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探尋仰韶文化④:仰韶是中國穀物酒釀造的源頭

我國穀物釀酒歷史悠久,是世界上穀物釀酒最早的國家。大量的考古發現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農業出現以後,古代先民就已經認知並掌握了穀物釀酒技術,由此產生的酒文化,相伴中國傳統文化數千年。

探尋仰韶文化④:仰韶是中國穀物酒釀造的源頭

與此同時,小口尖底瓶作為中國最早的一種釀酒器具,其“酉”的單體象形字,皆與“酒”字有關。隨著研究的推進,大量的事實表明——我國第一瓶用穀物釀造的糧食酒,就釀造在小口尖底瓶裡。

穀物酒是我國釀酒的源頭

用何種原料與何種方式來釀酒,是釀酒出現的條件。只有先民有了充足的釀酒原料,又學會了讓原料轉化為酒的釀造技術,才有可能釀出酒來。

從考古發現以及文獻記載來看,我國古代釀酒主要使用穀物為原料,像糖蜜、獸乳和植物汁液這樣的釀酒原料,在我國史前時代也有可能出現過,但無法形成規模。

因為我國史前人口大量聚集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地區,不出產像葡萄這樣易於釀酒的含糖果實;農墾的拓展逐漸壓縮畜牧業的空間,獸乳產量及使用範圍都很有限;含糖植物汁液多產自亞熱帶以南地區,中原地區無從尋覓。因此,我國釀酒的始源應從穀物原料的使用開始。

探尋仰韶文化④:仰韶是中國穀物酒釀造的源頭

我國穀物釀酒起源流傳久遠,古代最早使用穀物釀酒的情況,早期文獻也有記載。

《尚書·說命下》中說:“若作酒醴,爾惟曲糵。”曲,即現代所說的酒麴;糵,指谷芽,或指用谷芽培養而成的酵母。可見周人所說的釀酒,均指穀物釀造。

就穀物釀酒而言,用曲釀造和用糵釀造,將會產生兩種不同濃度(指酒度和糖度)的酒。曲的發酵力強,能使澱粉糖化後充分酒化,而糵的發酵力弱,雖能使澱粉充分糖化,但酒化程度不高。

探尋仰韶文化④:仰韶是中國穀物酒釀造的源頭

因此,在先秦時代,人們通常把用曲釀出的酒稱作“酒”,而將用糵釀出的酒稱為“醴”。當然,古人有時也將酒醴並稱為“酒”。如《禮記·禮運》就說:“禮之於人,猶酒之有糵也。”甲骨文中出現了酒和醴兩個字,均指酒類飲料。

甲骨卜辭中也常見“酒黍”並稱,說明酒與穀物關聯甚密。如《甲骨文合集》中便有“酒黍登辛亥”“辛酉酒黍登”的卜辭。

《初學記·酒》引《春秋緯》有云:“凡黍為酒,陽據陰乃動,故以麥釀黍為酒。”

探尋仰韶文化④:仰韶是中國穀物酒釀造的源頭

漢朝淮南王劉安撰寫的《淮南子·說林訓》中說“清醠之美,始於耒耜”,耒耜是農具的兩種重要型別,明確地揭示出釀酒與農業的關係,則說明真正的人工穀物釀酒開始於農耕生產活動以後。

儘管上引史料要晚於我國穀物釀酒的起始年代,但還是可以反映出穀物釀酒歷史久遠。這也是古人對釀酒起源問題,比較客觀的描述和最明確的解釋。

仰韶是中國穀物酒釀造的源頭

中國釀酒最早始於穀物釀酒,穀物是釀酒的原料前提,但穀物的出現不等於釀酒的出現,還需要一些物質條件基礎。

目前,多數專家認為,穀物酒的釀造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一是釀酒的原料;二是釀酒的技術;三是釀酒盛酒的器皿。除此之外,最根本的,還是要有穩定的經濟基礎作為支撐,即農業的出現和發展,農業是穀物釀酒形成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仰韶文化是中國農耕文明的源頭,當時的先民已經進入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階段。在仰韶文化的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多樣的農業用具,如:石刀、陶刀、石鐮等,還有大量的陶製生活用具,足以反映出仰韶時期人們是以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聚落定居生活為穀物釀酒起源奠定了基礎。

探尋仰韶文化④:仰韶是中國穀物酒釀造的源頭

仰韶文化時期農耕經濟繁榮,為穀物釀酒提供了原料。透過考古發掘證明,粟和黍是仰韶文化時期人們的主要食糧。在仰韶文化時期已有窖藏糧食,這種以窖穴貯存的糧食,可以說明,仰韶文化時期的穀物已經可以滿足日常需要,並有富足可以貯備。

探尋仰韶文化④:仰韶是中國穀物酒釀造的源頭

麴櫱的產生與穀物酒的起源密不可分,相關考古證實,在仰韶文化前期,天然曲糵已向人工曲糵發展。在2021年仰韶村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的釋出成果顯示:在仰韶文化中期、晚期小口尖底瓶樣品中,檢測出穀物發酵酒殘留物,經檢測,採用的正是麴櫱釀造方式,讓世人再次真實觸控到了中國麴櫱的源頭。

仰韶文化時期的手工業也比較發達,已製作出相當精美的彩色陶器,除了灶、釜、鼎等炊具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平底瓶、小口壺等水器。2021年,學者在仰韶文化時期經典文物——小口尖底瓶的內部殘留物上,發現了穀物酒的遺留物。證實,小口尖底瓶是我國古代最早的釀酒器具。

探尋仰韶文化④:仰韶是中國穀物酒釀造的源頭

《禮記·禮運篇》曾記載“尊而捧飲”,即用雙手捧起坑中積存天然穀物酒的情景描寫描述。而今,再看“尊”字的最初形態,它更像是一個人雙手捧著盛酒的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見證了先人掌握“酒”的釀造方法,並誕生了中國第一瓶用穀物釀造的糧食酒。同時,也證實了中國最早的穀物釀酒文化,出現在仰韶文化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