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我不會寫作文……” 心疼魯迅孫子:精英的後代,必須是精英嗎

10月19日,是魯迅逝世的85週年紀念。第四屆“魯迅文化周”在上海開幕,魯迅的後代周令飛也在上海現身並接受採訪。

他的外貌酷似魯迅,引發了網友們的圍觀和探討。但同時,周令飛之前的一段採訪影片也被翻了出來。

“我不會寫作文……” 心疼魯迅孫子:精英的後代,必須是精英嗎

在採訪中,他無奈地說道,身為魯迅的孫子壓力很大,旁人總是強加一些“理所當然”的觀念給他。比如:

“魯迅原本學醫,後來棄醫從文,你就到衛生所完成祖父未完成的事業吧!”

“你是魯迅的孫子,你寫文章一定很好!”

“你是魯迅的孫子,怎麼可能不會抽菸?”

“我不會寫作文……” 心疼魯迅孫子:精英的後代,必須是精英嗎

其實,周令飛出生以前,魯迅就已經去世了,他沒有見過爺爺。但在中國,魯迅已經成為一個意義豐富的文化象徵,爺爺的廣泛影響力,一直伴隨著周令飛成長。

雖然這件事讓人感到有些好笑和心疼,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忍不住思考:

應該如何對待精英家庭的孩子呢?

01

精英家庭的小孩更有壓力

父母或長輩的成就光環越大,意味著其混跡的圈子階層越高,別人對他們的後代評價標準也會隨之調整。

然而這對於孩子來說,就成為了一種無形的枷鎖。有時候這種壓力,會讓100分的精英家庭,加速培養出一個廢柴孩子。

在電影《少年的你》中,有這樣一個角色,她的家庭背景完美,生活中自己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她卻長成了擰巴的樣子。

“我不會寫作文……” 心疼魯迅孫子:精英的後代,必須是精英嗎

她就是沒有未來的“魏萊”。魏萊的父母都來自於精英階層,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在他們眼裡,孩子的成績是可以量化的評判標準,意味著她未來是否也能像自己一樣取得成功。

然而,由於過於重視成績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教育,魏萊在這樣的壓力下逐漸成為一個“霸凌者”。對待看不順眼的同學,她就像惡魔一樣地欺負和侮辱,以此來外化自己在家庭裡遭受的負面評價。

最終,她不僅害死了同學,也把自己逼上絕路。

很多時候,我們太過於迷信基因的力量。如果父母憑藉自己的力量跨越了階層,又或者世代出身於高知名門,孩子就一定會一如既往地優秀嗎?

科學家弗朗西斯·高爾頓的“均值迴歸”告訴我們:

任何偏離平均值的事物,總有一種潛在的力量,使它們歸於平衡。

“我不會寫作文……” 心疼魯迅孫子:精英的後代,必須是精英嗎

也就是說,無論前輩如何登峰造極,生下尋常智商的孩子,是正常的。

這和父母普通,偶然間出現一個天才孩子,是一個道理。

往往反過來,我們就難以接受了,畢竟“由奢入儉難”。預設了一個高水平的表現預期之後,任何低於平均線的表現都變得令人難以理解。

而這些來自大人們的“失望”,會摧毀一個小孩的自我認同感。

02

做一個普通小孩的選擇權

每個人對“優秀”、“成功”的定義各不相同,一味地按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是合適嗎?

我們都說不要用父母目前的成就或者未實現的夢想去綁架孩子,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有選擇做一個普通人的權利。並且,我們眼裡的普通,可能就是他自己的優秀。

也許我們對於優秀的定義和認知太過窄化了。人總是相信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不得不說,現如今資訊化的時代,也加劇了我們這種偏執。

第四季脫口秀大會的張駿,就曾經以調侃的態度講述了來自高知家庭的“內卷”。95後的他目前在讀博一,家裡有很多成員都是博士,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工作和生活。

“我不會寫作文……” 心疼魯迅孫子:精英的後代,必須是精英嗎

一個博士的學歷,在外人眼裡,會覺得非常“高大上”,而在他們家庭中,屬於“標配”。張駿常常強調自己是在讀,能不能順利拿下是另一回事。但話裡話外,還是能感受到來自家裡的殷切期望和無形的壓力。

事實上,張駿哪怕沒有學歷加持,也會是非常優秀的。他的脫口秀文字和舞臺表現一輪比一輪精進,給觀眾帶來了新鮮的觀感體驗。

這種“不務正業”的普通,這樣的努力和選擇,不也很好嗎?

復旦教授王德峰曾經公開反思自己對學渣兒子的過度期待:

“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我犯過最大的錯誤,就是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強加在兒子頭上。”

其實家長最後不得不認命的一個現實是,孩子不會朝著我們所指定的方向前進。當孩子被允許思考除了父母以外的道路以後,才可以被賦予長成自己想要的形狀的權利。

03

放低期待值,接受孩子的平庸

日本作家五味太郎說過:

“這個世界,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問題大人。”

“我不會寫作文……” 心疼魯迅孫子:精英的後代,必須是精英嗎

想起風靡全世界的一部優秀兒童成長紀實作品《窗邊的小豆豆》,原本剛上一年級的問題小孩豆豆就要被勸退,巴學園的校長選擇了用心傾聽孩子的聲音,鼓勵發掘孩子身上的潛能。

不如說,尊重孩子作為普通人的情緒,鼓勵孩子尋找普通人的快樂,才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恰當干預”。

其實精英濾鏡最悲劇的事情是,讓孩子和未來的命運作對,從而影響到ta看待自己的方式,使ta最終無法接納達不到“別人標準”的自己。

“我不會寫作文……” 心疼魯迅孫子:精英的後代,必須是精英嗎

北大教授丁延慶花了很長時間,接受了自己的學渣女兒。丁教授6歲時背下整本新華字典,被稱作是神童,後來也不負眾望考上北大社會學系,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拿下教育經濟學博士學位。可以說,在學業上丁教授是一路開掛的。

而他的妻子,也是北大畢業,兩人都是高智商精英。在這樣的告知家庭中,女兒偏偏只是個普通苗子,數學考試倒數。

後來,他逐漸選擇了“吐槽”女兒的方式,苦惱並認命。

丁教授並沒有放棄孩子,而是接受了女兒的平庸。承認她的平凡,並不代表徹底放任、徹底佛系。

“我不會寫作文……” 心疼魯迅孫子:精英的後代,必須是精英嗎

一年四季,只要有空,他就會騎腳踏車接送女兒上學放學。一個小時的路程,他給孩子生動地講數學,能吸收就吸收,不吸收也不強求。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起更重要作用的,是來自父親的陪伴。

平等的交流,尊重理解孩子的想法,讓ta進行自主選擇,這才是教育最有力的滋養。

“我不會寫作文……” 心疼魯迅孫子:精英的後代,必須是精英嗎

魯迅自己的教育後代的理念就是:

“給我理解、使我平等、讓我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