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視點|“WPS刪除使用者本地檔案”風波需要權威結論

據媒體報道,7月11日下午,有博主在網上爆料稱WPS存在刪除使用者本地文件的情況。WPS官方微博隨後釋出迴應,稱實際上是“近期一位使用者分享的線上文件連結,涉嫌違規,我們依法禁止了他人訪問該連結。此事被訛傳為WPS刪除使用者本地檔案”。截至7月12日上午,#WPS被曝會刪除使用者本地檔案#的話題,已有超過2億次閱讀。

目前,儘管這起風波的主角,包括博主與WPS都有發聲,但資訊並不統一,真相還有待浮現。可以肯定的是,從博主到廣大使用者,都對公民個人網路隱私權不無擔憂。WPS方面迴應後,在有關微博評論區,點贊過千的有7條評論,其中頂部評論有超過7000次贊,均為繼續質問WPS的內容,凸顯公眾對相關平臺公司的信任度還有缺失。

其實,面對這種不無尷尬的情況,並不能把賬都記在公眾的頭上。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過去幾年,類似“本地檔案被軟體刪除”的訊息屢屢掀起輿論風波。具體而言,包括網易雲音樂曾經因為“刪除本地歌曲”傳聞被討伐;QQ因為“刪除使用者本地相簿圖片”傳聞而身陷爭議,等等。雖說經有關公司平臺解釋,結果和這次風波一樣多為“誤會”,但並不能完全消除公眾的疑慮。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為,網際網路技術發展至今,很多行業巨頭有平臺、有技術、有能力,難免不讓公眾擔憂自己會變成“透明金魚缸”裡的金魚,個人資訊和隱私成為對方的心儀“獵物”。另一方面,近年來APP等過度收集使用者資訊問題,背後也多是網際網路巨頭。近日,有網友利用蘋果iOS15的“記錄APP活動”功能,即發現某團購APP連續24小時對其定位,差不多每5分鐘一次,也加劇了公眾的憂慮。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對於網路隱私保護,再重視也不為過。畢竟,誰也不願意,在這個網路高度發達的時代,讓自己的隱私資訊“裸奔”,進而給本人和家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威脅。不妨看一個數據,據安徽公安機關所披露案情,犯罪嫌疑人吳某成立多家健康諮詢公司,透過網上購買、交換有保健品購買記錄的老年人資訊200餘萬條,加上一些詐騙話術,即輕鬆騙取6萬餘名老年人共計1500餘萬元。這樣的案件僅僅只是冰山一角。

我國法律嚴格保護公民個人資訊和隱私權。民法典明確規定,“自然人的個人資訊受法律保護”“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網路安全法等法律更具體規定,網路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資訊,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不得洩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資訊”,“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資訊”等,由此劃定了清晰的權利邊界,任何企業都不能突破紅線,否則就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回到這起風波。在社交媒體上,不少人表示經過這件事,要解除安裝WPS、用回微軟Office,或者其他替代性產品。雖然WPS方面已經作了迴應,但考慮到公眾關注度以及社會不良影響,有關部門有必要介入調查,查清是否存在刪除使用者本地檔案等“越界”行為,依法作出處理,徹底消除公眾疑慮,更有力地保護網路資訊保安,促進企業平臺更健康、更長久地發展。

(南都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