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比亞迪仰望,特斯拉下沉

【比亞迪仰望】

事件:1月5日比亞迪在深圳召開仰望品牌暨技術釋出會。在品牌釋出會上,仰望品牌兩款量產車型百萬級新能源硬派越野 U8 和百萬級純電動效能超跑 U9 同步亮相,兩款車型均標配“易四方”技術。

比亞迪仰望,特斯拉下沉

1、仰望 U8 是該品牌首款量產車型,定位百萬級新能源硬派越野。

其車長超過 5 米,車寬超過 2 米,採用了仰望品牌的家族式設計“時空之門”,將未來感和科技感融入到整車的設計。此外,

仰望 U9 定位百萬級純電動效能超跑

,整車搭載易四方動力系統,零百加速達到 2 秒級。設計方面同樣採用了“時空之門”設計語言。整車外觀既保留了經典超跑的設計元素,又增添了未來電動超跑的整體感。

2、“易四方”是中國國內首個量產的四電機驅動技術:

“易四方”是一套以四電機獨立驅動為核心的動力系統,從感知、決策、執行三個維度圍繞新能源汽車的特性進行了全面重構,顛覆以往燃油車的動力系統能力體系。除了極致的安全,“易四方”還將為使用者提供極致的效能與極致的體驗。“易四方”平臺最高轉速做到了20500rpm,整車馬力超1100匹,可以適應街道、越野、賽道等多種極限場景的效能需求。

3、釋出會其他高科技技術:

1。極限狀態的扭矩調整響應速度。傳統燃油四驅的響應速度是200ms,易四方是1ms,是傳統機械四驅的200倍。2。原地調頭功能。這是由於四電機獨立可控達到的功能,包括敏捷轉向功能。3。浮水功能。仰望是國內唯一量產車身可以短時間浮水通過水麵的車型。4。超強電機制動功能。透過易四方技術對車輪與路面的感知控制達到遠超ABSicon對路面附著力的感應和控制能力。5。極致智慧。車身擁有眾多攝像頭,毫米波雷達icon,超聲波雷達,鐳射雷達等與眾多先進的車身感測器,實現前所未有的環境全方位感知能力。6。行業第一的20500轉高速電機,整車超過1100匹馬力,最高效率達97。7%。7。U8硬派越野帶鎖止能力,可以同軸雙電機同時發力。越野脫困無敵。

【特斯拉降價】

事件:1月6日,M3/Y全系降價2-4。8萬,其中:M3 標準版售價23萬,降幅3。6萬;MY 標準版售價26萬,降幅2。9萬。此次降價市場之前已經有預期,上海工廠已經出現產能過剩問題,在新車型缺位的情況下,拉動需求只能靠降價。但本次降價的速度和單次幅度仍然超出預期。

比亞迪仰望,特斯拉下沉

1、特斯拉上次降價影響覆盤:

降價對訂單以及交付的促進效果較為明顯。覆盤歷史特斯拉產品價格波動,整車/供應鏈國產化降本+技術創新進步因素是降價核心驅動,本次特斯拉2022Q4以來二次大幅官降主要系國內宏觀經濟下滑壓力下終端汽車消費表現疲軟,疊加2023年特斯拉或將推出全新換代車型所致。2022年10月24日特斯拉首次官降後,11/12月國內上險量分別為6。2/4。2萬輛(12月為周度資料預估銷量),Q4國內上牌環比Q3繼續保持增長,考慮12月聖誕假期影響生產,降價對銷量的增量刺激作用較為明顯。

2、特斯拉後續國內盈利能力:

本輪降價2-4。8萬,疊加上一輪10月24日降價,相比去年Q3,國內降幅已經達到3。8-8。5萬,其中主銷版本:M3 標準版降幅5萬,由於22年Q3還能拿到1。2萬補貼,所以實際降幅在6。2萬左右;MY標準版降幅5。7萬,而Q3時特斯拉單車歸母淨利潤為0。9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6。2萬,所以本輪降價過後,國內基本處於微盈狀態,所以此次降價也是一步到位。

3、從特斯拉全球市場看本輪降價:

根據規劃,特斯拉每年要實現50%銷量增長目標,而22年全球銷量131萬輛,同比增長40%,低於預期。23年想要實現50%增長,則全球銷量要達到195-200萬,想實現本目標,需要同時滿足:1)柏林工廠、得州工廠順利爬坡,每座新工廠在23年的產銷要達到30萬左右;這要求特斯拉23年在北美、歐洲地區銷量有大幅增長,所以特斯拉產業鏈也是重點推薦有海外業務彈性的公司;2)上海工廠不能拖後腿,23年要盡力保證70萬+的批發規模,考慮到柏林工廠產能爬坡對上海工廠出口依賴的減少,則國內仍要保持月均約4。5萬的銷量,壓力較大,如果不繼續降價,中國市場銷量23年或出現負增長,同時產能過剩問題會加劇。

【機構觀點】

比亞迪高階品牌仰望售價驚人,這邊特斯拉對model3等降價。一升一降,在機構私下小範圍交流中,大家在討論:

從產業理論的角度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對於投資又有何啟示?

從投資的角度而言,

一個產業浪潮的黃金期結束標誌是:價格屠夫。

從我們的角度來評估,產業內價格屠夫的標誌是:1、新品基本不作提價;2、產品進入最終形態,功能、路徑、標準、技術趨於統一。

關鍵的問題是:

那特斯拉是價格屠夫麼?

目前,還不敢斷定。如果後續特斯拉和國產某龍頭的大眾款新車也不提價,那基本上就可以確認“價格屠夫”的現象成立。(當然,也有人說會是小mi汽車)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產業浪潮的演繹遵循:大盤成長率先啟動——高成長中小盤接力——重歸大盤成長的過程。

若新能源車整體更多體現為產業更新迭代的過程,那買小不買大是投資上的重要認知。若新能源車整體更多體現為價格屠夫出現後的洗牌出清過程,那更多的配置應該放在具備引領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的大盤成長以及緊跟龍頭進行佈局擴張的少數中小型公司。

目前,我們更願意相信:一升一降是產品更新迭代過程的自然現象。

同時,在產品更新迭代的過程中,基於商業競爭和自身經營的角度,

有些新能源造車新勢力跟不上節奏是正常的產業現象,也就是有新人加入,也有老人退出的階段。但不可迴避的是,新能源車的各種造車勢力應該會在2023年明顯洗牌,甚至一定出清的跡象也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