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瀝青滴漏”實驗耗時86年,熬死2名科學家,預計下一滴將在2027年

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假定你們每個人的生命有兩次,這對你們說來也還是不夠的。——巴甫洛夫

世界上有很多的科學家都為了一項研究、一個試驗,甚至是一個可能根本無法驗證的可能性,奉獻了自己的一生,還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答案

無疑,科學是一項長期的事業,有的科學結果是許多科學家窮極一生的無法獲得的,

真正科學觀點的背後可能是幾代人的努力,而獲得結果的過程更是難上加難。

“瀝青滴漏”實驗耗時86年,熬死2名科學家,預計下一滴將在2027年

世界上的很多真理背後,都是有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像達爾文為了印證“進化論”幾乎走遍了全世界;愛因斯坦為了找到最適合燈泡的材料,做了上千遍的試驗;哥白尼為了揭露“日心說”的真相,甚至以付出生命為代價。

所有科學的試驗,背後都是有付出極大的心血。

01科學,需要長期驗證

如果說,科學是很多人長期的事業,就如上文所說,科學的試驗也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為了得出正確的結果,或者驗證一個結論,可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進行試驗。

像弗雷明漢所進行的心臟研究,就花費了數十年。跟蹤了上千名不同年齡段的人,只為了研究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害是什麼,為後續的質量提供有力的方向。

還有一些研究地殼運動的科學家,更是要用十足的耐心,才能等到一次變化進行研究。這都是為了人類能夠更好的認識大自然,能夠提前的規避風險。

“瀝青滴漏”實驗耗時86年,熬死2名科學家,預計下一滴將在2027年

正是因為科學是需要長時間的驗證,所以科學才是神聖的。因為耗費的成本太高,並不是人人都能夠做到的。這也是投身於科學之人的偉大,為了獲得一個正確的結論就不計時間成本的投入,可能是為了熱愛,也可能是內心的使命。

不過,也不是所有了科學實驗,都是需要耗費這麼長的時間,更不是所有實驗都是有意義的。

歷史上就有這麼一個實驗,耗費了將近百年的時間,但在世人的嚴重看來,這個實驗簡直是一個無聊到透頂的試驗。

這個實驗就是瀝青滴漏實驗。

02無聊,且費時的試驗

在20世紀20年代,科學界普遍認為瀝青的形態並不是固體,而是一種具有很強粘性的液體。但在當時也只是一個結論,並沒有實際的試驗來支撐著這個結論。

“瀝青滴漏”實驗耗時86年,熬死2名科學家,預計下一滴將在2027年

所以,一名

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帕內爾

為了驗證這個結論,就打算開展試驗,

也就是科學界中最著名的試驗之一——瀝青滴漏試驗。

如果說,這個試驗只是為了驗證瀝青是一種液體,其實非常的簡單,只需要在溫度相對較高的環境下進行試驗,就可以大大的減少試驗時間了。但科學家需要的試驗結果遠不止這個,還要驗證在常溫的環境下,瀝青是否能夠滴落。

所以,帕內爾教授就用一個漏斗裝滿瀝青,讓它在常溫的環境下滴落,只是瀝青的粘性真的是非常高,想要看到瀝青滴落的那一刻,真的非常困難。

但這名科學家就彷彿和這個試驗槓上了一樣,他一心一意的守在漏斗旁邊,等待著瀝青滴落的那一天。

為什麼說這個試驗是非常無聊的呢?實際上,有以下兩個原因。

“瀝青滴漏”實驗耗時86年,熬死2名科學家,預計下一滴將在2027年

一是因為試驗的結果沒有任何的意義。

瀝青是可流動性的液體,這個結論在當時可以說是真理的存在了。就像“1+1=2”那樣子,不然的話,在工業中也不會有那麼多應用瀝青的案例。

也就是說,即使是這個瀝青滴漏的這個結果出來了,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如果瀝青沒有滴漏,人們也只會認為是等待的時間不夠長,並不能證明瀝青不是液體。所以,這個試驗是一個死迴圈,只能證明瀝青是液體,而不能反向證明。

二是因為實驗過程太無聊了

。當你把試驗裝置設計好後,就只能把試驗交給時間,人為並不能改變,而對於科學家來說,只能坐在儀器旁傻傻的等待。這個過程真的是無聊,且讓人窒息。

03一次,又一次的錯過

雖然這是一個非常無聊的試驗,但試驗既然開始了,就總是要繼續進行下去。

“瀝青滴漏”實驗耗時86年,熬死2名科學家,預計下一滴將在2027年

1927年實驗開始,帕內爾教授每天都守在實驗室,生自己錯過了歷史性的一瞬間。但瀝青的滴落實在是太慢了,帕內爾教授等了三年又三年,還是沒有等到,而人的耐心也總是有限的。帕內爾教授再也做不到像一開始試驗那樣,長時間盯著試驗,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就在實驗進行的1939年,瀝青終於滴落了一滴,

但是帕內爾教授卻錯過了,原因竟然是她當時正在睡覺。

等到他醒來看到燒杯中的滴落了瀝青時,真的是悔得腸子都青了,不斷地責怪自己為什麼要在那個時間睡覺了。但錯過終歸就是錯過了,帕內爾教授只能繼續苦苦的等待下一次瀝青滴落的時候。

1947年,第二滴瀝青滴落花費了八年的時間,只是帕內爾教授這一次又錯過了,他並沒有看到瀝青滴落的瞬間。

看到這樣的結果,也只能說一句造化弄人了。

不甘心的帕內爾教授繼續這項實驗,只是他再也等不起這麼長的時間了,沒有等到第三滴的瀝青滴落,帕內爾教授就去世了。

花費了大半生進行的這個試驗,最後還是沒能夠看到試驗結果出來的那一瞬間。

“瀝青滴漏”實驗耗時86年,熬死2名科學家,預計下一滴將在2027年

隨著帕內爾教授的去世,這個試驗也被擱置了。只留下了實驗儀器孤零零地留在實驗室中,無人問津。

直到另一位科學家的到來,聽到帕內爾教授的故事後,非常的動容,決定繼續這項試驗,幫助帕內爾教授完成未了的心願。

1961年,這位名叫

約翰

的教授和帕內爾教授一樣守在實驗儀器前,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約翰就要比帕內爾幸運得多了,

約翰在開啟實驗的第二年就等到了。只是約翰同樣錯過了這個滴落的瞬間,他並不在場,同樣沒有看到。

經歷過同樣的事情,約翰明白了帕內爾的心情,非常的難過,決定在第二滴漏斗滴落之前絕不離開,所以在之後的時間裡,他都寸步不離的守在儀器旁。

“瀝青滴漏”實驗耗時86年,熬死2名科學家,預計下一滴將在2027年

同樣是等待了八年,漏斗中的瀝青有一次的滴落了,

只是約翰剛好背過身去

並沒有看到

好像這個實驗就有什麼魔力一樣,讓守在身旁的科學家一次又一次的錯過了。

2013年,

和帕內爾

教授

一樣

約翰

教授

再也沒有時間等待得

起第三滴瀝青的滴落了,遺憾離世。這個歷時86年的瀝青滴漏試驗,以兩名科學家的相繼錯過而告終。根據科學的精密分析,預計下一次瀝青滴落,或將在2027年的一天。

總結

很多人都在疑惑,為什麼這個實驗如此的無聊,還有人會願意花費一生的時間去進行試驗呢?我想說的是,其實每個在追求真理的科學家中,心中都有一份執念,如同火把一般燃燒著自己的內心,迫使你的追求,去尋找。

科學的意義,很多時候並不在於你獲得了多少,得到了多少,而是過程你收穫了什麼,只要這個實驗你認為值得的話,那就沒有什麼不值得的。

當然如果在實驗的過程中,真的獲得了巨大的發現,對人類有所貢獻,那自然是更好的。

“瀝青滴漏”實驗耗時86年,熬死2名科學家,預計下一滴將在2027年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當保持一份執念,去追求自己想要獲得的事情,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不一定要看重結果,在追求的過程中就已經足夠絢爛了。

這不僅僅是科學家應當有了精神,任何一個人都應該擁有。很多人一生過得渾渾噩噩,就是缺少了這一份執著。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