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指揮家的領導力哲學:有所為,有所不為

指揮家的領導力哲學:有所為,有所不為

領導者,最像舞臺上的指揮家;而偉大的指揮家,無一不是管理大師

- 前 言 -

著名音樂家和指揮家本傑明·贊德曾說:

指揮家,從來自己都不演奏任何樂器;但指揮家用他的影響力,使所有樂師更加出色

。”

領導者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指揮家。

在成為領導者之前,有人是做技術的,有人做營銷,還有人做研發財務等等。但當一個人走上領導者崗位後,他原來的經驗和能力,已經成為非核心競爭能力;過去賴以生存的核心能力,已成為一種支援力和外圍競爭能力。

現在,你需要變成一個指揮家角色了。

- 為什麼說指揮更像 CEO 而非創始人?

- 什麼是領導力的有所為有所不為?

- 我們可以從指揮家角色,得到哪些領導力心法?

- 如何看懂專業指揮和業餘指揮?

- 為什麼說不是每一位樂手都能成為指揮?

以上問題,我們都將逐一解答。本文根據國際著名指揮家陳正哲,在泰普洛領導力直播間《領導力與指揮》直播內容編輯而成,內有大量樂團運作劇透,指揮家的一手領導力心法。敬請 enjoy:

我 45 歲時,有一個特別的經歷,在我指揮樂隊 20 年以後,我突然意識到:樂團指揮自己,完全不出聲。

我的照片會出現在 CD 的封面 —— 但其實指揮也不出一聲。

他的能量在於發揮別人的能量,這個觀點改變了我的一切,那是一個對整個生活態度的改變。

管絃樂隊的團員問我,“本,怎麼回事?”

就是這麼回事。我意識到我的任務,

就是發現別人的潛力

。當然,我想知道我是否做到這一點。

你知道我怎麼發現的嗎?

我看他們的眼睛。如果他們的眼睛閃光,你就知道你做到了,這個小夥子的眼睛,可以照亮一個小鎮。

——  以上選自著名作曲家和大提琴家,波士頓城市交響樂團指揮

本傑明·贊德,在 TED 演講的片段節選

很多人會說“樂團指揮,好像就是個領導”。

沒錯,樂團指揮擔任著領導者的角色;

但指

和一般的領導者,又有些不一樣。

Part

1

詳解樂隊指揮家的角色

更像是企業 CEO,而非創始人

指揮分成幾種,最單純的一種指揮,就是站在舞臺上,前面有一個交響樂團;然後,他把交響樂按“他所理解的部分”的理解,指揮樂團呈現出來。這就是指揮的工作。

如何成為一名指揮家?

也許,你會問: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指揮?

是需要很有天賦嗎?還是需要很多時間練習?抑或是很牛的學識和背景?

其實,每一個成為指揮的人,可能背景都不太一樣。

有人以前可能是鋼琴家或小提琴家,但也有人可能只是彈過吉他,甚至有人樂器都沒學過,都可能成為指揮家。

所以,指揮所需要的能力、綜合素質的廣度和深度,因人而異,並沒有標準答案。

如何做好指揮的工作?

樂隊指揮的工作,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首先,指揮家自己是沒有辦法自己發聲的,所有的聲音都是由樂團的成員製造出來的。比較小的樂團七八十人,比較大的樂團一百多人。

指揮的工作,就是讓大家能通力合作,不出問題,共同把聲音製造出來,呈現出非常好的結果。

如果指揮家的工作做得很好,大家就會聽到非常美妙的樂章,看到精彩和諧的畫面,達到音響效果的平衡;反之則如集市一般嘈雜了。

樂團首席VS樂團指揮家

樂團首席

是帶著整個樂團和指揮合作。如果從企業角度講,樂團首席的身份比較像是工會領袖,因為樂團所有團員都會聽他的,他也會幫成員爭取最高權益。

指揮

更像是投資方派過來的 CEO,指揮所做的工作不是董事長的工作,更不是創始人的工作。

一位企業的創始人

必須要有前瞻性的視角和遠見,有與眾不同的思維和魄力,幫助企業從無到有,從 0 到 1。這裡面有很多屬於創造性的東西,而指揮不是這個角色。

類似企業創始人的,在音樂領域應該是作曲家。偉大的作曲家,如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可以流傳千古。因為他們是真正第一手的創造者,就像公司的創始人。

而指揮家,是在他們的創造之下,再把這個公司管理得非常完善,再加上自己部分的創造力,讓公司達到更高境界。

就像蘋果公司一樣,指揮的角色,絕不是喬布斯,比較像是現在的庫克。

Part

2

樂隊指揮的核心領導力之一:

要擁有同時處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能力

指揮家的手,本身就是指揮棒。在舞臺上,不能出聲或說話,如果有錯誤,只能用手的動作,引導他們去到對的地方。

所以,樂團指揮領導力的第一個核心,就是

要能夠同時處理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部分的事情。

第一個部分是過去式

指揮的耳朵一直要聽到已經發生的事情,頭腦要去分析已經發生的事情。

然後再作出判斷,並在手上呈現出來,這是

第二部分現在式

但在指揮的頭腦裡,同時還有第三部分,要一直預測未來將要發生什麼事情。指揮的動作裡,也要把未來發生的事情呈現進來。

指揮的工作頭腦同時在處理過去、現在進行以及未來。

接下來,問題來了!如果指揮背譜出錯了,該怎麼辦?

Part

3

樂隊指揮的核心領導力之二:

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要回答上面背譜出錯的問題,我們就要談到領導力心法的一個原則:什麼東西你管,什麼東西你不管;也可以總結為領導力的“有所為,有所不為”!

作為領導者,我們常常會想,如何讓團隊或公司能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去發展?領導者一定是帶著一群人向前,而不是自己單幹;如果自己單幹,也就不叫領導者了。

但我們每個人每天也就只有 24 小時,你的時間不可能比別人多;你時間花在這個上面,就不能花在別的上面。

所以

領導者必須要學會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

如果什麼都想管,那你可能什麼都管不好,因為你不可能事事都親力親為。在樂團裡,什麼時候管和不管,也是最關鍵的事情。

偉大的指揮卡拉揚曾說過:

“指揮就像騎馬一樣,你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壓著馬,讓它幹嘛就幹嘛,這樣馬就不動了。而是你要有時拉馬一下,有時引導一下。但是你要放著讓它奔跑,它就按照你的方向一直奔跑”。

指揮的工作,就像卡拉揚說的這樣,

所有的樂手都是單獨的音樂家。指揮根據作曲家的譜來思考,再詮釋和創造,最後演繹出來。

有時,優秀的樂團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創造。比如:維也納愛樂,肯定知道如何演繹經典之作;樂團所有的人都知道第三拍晚一點點出來,可能就你指揮不知道。

不要管你不拿手的東西!

很多東西你不要管,就是你不要去把你不拿手的東西,讓這塊比你更拿手的人也聽你的。如果你這樣做,你沒辦法成為一個好的領導,人家會不信服你。

好的領導,運用好的方法,讓優秀的人,把自己最優秀的部分展現出來。

很多時候,指揮家的首要工作是學會哪些不管,如何不管。

這就是指揮關鍵的地方,專業指揮和業餘指揮有很大的差別。

如果你對古典音樂有了解,一個很好的指揮,手一定在聲音的前面,而且前面不只是預備拍,是點完以後往下一拍走的時候聲音才出來。

每個大指揮家都是這樣,無一例外。

Part

4

樂隊指揮的核心領導力之三:

發揮優勢,做你最擅長的事

不是每一個樂團的團員都可以成為指揮

有人會說領導力可以透過看書學習,慢慢培養,最終成為為優秀的領導者。

但在樂團裡,領導力某種意義上,是天生的

天生的意思,可能比較殘酷。如果你天生有領導力,雖然年輕時可能還不是領導者,但經過後天的努力,你是可以成長為一位領導者的。

但如果天生沒有領導力,基因裡沒有,你貿然認為透過學歷,看很多領導力的書,經過很多領導力的培訓,就能夠成為很好的領導者。你會發現,很多時候就是原地打轉。

假設一個領導者需要 100 分,有天賦的人 20 分疊加,很快就能達到 100 分;而有些人,可能就只是 1 分 1 分地疊加,過了很多年以後,還是在 10 分以下。

所以,人必須要挑適合自己的工作去做;

不是每一個樂團的團員,都可以成為指揮。

有些團員認為自己樂器不錯,但通常當指揮後怎麼都做不好;但他自己可能享受當指揮的感覺,因為可以指揮樂團。

但如果你沒有指揮的天賦,無法讓團員從內心深處尊重你,你很難指揮好樂團。所以,

不要去追求那些你不擅長的事情。

Part

5

樂隊指揮的核心領導力之四:

對錯誤有敏銳的嗅覺,擅長從錯誤中學習

有領導力的人,他們的關鍵特質是什麼?

有任何錯誤,要馬上聞到、感覺到,而且你只允許一次失誤,絕對不是三次,三次完以後就廢掉了。

如果你是領導者,你帶領的一群人會犯錯,你馬上要找到那個錯誤,只允許出現一次錯誤。你馬上要開始尋找方法解決改正那個錯誤。因為錯誤只是內在問題的外在表現,絕對不會只出現一次,會不斷出現。

比如在樂團裡,假設一位樂手音吹不準,他第一次不準時,你就要馬上感受到,你不要認為你不去幹涉他,他自動會調節音準,它不是這樣的。

剛剛我講的第一個前提是什麼你管,什麼你不管。如果你把第一個前提忘記了,那第二個事情也會搞砸。

領導者很討厭的就是總是糾錯,也很痛苦,因為這樣領導的唯一的工作就是糾錯。你底下一群人,他們都會犯錯,他們犯錯後自己還不會發現,最後還要你來說要改正,這樣很不幸的。

指揮樂團也一樣,如果底下的人自己不會糾錯,錯誤不斷再犯,這就是你的悲劇人生了。

但是我們必須這樣假設,你今天運氣也不會太差,你還會碰到更好的樂手,你的團隊會進步,你的公司這些人也在進步。所以你在做這些的時候,你就要有輔助性的,常常去提醒他們,這個東西犯錯了不要再犯一次,提升他們,所以你在這個上面就會一直進步。

錯誤還分理智和情感

同樣的錯誤只犯一次,

還有更深的學問在裡面,它分成理智上和情感上。

藝術家的頭腦和常人可能還不太一樣。有些人會說藝術家特別暴躁,有些人會說藝術家特別不守時,常常會突然奇想,然後很多事情就搞砸。

所有這些人對藝術家的看法,全部都是對的。因為在我們身邊確實有這樣的事情,在一直髮生。

當藝術家擁有

創造性思維和即興想法

的時候,他的這個部分和民族性、個性、所受的教育和他特別有天賦的部分,都是掛鉤的。

如果硬要藝術家按照規則,一二三四五來弄,你可能把那個藝術家埋沒了,創造力就沒有了。如果你定了規則都聽你的,最終他所創造出的作品和突發奇想的構思就沒有了。

所以,“錯誤”是要分成理智和情感兩個方面的。

你犯的這個錯誤,是理智上可以知道的,那你一定要從錯誤中學習。

領導力的所謂錯誤只犯一次,就是在這個問題上面必須快速吸收。

當然有人這麼說了,很聰明的人,是不會一直犯錯的,因為他會從錯誤中學習。相信領導者更是需要從錯誤中學習。所以當你感覺到某件事情快出錯時,你就必須要讓自己隨時警惕,讓那個錯誤不能再犯。

不僅是你個人的錯誤,還包括你整個公司、團隊或學校等單位的所有人。如果你是領導者,你要去糾錯,並避免他們犯一樣的錯誤。

最後,我們再總結一下:

作為指揮或領導者,有所為,有所不為,很重要;什麼時候無為,什麼時候有為,也很重要。

作為

指揮或領導者

,要知道如何從自己犯的錯誤中學習,儘可能發揮每個樂手的長處,我們不能扼殺天才,需要讓他們每個人發揮長處,這樣才有一流的樂團。

指揮家的領導力哲學:有所為,有所不為

陳正哲簡介 Christopher Chen

· 國際著名指揮家

·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指揮博士

· 國家海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

· 教育部“長江學者”評委

· 曾獲卡拉揚青年指揮大獎等多項國際獎項

| 版權說明 |

-

圖片來源:pexels,unsplash

-

內容編輯:泰普洛領導力Ivana張婷,實習生田園園對本文亦有貢獻

-

集虎卡,開鴻運!最高拆522元驚喜福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