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別在交智商稅了:網上這些爆賣的食物一個比一個坑...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更加健康的飲食生活和身材,社交媒體上充斥著五花八門的代餐減脂類產品。

代餐食品,又名替餐食品,顧名思義就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見的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餅乾等,起初是供病人食用的,後來傳到減肥和健身圈,迅速掀起一股熱潮。據歐睿國際資料,預計2022年中國輕食代餐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

在電商平臺上,代餐食品種類繁多,價格多樣,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部分產品銷售火熱,但也有消費者質疑食品安全問題和宣傳真實性。

為迎合消費者減肥需求,很多飲料喜歡以“0糖0脂0卡”“低糖低脂低熱量”為廣告語,代餐食品同樣如此。

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介紹,每100毫升飲料中脂肪和糖的含量分別低於或等於0。5克,就可以標註“零脂”和“零糖”,每100毫升飲料的能量低於或等於4大卡即可標註“零卡”。因此,代糖飲料的“零”,實際上不等於一點都沒有。

據瞭解,目前許多代餐食品不使用蔗糖,而是使用三氯蔗糖。朱毅說,三氯蔗糖屬於人工代糖,到目前為止,科學界尚未對代糖的健康風險達成共識,但有臨床觀察發現長期食用三氯蔗糖,對胰島素敏感度有影響。不鼓勵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人工代糖飲料。

談及代餐食品在宣傳時常常玩的“文字遊戲”,重慶市律師協會民事專業委員會主任、重慶中世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吳啟均律師說,五花八門的代餐食品,有的“假冒大牌”,有的連熱量表等基本資訊都沒有,質量堪憂。

在線上售賣時,商家往往極力宣傳神奇的減肥效果,號稱可以完全替代食物食用,這種誇大宣傳可能會違反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構成虛假廣告、虛假宣傳。

吳啟均建議,完善行業標準並加強市場監管,對代餐食品中各類營養素含量的標準作出明確規定,確保代餐食品有足夠的營養成分;進一步加大健康知識的普及力度,引導消費者理性購買代餐食品,科學減肥;加強網路銷售平臺管理,將代餐食品納入網路食品監管體系。

別在交智商稅了:網上這些爆賣的食物一個比一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