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4歲孩子還總是啃指甲、咬衣角?試試這幾個方法,親測有效!

“咬指甲”是孩子中常見的一種行為,一般情況下,當孩子在2歲之後就不會經常出現類似行為了,如果孩子超過2歲還有咬指甲的行為,那就要另行考慮了。

●孩子為什麼會咬指甲?●

●神經系統發育的需要

寶寶出生2個月左右,由於神經系統的發育,上肢運動逐漸有了目的性,他就會慢慢地把自己的手放在嘴裡。

到了

4個月以後,寶寶已經具備了伸手拿玩具的能力,

同時他進入了口腔敏感期。

4歲孩子還總是啃指甲、咬衣角?試試這幾個方法,親測有效!

這時他會把見到的東西,不管是玩具、衛生紙還是書本、零食,統統放到嘴裡。

這是他在用嘴巴感知事物的不同,建立自己對環境的認識。

如果這時家長錯誤地阻止孩子,孩子的口腔敏感就沒有得到滿足,於是就可能在他3、4歲甚至以後

,都會出現咬手指、吃衣服角的行為了。

●自我尋求觸覺方面的刺激

如果孩子口腔敏感期沒有順利度過,孩子觸覺系統發育不足,所以他就會在後續的成長中,非常渴求觸覺方面的刺激。

4歲孩子還總是啃指甲、咬衣角?試試這幾個方法,親測有效!

原始觸覺脫敏不夠的孩子,或者由於環境因素導致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更傾向出現這種情況。

4歲孩子還總是啃指甲、咬衣角?試試這幾個方法,親測有效!

最容易的,就是透過咬指甲、吃衣角來獲得這些刺激,時間一長,就變成了觸覺依賴。

除非孩子的觸覺系統能夠調整過來,否則這些小習慣會一輩子跟著他。

另外觸覺失調的表現還有膽小、害羞、怕黑、到陌生環境會感到緊張、在家在外判若兩人等等。

●緩解內心焦慮的“安慰劑”

2歲以上的孩子還出現啃指甲、咬衣角的行為,大多是孩子面對壓力下緊張、焦慮時出現的自我安慰行為。

有的孩子上幼兒園後,或者媽媽長時間出差後,他就會出現咬指甲等類似行為。

一旦需要適應環境的變化,孩子的內心就會產生壓力,

這些壓力不僅表現在情緒和心理上,有時還會表現在孩子的行為和生理健康上面。

4歲孩子還總是啃指甲、咬衣角?試試這幾個方法,親測有效!

所以,孩子的“小毛病”,表面上看是行為習慣不佳,背後往往隱藏的是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

●怎樣解決孩子咬手指?●

●不過分關注,輕鬆轉移孩子注意力

對於孩子的這些行為,家長首先不要大驚小怪地特別關注。過度關注,反而會加重孩子這個行為的進行。

我們可以用一種輕鬆的態度,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比如當發現孩子在啃指甲,大人可以叫他一起去玩堆積木、穿珠子、撿豆子之類的遊戲。

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需要用到手的遊戲上,既糾正了孩子的行為,又鍛鍊了孩子手部精細動作能力。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選擇一些沒有傷害同時可以緩解情緒的替代方式,如嚼口香糖、捏減壓球、打沙袋等。

4歲孩子還總是啃指甲、咬衣角?試試這幾個方法,親測有效!

●進行脫敏訓練,從根本解決問題

從根本上說,孩子啃手指、咬衣角,是觸覺發育不良、內心安全感不足的表現,所以最根本的,還是要從觸覺上入手。

家長可以跟孩子玩一些觸覺脫敏遊戲,比如:

4歲孩子還總是啃指甲、咬衣角?試試這幾個方法,親測有效!

毛巾裹裹:把大浴巾或者毯子鋪平,讓孩子躺在毯子的一端,然後讓孩子滾動,把毯子裹在孩子的身上。裹得圈數越多、越難,給孩子觸覺上的刺激量越多,孩子也會更喜歡。

豆箱尋寶:在箱子或桶裡裝上豆子,在豆子裡放入幾個小玩具,讓孩子伸胳膊進去找玩具。

4歲孩子還總是啃指甲、咬衣角?試試這幾個方法,親測有效!

但是隻彌補面板上的觸覺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做跑、跳、滾、爬等大運動,才能按摩到肌肉、韌帶、骨骼等方面的觸覺細胞,整個觸覺系統才能完善起來。

所以家長平時可以跟孩子玩籃球、踢足球、蹦床之類的遊戲,促進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

●接納孩子的焦慮,重塑內心安全感

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作為家長,我們必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不用大人的標準過度要求孩子,不恐嚇威脅孩子,不把孩子和別人進行攀比…

我們要接納孩子的不安情緒,幫助孩子緩解焦慮,當孩子出現大人不理解的行為,不要第一時間否定,而是真的去溝通去交流,讓孩子知道,不管怎樣父母都是他堅強的後盾。

4歲孩子還總是啃指甲、咬衣角?試試這幾個方法,親測有效!

“啃咬”雖然是一件小事,但處理不好,卻有可能出現大問題。最後給大家一個小建議,當你發現孩子有類似情況時,你可以用“忽視+愛的抱抱”的方法。

“忽視”不是不管,

而是選擇恰當的時間和方式去引導,而“愛的抱抱”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關心和愛護,緩解孩子焦慮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