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湖南檳榔為什麼是湖南人的心頭好

湖南檳榔為什麼是湖南人的心頭好

初入湖南,你可能一時難以體會湖南人那種“霸得蠻、耐得煩、恰得苦”的精神,也可能有點跟不上這座新興娛樂之城的強勁節拍,但是出現在湖南大街小巷的檳榔卻能瞬間帶你融入其中,感受到最地道的湖南滋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檳榔為何能與湖南人結下不解之緣。

湖南檳榔為什麼是湖南人的心頭好

湖南人吃檳榔應該源於湘潭。湘潭檳榔,久負盛名。湘潭人嚼檳榔已有三百餘年曆史了。嚼檳榔的歷史時,主要以《湘潭縣誌》上所記載為準。大體上都是說以前因為疫病等原因,吃檳榔作為藥材,漸漸流傳下來的口味。

湖南人吃檳榔,已經從習慣演變成了情懷,從《潭州竹枝詞》的“風流妙劇話情楊,豔姿嬌容雅擅長;一串珠喉歌宛轉,有人臺下擲檳榔。”到民謠“檳榔越嚼越有勁,這口出來那口進,交朋結友打園臺,避瘟開胃解油性。”,都在訴說著檳榔已經成為一種地域文化和情懷融入到了湖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據《湘上痴脫難雜錄》記載:明末清初,湖廣總督何騰蛟與李闖王夫人及其部將聯合抗清。由於督師的將帥不團結,削弱了抗清力量,何騰蛟為了解決矛盾,帶領人馬從衡陽來到湘潭,與清軍相遇。時值,順治六年(公元了1650年)初,清握金親王因湘潭人民助何抗清,下令屠城九日,殺得湘潭屍橫遍地,不下十萬,所剩戶不上三四十,人不滿百口。其時有安徽商人,程某來潭,得知老僧收白骨,以嚼檳榔避穢,才得以解除瘟疫之害,重整家園。嚼食檳榔的習慣由此延續並發展而來。從此,湘潭人與檳榔結下了不解之緣。嚼檳榔的習俗也逐漸傳入湘中、湘北一帶。又有一說法: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湘潭大疫,百姓多患鼓脹病。縣令白景(廣東人)諳醫理,明藥性,便將藥用檳榔分給患者嚼食之,病疫居然消失。自此,湘潭人嚼檳榔逐漸成為習慣。還有一種說法,在很早的時候,湘潭的藥材房有許多,主要是外地的江西邦,做藥材生意人很多藥材商在收購藥材時,便發現檳榔殼嚼起來味道蠻好,於是,久而久之就嚼成一種習慣,並且發展沿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