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這個“老外”27年後再從北京騎行到香港,公路紀錄片《騎行中國》展現社會變遷

這個“老外”27年後再從北京騎行到香港,公路紀錄片《騎行中國》展現社會變遷

騎行不僅是一種通行方式,如今也成為一種頗為流行的生活趣味。9月29日起,八集系列紀錄片《騎行中國》即將在西瓜影片全網獨播,該片記錄了國家地理頻道前攝影記者、撰稿作家、騎行家彼得·克羅斯比時隔27年後重回中國,在新時代重遊往昔騎行路線的騎行之旅,透過與27年前他拍攝的資料對比,帶觀眾感受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

“腳踏車對我來說,意味著一種自由,一種力量。腳踏車彷彿是我的延伸。”

綿延曲折的騎行軌跡勾勒社會稜鏡,腳踏車和腳踏車道是彼得對北京的第一印象,在晚上騎車尤其令彼得印象深刻。

這個“老外”27年後再從北京騎行到香港,公路紀錄片《騎行中國》展現社會變遷

彼時的中國,幾乎人人有腳踏車。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腳踏車就像一輛家用小轎車一樣,承載著很多人的生活。通常,兩三個人坐在一輛腳踏車上,女孩子坐在後座,小孩子會坐在前面,或者裝一個寶寶椅。它有很大的金屬剎車,有著彈簧的寬敞的座位,巨大的車鈴在街巷間發出清脆響亮的鈴聲。

如今,中國已然形成了非常濃郁的騎行氛圍,有非常專業的腳踏車愛好者組成的團體,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別具一格的腳踏車文化。在腳踏車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中,彼得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中國製造業的發展與進步。

這個“老外”27年後再從北京騎行到香港,公路紀錄片《騎行中國》展現社會變遷

《騎行中國》透過講述個人故事反映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小中見大的創作意圖的完美實現得益於主人公彼得獨特的經歷,為故事帶來的天然戲劇性,也得益於珍貴的影像和圖片資料以及全過程紀實拍攝累積的大量素材。

1994年,彼得·克羅斯比騎著飛鴿公司為其定製的紫色山地車,從北京到香港,穿越城市與鄉村,完成了3000多公里的騎行,拍攝了19400張相片,錄製了80小時影片,寫完了15本日記,走過了12段路程,途中歷經了11次爆胎,1次住院。

在彼得的記錄中,曾經白色的襯衫、藍色的工裝褲、樣式單調的二八腳踏車曾是最為街道上最為常見的生活元素。

時隔27年,中國社會的變化如此巨大。

腳踏車車店裡品牌多元、各式各樣的全套騎行裝備顏色豐富且效能過硬;曾經簡陋的學生宿舍如今已經變得現代、時尚;曾經坑坑窪窪、還是建築工地的三環現在已然成為巨大、便捷的交通鏈。

這個“老外”27年後再從北京騎行到香港,公路紀錄片《騎行中國》展現社會變遷

影片基於彼得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同時跨越了創作團隊的客觀紀實、中國人民的自我呈現,以及其與中國有著深厚情感的外國友人的多元視角,運用對比的方式,細膩且理性地呈現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鉅變。

彼得說:“我很清楚,很多西方人,他們不理解中國,他們不知道中國是怎樣開始發展、開放以及轉變。”他迫切地想要向世人展示這一時刻,他希望讓更多人能與自己一樣親眼看一看中國的變遷。

在中國孩童充滿稚氣的“你喜歡漢堡嗎?”的提問聲與彼得記錄下的中國人民燦爛笑容的交相輝映中,中西方人民對於彼此以及世界文化的好奇與熱情顯露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