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了讓年輕人吃月餅,品牌快會說學逗唱了

為了讓年輕人吃月餅,品牌快會說學逗唱了

作者|二毛

編輯|原野

微信公眾號:首席人物觀(ID:sxrenwuguan)

《春光燦爛豬八戒》有這樣一段劇情:

嫦娥在廣寒宮端出一盤月餅招待太白金星,結果月餅太硬,太白金星咬不動,把手作刀子狀在上面剁了剁,又使勁掰了掰,才嚐到月餅的味道,然後大聲讚道:好吃!

這說明,神仙想泡妞的時候也會說謊——說破天我都不信他手裡那塊凍成渣的棗泥月餅能有多好吃。

雖然中秋節吃月餅是傳統習俗,但現在真正愛吃月餅的人恐怕不多了,年輕人更是如此。他們熱愛的要麼是看起來很健康的輕食簡餐,要麼是重口過癮的火鍋麻辣燙,月餅,似乎哪頭也不靠。

不過月餅還是有走紅的機會——當它的身份是社交貨幣,而不僅僅是食物的時候。

1造梗

食物常有,但社交貨幣不常有,這年頭,能出梗的月餅才是好月餅。

於是,剛入秋,人們就在上海的精神病院排起了長隊。

宛平南路600號,曾承載著上海市民的憤怒:”儂該去600號住一住了!”,這句話等同於國罵裡的“傻X”,因為600號坐落著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蜂擁而至去排隊的人們,當然不是為了入住,而是為了那塊印有“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logo 的月餅,因為它可以套上“精神餅”的諧音梗。

為了讓年輕人吃月餅,品牌快會說學逗唱了

在年輕人吃月餅這件事上,有趣可比好吃重要多了。

就這樣,“精神餅”成為了今年中秋最火熱的社交貨幣,小紅書上關於“精神餅”的筆記已經有8300+篇。

“醫生,我精神不太好,能不能給我開兩個療程的精神餅?”“現在掛號還來得及嗎?”“我精神問題嚴重,申請優先掛號”“吃了精神餅,不得精神病”……。他們積極曬出自己買的“精神餅”,或者與曬圖的使用者互動,透過參與這場今年最潮的月餅話題,獲得參與感。

這份參與感的價格並不便宜。

為了讓年輕人吃月餅,品牌快會說學逗唱了

原本78元一盒的月餅,一度被炒到1288元一盒。因為月餅原則上只對員工售賣,淘寶上很快出現了代購。只不過所有的店鋪都打上了缺貨的標籤,有賣家表示,9月28日才能到貨。

也就是說,中秋節過後一個禮拜,“精神餅”才能發貨。

在“精神餅”上位之前,知乎的“噴射餅”穩穩坐住了今年月餅的C位——因為用麥芽糖醇取代了蔗糖和葡萄糖,以凸顯低糖健康,知乎這款定製月餅。讓很多收到禮物的大V知友出現了腹瀉反應,“吃知乎月餅拉肚子”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相關段子也滿天飛。

至於知乎月餅是什麼餡兒,什麼味道,無人在意。

為了讓年輕人吃月餅,品牌快會說學逗唱了

參與感,在很長時間裡都是廠商們用來吸引年輕人的流行工具。

“炫耀與存在感,是後工業時代和數字時代交融器,在網際網路上最顯性的群體意識特徵”

,作為小米創始人之一的黎萬強曾經這樣強調。

如今它進化成了社交貨幣。這兩年大火的新消費品。從喜茶、奈雪的茶到茶顏悅色,都給自己加上了社交貨幣的屬性。它不僅僅是一杯奶茶,還是城市和年輕人的身份標籤——就像那座自由女神像在很長時間裡代表著美國夢一樣。

通俗來講,一切可以被人們拿來大肆討論的事物,都有成為社交貨幣的價值,月餅也是如此。

事實上,上海的精神衛生中心做月餅已有數餘年,知乎用月餅來維繫關係也不是第一年,一次偶然事件成為他們破圈的關鍵。而其中根源,就是這些偶然事件恰恰擊中年輕人的high點,成為了段子的素材。

社交貨幣,終於讓月餅入了年輕人的法眼。

02 顏值

開啟小紅書,搜尋“月餅”,一片星辰大海會展現在你眼前。

種類太多了,而人氣更高的那些,往往也是顏值更高的。也是,在圖片和短影片的世界裡,顏值比味道更有表現力。

為了讓年輕人吃月餅,品牌快會說學逗唱了

小紅書博主甜研蜜予自研了一套星空巧克力月餅,將8塊月餅鍍上了彩虹的色彩,每塊月餅幾乎都有3個顏色,且各不相同。憑藉超高的顏值,在沒有品牌加持的情況下,這條內容的留言互動已經破萬。

好利來推出了跟 NASA 聯名的月餅。這兩個組合,就註定了重頭會在包裝上。包裝設計以“宇宙漫遊”主題,將月餅的包裝設計成星球,在宇宙題材大火的當下,也是很趕時髦了。

在傳統月餅拿不下的年輕人市場,新式月餅靠顏值大殺四方。

關於月餅口味的改革也在進行。

龐博在《脫口秀大會》中表達了自己對奶茶的不理解:一杯奶茶中可以包含糯米,燕麥、芋泥,芝士、豆沙,甚至還能塞進去一整個鹹蛋黃,顯然這已經不是喝奶茶,而是在喝粽子。

這些年輕人熟悉的配料,如今被照樣塞進了月餅禮盒。

比如,喜茶今年的月餅禮盒,是與它投資的seesaw咖啡品牌聯名推出的,主打是一款綠妍茶和咖啡的融合月餅,當然,配方里也少不了麻薯、芋泥和芝士這些流行元素。

為了讓年輕人吃月餅,品牌快會說學逗唱了

光看配料表,你可能很難區分自己食用的是奶茶還是月餅。

對於這些新消費品牌而言,傳統是用來顛覆的,月餅是用來重新定義的。他們也清楚,年輕人買的不是月餅口味,而是品牌,即社交貨幣。

在網際網路大廠,月餅禮盒又有另一番身份。

它跟工牌一樣,是大廠驕傲的組成要素。

儘管監管強壓下的網際網路大廠光鮮不如往日,但在月餅禮盒這件事情上,各家還是刷足了存在感。

騰訊的亮點是環保,它選用了甘蔗渣製作月餅禮盒。月餅吃完以後,它可以變成花盆或者儲物盒,即使被扔掉,埋進土裡6個月後就能被降解。

阿里花了不少力氣宣傳廢物利用。今年的月餅禮盒採取了食品級材質,吃完月餅之後,可以用來當飯盒,或者儲物和養魚。

位元組跳動把月餅禮盒設計成永樂大典的拼圖,這家公司今年投了1000萬來修復永樂大典;京東今年的禮盒設計是敦煌主題,充滿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崇。

為了讓年輕人吃月餅,品牌快會說學逗唱了

這些小心思,都是為了讓大廠的年輕人們獲得更多認同感。

月餅禮盒,是年輕人的職場圖騰。當位元組的工牌可以在淘寶上以20塊錢的價格出售,當騰訊的文化衫成為父親在老家的日常穿著,花哨的月餅禮盒,也是親友口中“好工作”的最佳證明。

在加班壓力中日漸禿頭的大廠年輕人,需要這樣微小的高光時刻。

03 賽道

在爭取年輕人這件事上,月餅界的很多老字號,沒有選擇甘願躺平。

直播間成為他們佈防的重點戰場。

杏花樓是上海一家知名的老字號月餅,此前,它的影響力只停留在滬上地區。它在2017年征戰電商,3年時間,從天貓商城月餅全品類的第30名,躍居到去年的全網第三,僅次於美心和稻香村這兩個傳統月餅“大戶”。

自媒體《商界》在《被直播間改變的月餅的一生》介紹了月餅界的行規,一款月餅在市面上從佈局預熱到正式流通,往往需要2個月的時間,而其中最終的倚力靠的是銷售渠道和促銷人員。然而近兩年,月餅在主播的“3~2~1”中加速度完成了這個過程。

味道是門玄學,從來都是眾口難調

,月餅也是如此,各地都有自己的偏好,吃慣了五仁月餅的河北人,會覺得雲腿月餅不配稱之為“月餅”,衢州的黑芝麻月餅,也會讓很多外地人覺得更像某種燒餅。品類的過於豐富,也讓跨地域銷售的難度隨之變大。

但這些難題在網際網路中被消弭,就如杏花樓的月餅,曾經只在滬上銷售,拓寬到線上以後,北京、廣東、西南地區的銷量佔到了總銷量的30%。

更多品牌商將月餅的直播間放到了生產線上,直接展示一塊月餅的誕生,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營造出“放心下單”的爽感。

當老字號月餅開始在線上發力,月餅界的馬太效應開始顯現。

京東2020年月餅銷售資料顯示,增速排名前兩位的五芳齋和廣州酒家利口福成老字號月餅最大黑馬,增速均超60%。而承包了去年中秋節月餅的線上銷量前五的是:稻香村、華美、五芳齋、廣州酒家、杏花樓。

品牌知名度高並且價格低,或許是老品牌能打的最關鍵原因。當新品牌們的月餅動輒到一塊三四十元的時候,傳統老牌月餅不到20元一塊的單價,還是很香的。

每年登場一次的月餅,並非熱門賽道。

它更像一場考試。

在開考之前,品牌商就要為其規劃好未來,這其中的考察專案包含了:年輕人口味偏好的調查,流行元素的歸納總結,設計審美的標準考核,以及文化底蘊的沉澱歷練,與此同時,還要找好合作夥伴,食材的供應商選擇,跨界聯名的合作伙伴。

月餅誕生後,品牌商要挖掘賣點,賣的了萌,耍的了帥,玩的起梗又造的了勢,線上線下全渠道運營。

為了讓年輕人吃下那口月餅,品牌商必須練就十八般武藝。

不過,

在經歷亂花漸入迷人眼的紛雜之後,返璞歸正可能成為他們最樸素的追求。

我吃過最好吃的月餅,在我們村。

中秋節這天,村委會都會給60歲以上的老人發兩塊月餅,白色的酥皮,裡面包著白糖的流心。流心濃度控制在恰好能流出來,但又不會濃稠到齁得發慌。

月餅一箱120元,包含了60塊月餅,姥姥有時候能多收到幾塊,就會留下來,等著我們這些孫輩去看她的時候,分給我們吃。

我吃過一次,從此就愛上了。

有網友評價:人生就是一個吃五仁月餅——嫌棄五仁月餅——覺得五仁月餅好吃的過程,就像遠方的家鄉,在遊子的心中也經歷了一個身在此鄉中——人嫌狗不理——月是故鄉明的輪迴。

月餅如今有很多身份,它是商家的賺錢工具,是年輕人的貨幣,是大廠人的榮耀。

但在中秋佳節,它最終象徵的,還是個體的團圓。

此夜中秋月,清光十萬家。朋友,提前祝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