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子女對父母最大的愛,不是孝順而是讓他們“被需要”

中秋節算是過完了,很累,但是很開心。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中秋是個團圓的日子,可是團聚有時候又顯得那麼困難重重,這兩天累壞我了。

八月十四,妻子單位發了一箱蘋果,一箱梨,一袋大米還有一盒月餅。母親打電話問家裡還缺什麼,他們回來的時候帶回來。我說,什麼都不缺,只要你們回來就行。

子女對父母最大的愛,不是孝順而是讓他們“被需要”

父親是八月十五當天請假回來的,女兒沒有看到她奶奶,拉著父親的手問:“奶奶呢,爺爺她怎麼沒和你一起回來?”“你奶奶今天還有上班,下班就回來了”,父親安慰女兒道。

“今天不但是中秋節還是國慶節,坐車的人肯定很多,她好坐車嗎?”我問父親。父親說:“應該沒問題,你媽說要是真的坐不到車,她就不回來了。”

一天都在忙著準備過節用的東西,月餅、鞭炮、鹹火燒、甜火燒等。但是心裡始終擔心母親是否能夠坐到車。下午的時候,跟妻子說起這件事,她說:“有什麼好糾結的,等咱媽下班,你開車去把咱媽接回來不就得了。”

子女對父母最大的愛,不是孝順而是讓他們“被需要”

我心想也是這個道理,人家開車到機場接人都行,我都不能到縣城去接嗎?這比到機場可近多了。

下午六點,我才接到母親,她說,還好你來接我了,要不然中秋節我可要一個人在這兒過了。回到家,家裡一應用品都已經擺好了,我媽又開始忙著“拜月”了。我們這兒有個習俗,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大家都很開心。

子女對父母最大的愛,不是孝順而是讓他們“被需要”

第二天早上四點就要送母親回去上班,想不到我竟然三點就醒了,躺在床上睡不著。一方面責怪自己的無能,母親這麼大年紀了還要在城裡掃大街,另一面又暗自慶幸,父母身體都很健康。一家人還能團團圓圓地過中秋節。

不到四點,我們就出發了。凌晨,下著小雨,路上的車並不多。我和母親一邊趕路,一邊聊天。母親說:“你看大清早地還得麻煩你送我,我說讓你爸送吧,你偏不讓。”我對母親說:“自己孩子,你怎麼還這麼見外。還是我送你合適吧,下雨了天這麼冷,再說父親的三輪車車燈也不夠亮,不安全。”

子女對父母最大的愛,不是孝順而是讓他們“被需要”

農村的道路是沒有路燈的,偶然可以看到附近村子的點點燈火。走在路上,我就在想,這麼黑的夜,父親是怎麼騎著他的三輪車趕路的,天冷不說,還什麼都看不到。

我用了一個小時零二十分鐘才把母親送到地方,母親說,晚上你父親車開得慢,差不多要兩個小時才能到,我深以為然。

往回趕的時候,天一放亮,路上的車明顯的多了起來。雖然今天起得早,但是我卻沒有絲毫的睏意,父母太不容易了。可是看看路上匆忙趕路的人,誰又活得容易呢?所幸我們珍惜的東西還都在。

子女對父母最大的愛,不是孝順而是讓他們“被需要”

每一天,每一年,急匆匆的往前趕。苦了,倦了,累了,你可千萬別為難。用力活著才是我們最需要做的,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需要我們去珍惜的人和物。

在你無法改變命運的時候,就攥緊你所擁有的美好,每天活好每一天。我十分感謝我的父母,他們和《平凡的世界》中孫玉厚很像,雖然文化不高,卻身體力行地給子女們做出了榜樣。他們不會用華麗的語言去表達什麼理想追求,他們只知道每天辛勤地工作,為自己的家,為自己所愛的人多出一份力,多盡一份心。

子女對父母最大的愛,不是孝順而是讓他們“被需要”

關於孝順,也許會有人說我做得很不夠,但是我認為讓老人有事可做,比讓他們閒在家裡頤養天年更好。因為對於老人來說,“被需要”才是子女對他們最大的愛。

王軍家庭條件很好,他自己年紀輕輕已經是正科級幹部了,妻子也有一份相當安逸的工作,父母也被他從老家接出來住進了高樓,可是他的父母並不是很開心。

原因是這樣的。他的父母也是老實本分的農民,一輩子都在鄉下種地。突然住進了窗明几淨的高樓裡,一下子不適應了。每天除了做飯,就是接送孫子上學。如今不用種地,有了大把的時間,卻不知道做什麼好,時間多得用都用不完。出去逛逛吧,無處可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環境好了,老人的狀態並不好。

子女對父母最大的愛,不是孝順而是讓他們“被需要”

前一段時間,見到王軍,他說事情總算解決了。父母又回老家種起了地,只是現在他每逢週末都會把父母接過來,大家一起吃吃飯,聊聊天。

其實,細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在父母身體好的時候,他們考慮的不是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而是有事情做,被子女需要。他們辛苦了一輩子,如果突然讓他們徹底閒下來,反倒會渾身不如舒服。

時光溯洄者說,作為子女我們也應該明白,最後的孝順不給給父母豐衣足食的生活,而是讓他們感覺自己“被需要”,有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