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作者 / 羅京

編輯 / 封成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動力電池堪稱電動汽車的心臟,而心臟機能好壞則取決於能量密度表現,在液態鋰離子電池四大材料中,決定著電池能量密度的是,正極和負極。

即使面對固態電池也不會被淘汰,正負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與正極不同的是,負極是一個產品差異化非常高的領域,光是一款人造石墨,就有高性價比、高容量和倍率型 3 個產品大類、十餘個細分型號。

經過長時間的貼身肉搏,負極材料的行業集中度很高,前五名的市場佔有率高達 79%,遠高於其他三種材料。

放眼全球,亦是如此。據ICC鑫欏資訊,2020年全球負極企業前五佔據近50%的市場份額,前三名貝特瑞、杉杉、江西紫宸全是中國企業;前十名中,有7家中國企業、1家韓企、2家日企。

換作八年前,誰也不會想到會出現今日這番格局,因為在2012年,全球負極材料市場還是日企的天下。

2020年排名全球出貨量第八的日本負極企業日立化成,在2012年時,曾是全球第一,拿下全球35%的份額;另一家日企三菱化學也是全球前5,現在卻面臨掉出前10的風險。

彼時,全球負極材料市場上只有2家中國企業,深圳貝特瑞和上海杉杉,分別排名第4和第6,合計市場份額不超過16%。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然而短短數年,中國企業又一次完成趕超和逆襲,將日企甩在後面。憑藉在技術上緊跟日本、產品價格上更加低廉的優勢,我國負極材料企業異軍突起,迅速完成國產化,並取代日企,成為國內外主要鋰電池廠商的供應商。

目前,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負極材料生產國,2020年我國負極材料出貨36。5萬噸(來自高工鋰電資料據,ICC鑫欏統計為44。56萬噸),佔全球產量比重達7-8成。

在總出貨量裡,人造石墨出貨量佔比84。1%,共30。7萬噸,過去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近 40%。

不過,人造石墨只是十餘種負極材料之一,主流的材料還包括天然石墨、複合石墨、中間相碳微球等,還有些代表未來趨勢的材料:矽基負極。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當下,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是負極的主要材料,但這兩種材料又因製備工藝差異而產生效能差異,分為高、中、低檔,對應的價格也不同,低端的2萬元,高階的6到8萬元,進口的10萬元。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我國擁有兩家全球第一企業:天然石墨全球第一——貝特瑞和人造石墨全球第一——江西紫宸。據ICC鑫欏資訊統計,2020年貝特瑞佔全球石墨市場份額達14%;江西紫宸佔全球人造石墨市場份額達17%。

貝特瑞創立於2000年,在石墨領域擁有豐富的經營經驗和技術積累,自2006年成為天然石墨國內第一後,就一直保持領先地位;而江西紫宸則是一家創立於2012年的公司,2016年前國內人造石墨第一位置並不屬於它,而是上海杉杉,但紫宸很快就反超杉杉,在2020年又拿下全球第一,成為一匹驚人的黑馬。

但要知道,上海杉杉也不是一家簡單的公司,這家於1999年就成立的負極材料企業,不僅是國內第一個量產中間相碳微球負極的企業,且並於2005年創新性研發出人造石墨負極材料FSN-1,連續暢銷12年,為行業不斷抄襲、模仿的物件。

在2012年全球負極材料競爭格局上,上海杉杉排名第6,拿下全球4%的市場份額,據當時高工鋰電新聞記載,天然石墨看貝特瑞,人造石墨要看杉杉成為行業普遍認知。

但與江西紫宸相比,上海杉杉似乎喪失其先發優勢,這背後發生了什麼?

吃螃蟹的上海杉杉

“杉杉牌西服,不要太瀟灑。”

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這句廣告詞的影響下,杉杉西裝曾經火遍大街小巷,而當時恰是我國紡織服裝業高速發展時期。

杉杉西裝品牌創始人鄭永剛很快就發覺,國產品牌服裝行業剛迎來階段性洗牌週期。

在中國還未加入WTO之前,外國服裝只能透過與國內企業合資建廠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國內服裝頭部企業在設計、面料、品牌等方面投入諸多資源,國民對國產服裝較為滿意,中國的服裝市場還是國民品牌的天下。

但鄭永剛卻因為經常出國參加巴黎、羅馬、米蘭、東京時裝展,看到了國際服裝品牌競爭力,他認為一旦開啟國門,讓國產品牌與國際品牌同臺競技,對已經供過於求、價格戰硝煙瀰漫的國內服裝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打擊,同時導致行業競爭格局進一步分散。

就在鄭永剛苦苦思索轉型之路時,意外地在1999年夏拿到一份有關鋰電池負極材料技術的專案報告,彼時,國內鋰電產業還在萌芽發展時期,整個90年代,無論是鋰電池還是電池材料,都是日本企業獨步天下,與之相關的技術被日企所壟斷。

從1991年索尼首先開始商業化生產鋰離子電池,到1996年三洋發明鋁殼方型電池,再到1998年松下推出了用於筆記本電池的圓柱型鋰電池,日本鋰電池企業一直走在創新之巔,不斷推動整個行業前進。

至2000年,日本鋰離子電池總體銷售額佔據全球銷售總額的93%,年產量4億隻。三洋、松下、索尼三家企業佔據全球市場的24%、21%和19%,在全球排名前三,同時期的韓國企業市場佔有率總和只有3%,而中國則尚未出現一傢俱有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高歌猛進的日本鋰電企業也帶動整個產業鏈蓬勃發展,來自日本的負極材料共佔據了全球90%的份額。全球份額前四名中,日立化成和JFE是人造石墨龍頭,三菱化學、日本碳素是改性天然石墨領軍企業。

當索尼將鋰電池用於照相機、攝像機和隨身聽等產品時,消費電子產品就與鋰電池就結下不解之緣。

彼時,中間相碳微球(MCMB)是使用最多的負極材料,1993年日本的大阪煤氣公司成功將MCMB產品用到了鋰電池中,但售價高昂,每噸在50-70 萬元,是現在負極材料價格的十多倍。

但僅僅4年後,這一核心技術被國內鞍山熱能研究院攻破,鄭永剛所看到的報告書,就是關於這一技術的專案內容。

當他發現該項技術的商業價值後,一紙報告很快便落地發展成一家公司。

1999年9月,杉杉股份與鞍山熱能研究院合資成立“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鞍山熱能院以無形資產(中間相碳微球技術)出資,佔股 25%。

一年後,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的 200 噸/年的 CMS (中間相碳微球技術別稱)成功產,而杉杉也把CMS產品售價從60萬元/噸拉至30萬元/噸,比日企售價便宜近50%,用價格策略迅速開啟市場,日本大阪煤氣公司很快就敗下陣來將產線關停。

據母公司杉杉股份年報,上海杉杉科技在投產當年即實現收入超過 5000 萬元,第二年收入 1。7 億元,成為國內該產品排名第一的供應商。

此外,年報還記錄了上海杉杉生產的負極材料產品供不應求、頗為熱銷的情況,“……多次發生貨緊導致供貨不及而客戶要求空運”,“部分使用者出於保障貨源而提前鎖定供貨的現象”,“公司的庫存為零”等等。

經過後續的兩次擴產,到 2005 年上海杉杉科技擁有了年產 1100 噸 CMS 負極材料的生產能力。

但很快,杉杉技術領先優勢被國內其他科研機構打破。據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網站上中國專利資料庫資料記載,2000年天津大學申請的中間相炭微球專利數量有4件,專利申請人王成楊將自己的專利在 2004 年時賣給了天津鐵中煤化工公司。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但此時的上海杉杉真正面對的難題並不是競爭對手,而是來自鋰電下游應用需求方向的轉移。

難敵貝特瑞

進入千禧年後,功能手機和膝上型電腦成為鋰電池下游應用的主攻方向,也推動消費鋰電巨頭三星SDI和LGC的誕生。

無論是三星SDI還是LGC,其母公司都是韓國重要的電子集團,對韓國經濟發展起到基石的作用,無論是資金實力、人才積累還是政策扶持傾向性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兩家鋰電企業迅速發展,不斷蠶食日本鋰電巨頭的市場份額。

日本企業的市場份額從 2005 年的 72%下滑至 2010 年的 43%。而韓國企業的份額從 2005 年的 15%提升至 2010 年的 39%,市場份額與日本企業份額差距明顯縮小,全球競爭格局形成雙雄爭霸的格局。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當時以諾基亞、摩托羅拉等為代表的手機巨頭配備嵌入式可更換方形鋰電池,成為手機電池主流。三星 SDI 憑藉深度繫結的集團公司三星電子在手機市場的突出表現,2011 年手機電池的市佔率達到 23。9% ;LG 化學供貨諾基亞,2011 年手機電池市佔率為達19。9%。

對鋰電池而言,筆記本市場大爆發是另一大需求來源。自1998年松下推出筆記本用的圓柱式電池18650,這類電芯就被各大膝上型電腦品牌商廣泛應用。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不論是功能手機愛用的方型電池還是筆記本常用的圓柱型電池,都對電池能量密度提出要求,而以往負極材料CMS的比容量低、價格昂貴,難以成為這兩類新需求的材料之選。

這時就需要開發新的碳負極材料,改性天然石墨負極和人造石墨負極就應運而生了。

首先替代CMS的是改性天然石墨負極產品,改性天然石墨負極的比能量保持在 340~370mA·h/g,每噸價位在3-4萬,而中間相碳微球則達不到這麼高的比能量,只有280~340mA·h/g,而且每噸價格近10萬元,價效比遠遠落後前者。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特別地當鋰電池要滿足大眾化、高頻次消費的電子產品時,昂貴的CMS無法達到鋰電池降本的需求。

在國內,最早完成改性天然石墨負極的是深圳貝特瑞新材料公司,成立時間僅比上海杉杉晚1年,2000年7月在深圳成立。但頭兩年經營不順,並沒有把主營業務精力放在負極材料上。

轉折點在2002年,曾任洛陽冠奇工貿有限公司的總工程師嶽敏加入貝特瑞,擔任總工程師、總經理一職。

與門外漢杉杉不同的是,嶽敏之前就職的公司是一家天然鱗片石墨的採選和加工企業,在石墨採選和生產能力排名靠前,嶽敏本人在行業裡浮沉近10年時間,對天然石墨的效能深諳於心。

進入貝特瑞後,很快帶領研發團隊成功將鱗片狀天然石墨成功改性為球狀石墨並實現產業化,並在隨後幾年陸續推出高容量、高性價比的天然石墨複合負極材料 818、168、HSG-1。

據貝特瑞官網介紹,旗下幾款天然石墨負極材料能量密度高,且適用於方形電池,核心人物嶽敏透過提前佈局上游優質石墨礦資源,而世界上近7成石墨礦資源分佈在中國,因此貝特瑞在壓低天然石墨負極成本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09年貝特瑞也成為鋰離子電池石墨類負極材料國家標準的主起草單位。

從2007年開始,中間相碳微球逐漸式微,讓位給改性天然石墨,2009年,貝特瑞已是國內消費鋰電廠商負極材料的主要供貨商,包括比亞迪、力神、比克在內的大廠都是貝特瑞的核心客戶。

但此時,全球負極材料市場還是日企的天下,把貝特瑞送上全球天然石墨市佔第一寶座的還是韓企三星SDI和LGC。

原本三星SDI和LGC的負極材料供應商是日本碳素,且天然石墨在兩家負極來源結構中佔很高比重。但隨著中國加入WTO後對世界開放,韓企紛紛向中國投放新產能,供應鏈開始融入中國本土的企業。

而2011年,作為負極材料供應大國的日本發生311大地震,日立化成、JFE 鋼鐵、日本碳素(Nippon Carbon)等企業的主要負極材料產能均在震區。

加上貝特瑞天然石墨的超高性價比,在2013年兩家韓企天然石墨主供都切換到貝特瑞,2017年貝特瑞份額已達高達88%和65%。

要知道,中國掌握了全球近7成的石墨礦資源,日本的天然石墨企業多向中國購買原料,回國加工後再以高價賣給中國。

大地震後,日本負極材料緊缺,本國材料產品的價格因供需錯位而暴漲,令日本鋰電池企業松下、村田(索尼鋰電池前身)開始動搖,轉而向中國企業採購材料,2017年貝特瑞在兩家企業天然石墨採購份額從0提高到48%和91% 。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2019年,貝特瑞在全球天然石墨市場份額佔比73%,成為絕對龍頭。

但改性天然石墨是一種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的材料,優點是克容量高、價格便宜,缺點是結構不穩定、和電解液的相容性差,易膨脹、迴圈壽命短、倍率效能(代表快速充放電的能力)也比較差。

在方形電池和圓柱電池主導的時代,天然石墨的缺點並不足以憂慮,因為方形和圓柱電池的特點都是用鋁殼或鋼殼封裝,即使負極發生了膨脹,也頂不破鋼殼,因此下游廠商喜歡價格便宜的天然石墨。

但當蘋果這一攪局者,帶著全新理念的iPhone 和Macbook以及iPad出現在大眾眼中時,消費鋰電競爭格局也開啟新一輪改朝換代。

2010年,蘋果釋出iPhone4,開啟智慧手機時代,同時拉開軟包電池之幕。

iPhone4與功能手機不同,沒有可隨意掀開的背殼,其內建電池同樣不可拆卸,為滿足輕薄的需求,軟包電池便因此而生,這類電池採用鋁塑膜封裝,重量較同等容量的鋼殼鋰電輕40%,較鋁殼電池輕20%。

軟包電池是一種用較軟的鋁塑膜封裝的電池,密封性不足,如果使用天然石墨,第一膨脹會比較大,第二與電解液的相容性不好,容易產氣,導致鋁塑膜破裂。

針對這一缺陷,人造石墨就派上用場。

國內首個以針狀焦和瀝青作為原料而製成的人造石墨是由上海杉杉完成的。

繼成功開發CMS後,上海杉杉在2005年又成功開發了人造石墨負極材料新品:FSN-1 系列(以研發員馮蘇寧的姓名簡稱命名)。

但效能優異的人造石墨,並沒有像改性天然石墨那樣走紅,除了貴,當時愛用人造石墨負極的鋰電廠商主要是日企,包括索尼、松下(+三洋)。

當蘋果電池供應商ATL把人造石墨作為其負極材料供應來源時,上海杉杉才得到真正成長機會。

ATL是目前全球消費鋰電廠商龍頭,佔據全球消費鋰電26%市場份額,其崛起軌跡離不開蘋果。

自2004 年成為 iPod 供應商,ATL從此進入蘋果公司的供應鏈。蘋果公司並未選擇傳統的硬殼電池,而是將聚合物軟包電池匯入自己的產品中,包括 2004 年生產的 mp3 產品 iPod,2006 年生產的膝上型電腦產品 MacBook,以及2007年以後的智慧手機 iPhone。

隨著蘋果產品銷量激增,ATL電池出貨量也水漲船高。

人造石墨需求量大增讓很早就開始佈局產能的上海杉杉大為受益,當時杉杉負極材料中 80%的產品為人造石墨,效能優異的FSN-1持續暢銷,杉杉也變為ATL的人造石墨負極唯一供應源。

據母公司杉杉股份歷年財報,上海杉杉的業績在2009年觸底反彈,營收增長非常迅猛,第二年(2010年)實現翻番,同比增長超100%。隨後三年,在行業競爭加劇,石墨價格下行的背景下,上海杉杉負極營收保持正增長。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蘋果手機一下子拉昇手機ASP,人造石墨的價格不再成為消費鋰電廠商的掣肘。至此,國產人造石墨才找到用武之地。

後來居上的江西紫宸

不僅是蘋果,華米OV等主要手機廠商都成了ATL消費電池的客戶,外加各種消費電子產品,如超薄筆記本、平板電腦、智慧手錶、TWS耳機等等,ATL在全球消費鋰電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趕上三星SDI,後者在2010年全球鋰電池出貨量問鼎第一。

ATL成立之初走了一條差異化路線,以聚合物軟包電池為主打產品,到2012年,ATL鋰電池電芯累積出貨量超過10億顆,躍居全球聚合物鋰電池出貨量第一,此後一直保持這一地位。隨著下游新興市場崛起,ATL還成為大疆無人機的電池供應商。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據B3,2011年ATL的負極材料中天然石墨佔4成,人造佔6成,上海杉杉是唯一人造石墨供應商。2017年ATL的負極材料結構已轉化為天然石墨佔1成,人造石墨佔9成。

但奇怪的是,上海杉杉並沒有水漲船高,國內人造石墨第一的地位還被一家成立不久的公司反超,2012年成立的江西紫宸,也是一家以人造石墨為主營產品的負極材料公司。

據杉杉股份2014年年報,上海杉杉的人造石墨負極在國內產銷量第一;但僅僅兩年後,第一的位置就易主了。

據璞泰來(江西紫宸母公司)招股書,2016年公司負極材料市佔率為12。84%,排名國內第三、全球第四,僅次於貝特瑞、杉杉。但細看人造石墨負極領域,江西紫宸已經成功反超上海杉杉,相關產品市佔率達到22%,而上海杉杉的人造石墨為20%,落後2%。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此後,江西紫宸就一直是人造石墨第一,從國內延伸至國外。

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年間,與江西紫宸相比,上海杉杉似乎喪失其先發優勢,這背後發生了什麼?

璞泰來的招股說明書中透露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江西紫宸的頭號關鍵人物,是馮蘇寧,即杉杉熱賣的FSN-1的研發人,此人曾任上海碩能新材料(杉杉旗下公司)總經理,離任後進入江西紫宸任總經理。此外,璞泰來(江西紫宸的母公司)的總經理陳衛又有長達十多年在ATL的履職經歷,曾任主管研發的副總裁。如此一來,紫宸的負極材料能更符合ATL效能指標要求,也就不難理解了。

江西紫宸研發的高階人造石墨 G1 系列,在各項效能表現上超越 FSN-1,自iPhone4 開始就成為了蘋果手機的電池材料供應商並且一直延續至今。據璞泰來招股書,2014年-2017年Q1對ATL的負極材料銷售額不斷上漲。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上海杉杉並不是沒有反擊,隨著消費鋰電池進入成熟階段,全球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分別於2014年和2016年觸頂下滑,而動力電池需求在不斷拉昇,人造石墨負極需求大頭轉向動力電池,杉杉等待的反擊時機也來臨。

為應對廣大的需求量,在場的負極材料企業紛紛選擇擴產,場外的企業覬覦這塊大蛋糕而入場佈局。

貝特瑞的產量從7100噸(2011年)擴產至3。1萬噸(2015年),同期,杉杉產量也從5300噸提升至15000噸,其他以人造石墨為主營產品的公司也加入擴產大潮,深圳斯諾在2016年產量也突破1。5萬噸,江西紫宸從2013年2000噸迅速上升至2015年1萬噸,還有湖南創亞、長沙星城、翔豐華等等。

同時,據GBII調查統計,2010~2013年間中國負極材料生產企業數量增長了67%。

除了應對下游增長趨勢,負極企業擴產的另一大動因是希望藉助規模效應來壓低負極材料成本,特別對於賣中低端產品企業來說。

從2011年起,動力電池的價格就駛入下滑通道,從1160美元/KWh一路降至135美元/KWh(2020年),動力電池廠商向上遊材料商傳導成本壓力在所難免,人造石墨均價從2011年每噸均價8。5萬元下降到2015年5。4萬元/每噸,據高工鋰電資料,2020年人造石墨負極已降至每噸4。1萬元。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與此同時,作為人造石墨負極上游原材料的針狀焦卻在2017年開啟上漲,價格一度暴漲到4。2-4。3萬元/噸的歷史最高位,最高價格漲幅726%。

許多中小規模負極企業受到來自成本和營收兩端衝擊,或倒閉,或被收購。2017年,許多上市公司開啟跨界併購人造石墨公司,包括雪萊特收購了深圳斯諾,中科電氣收購了星城石墨,這其中杉杉也將對手之一湖州創亞收入囊中。

2016年,湖南創亞在人造石墨市場份額達4。12%,合併後,兩家在2017年市場份額達到22。89%。

可就算如此,杉杉還是沒能重回第一,而且兩家企業的差距越來越大。

由於江西紫宸主打人造石墨高階產品,每噸價格在6-8萬元,更不用說他家的產能利用率一直保持在高位80%以上,甚至可達140%,完全不愁銷路。杉杉則走中低端產品路線,主打價格,每噸在3-4萬元,在行業競爭激烈時,盈利能力波動巨大。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2017年江西紫宸的營收規模達到15億元,跟杉杉不相上下,但淨利潤卻是上海杉杉的5倍(3。8 億元對 7000 餘萬元),人造石墨負極第一的地位可謂十分穩固。

伴隨著2018年新能源政策退補,負極企業盈利能力再面考驗,與之前一樣,陷入資金鍊斷裂的企業深陷財務危機,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國內負極材料競爭格局已形成三大兩小的特徵,貝特瑞、紫宸、杉杉CR3達57%,加東莞凱金和中科星城,CR5為78%。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後記

透過梳理中國負極材料競爭格局演變,不難發現,在過去的十幾年裡,負極材料企業的崛起或落後與下游鋰電廠商的改朝換代以及鋰電池的用途變化有著巨大聯絡。

90年代的鋰電池被用於行動式相機、隨身聽等數碼產品,當時整條鋰電產業鏈幾乎被日本企業壟斷,負極材料也不例外;隨著MCMB技術被上海鞍山熱能院突破,上海杉杉實現量產,國產負極商業化出現一道曙光。

進入千禧年後,下游鋰電應用從行動式相機、隨身聽等數碼產品轉向功能手機、膝上型電腦,CMS由於成本高且收率低因素而日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天然石墨。

我國佔有全球7成石墨資源,也培育出天然石墨負極全球第一——貝特瑞,貝特瑞的產品遠銷海外,成為三星SDI和LG化學消費鋰電的主供,而這兩家韓企藉助手機鋰電業務擴大趕超日本企業。

而當2010年蘋果帶來iPhone4,智慧手機時代開啟時,主打聚合物軟包電池的ATL異軍突起,拿下來一眾消費電子產品的電池訂單,而其負極原料人造石墨也從幕後來到臺前。

ATL先是選杉杉作為主供,但很快就把訂單轉給紫宸,而紫宸憑藉優勢技術,僅用數年,就成為人造石墨全球第一。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消費鋰電的大爆發時代終成過去,未來是動力電池的天下,而主流動力電池廠商還是選擇人造石墨負極,但新材料已呼之欲出——矽碳複合負極材料。

矽材料的特徵是比容量大,是碳材料的十倍,但缺點也很明顯,膨脹大、首周效率低,但隨著未來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矽碳負極搭配高鎳三元材料的體系成為發展趨勢。

目前,特斯拉使用了碳包覆氧化亞矽的技術方案,透過在人造石墨中加入 10%的矽基材料, 已將矽碳複合材料應用到量產車型 Model3。

在國內,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電池廠商都展開對矽碳材料的佈局。

華安證券電新團隊預測,至2025年,矽碳負極材料市場佔比將超過30%。頭部負極企業對矽碳材料的研發也很早,貝特瑞、杉杉、紫宸都具有相關技術儲備。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但除了技術外,擺在下游動力電池廠商面前還有一大議題,降本。

目前主流動力電池負極還是人造石墨,其中石墨化是負極廠商控制成本的關鍵,分為自建和外協,前者佔到總成本40%,後者能達到60%。據興業電新團隊測算,如果企業能實現80%自產石墨化,那成本比全部外協低31。1%。

千億負極市場的輪轉盤:杉杉起大早,紫宸趕晚集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鋰電池材料企業的盈利早已與下游電池廠商緊密相連,在動力電池降本提質的趨勢下,負極材料企業也需要在新技術和降成本兩手抓,滿足下游大客戶需求。

參考文獻:

行業報告

• 渤海證券《2019年,動力電池VS消費電池》

• 方正證券《鋰電負極材料二十年覆盤與展望》

• 方正證券《天然石墨負極:價效比決定未來趨勢 ,集中度提升龍頭受益》

• 華創證券《鋰電池中期策略:聚合物電池, 佔領蘋果之後的平板電腦與超級本》

• 華安證券《新能源鋰電池系列報告之年度策略:全球新能源車加速滲透,鋰電池高景氣持續》

• 開源證券《從歷史看未來競爭格局,鋰電王者引領發展》

• 開源證券《鋰電負極:壁壘高格局好環節,中國龍頭全球領先》

• 平安證券《消費、動力殊途同歸,封裝之選平衡之戰》

公司年報、招股書

• 杉杉1999-2020年度財報

• 貝特瑞公開轉讓說明書

• 璞泰來上市招股說明書

新聞、諮詢

• 毛利率不低於28% 起底資本下注負極材料背後邏輯– 高工鋰電新聞 (gg-lb。com)

• 10家負極企業產能逐步釋放 石墨價格將持續下滑– 高工鋰電新聞 (gg-lb。com)

• 日本地震 電子材料受影響 筆記本鋰電池影響較大– 高工鋰電新聞 (gg-lb。com)

• GBII: 負極材料量增價跌– 高工鋰電新聞 (gg-lb。com)

中國負極材料寡頭壟斷或打破 誰會是下一個行業巨頭?– 高工鋰電新聞 (gg-l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