升級,最近幾年來看似乎遭遇硬體創新的天花板,最近五六年來特別明顯。但是,目前來看家電產品不只是基於硬技術的升級這一條道路可以走,還有面向用戶需求的功能和應用差異化升級;比如,空調,就有面向老人、小孩、孕婦等人群的,還有面向廚房、客廳、臥室,甚至電梯、貨車、臨時建築等場所;同樣,在冰箱、洗衣機產品上,也存在類似的使用者和場景維度的產品細分。

其次,中小企業的發展,不能跟大企業拼規模、拼實力,但可以跟他們拼使用者的熟悉度、信任度,以及拼服務、拼體驗、拼極致。在落地過程中,一定是基於使用者需求的產品再造與創新,真正透過與使用者距離的拉近並打通後,去創造引領使用者生活方式、生活品質升級的新趨勢、新浪潮,而不是盲目追求規模大小與強弱。

當然,細分市場同樣存在諸多挑戰:一是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二是投入產出比周期長;三是,消費需求多變且難以把握;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更需要戰略的定力,以及策略的靈活性和多變性。這就需要中小廠商們在一線市場上去落地和試錯了。

====

快速選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檢視策略股票池及最新調倉,精準捕捉投資機會,免費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