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一說起孔子和孟子大家都知道他們是山東人,但是你們知道嗎,孔子和孟子在山東境內又是屬於濟寧市,這濟寧市是一座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

僅在濟寧出生的歷史名人就有遠古時期的黃帝、少昊、少康等人,在春秋時期更是有孔子、孟子、顏子、曾子、思子五個聖人誕生於此。

在這樣一座擁有著幾千歷史的名城內,除了文化的強大外,還蘊藏著不少的歷史文物,特別是濟寧的漢碑,有句話這樣說的:"天下漢碑半濟寧"。

在我國僅存的70多塊漢碑中,有39塊就集中在濟寧,所以濟寧是當之無愧的漢碑文化之鄉。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屬於山東濟寧的文物代表之一的漢碑。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這是儲存在濟寧市漢碑亭內三塊漢代石碑,分別是武榮碑、鄭固碑、正規化碑。

武榮碑

武榮碑由於年代久遠,碑文上大多文字已經看不清,上面還能看到的碑文記載著這是一塊漢朝時期已故執金吾丞武君之碑。

執金吾是兩漢時期保衛京師軍隊的最高將領,在西漢時期執金吾負責統領漢朝最精銳的兩支軍事力量之一的北軍,在東漢時期更是能夠統領禁軍,可以說整個漢朝皇室的安危都系在執金吾的身上。

在執金吾的官職之下有置丞的官職,丞的官職略低於執金吾,接受執金吾的領導指揮。

從墓碑上僅存的文字可以得知墓碑的主人可能是漢朝執金吾手下的一名丞官,丞官在當時可以領八百石的俸祿,因此可以判斷武榮碑的主人身份在當時非常地高。

鄭固碑

鄭固碑上面的文字資訊儲存得還比較完好,碑上面共記載文字還能清晰可見的達三百三十五字左右,碑露出地面的部分有二百二百五十四個字,在清朝雍正和乾隆年間墓碑被人發掘起又分別發現二十個半加六十個字。

鄭固碑的主人是東漢時期的郎中鄭君,墓碑立於東漢延熹元年(158年)四月,上面是用隸書所書寫的。

郎中在漢朝是專門護衛皇帝的官職,其身份地位僅次於丞相、尚書、侍郎,因為能夠陪伴皇帝,所以在秦、漢時期的地位還是非常高的。我們常在影視劇中見到醫生也被稱為郎中是從宋朝時期開始的,郎中一直在清朝末期被廢除。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正規化碑

正規化碑是東漢末年曹魏的廬江太后正規化的墓碑,墓碑上記載著《漢廬江太守正規化碑》,正規化碑最大的爭議在於其的書寫者究竟是何人。

其碑文的書法與蔡邕的書法極其相似,但是蔡邕已經在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就已經去世,但是墓碑卻是建於公元235年,距離蔡邕去世已經43年之久。

蔡邕是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著名的才女蔡文姬就是他的女兒,當年曹操都非常仰慕蔡文姬的文采。只是正規化碑的書法與蔡邕十分地相似,不知是究竟是哪位高人所書寫。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圖中是放置於濟寧文廟戟門北面東側的三塊石碑,這三塊石碑分別是景君碑、鄭季宣碑和魯峻碑。

景君碑

景君碑是東漢第六個皇帝,漢安帝劉祜登基的第二年(公元143年)所立,這塊石碑的主人是漢朝的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

景君的祖籍是山東濟寧人,因為他在益州做官的時候正值清明,百姓生活富足,在他去世後當地的讀書人為了紀念景君的功德,專門為他立的一塊碑。

鄭季宣碑

鄭季宣碑立於東漢中平二年,由於上面大量的文字已經脫落,所以已經無法探究其詳細來歷。

魯峻碑

魯峻碑是東漢熹平二年(173年)四月所立,魯峻當時已經做到了東漢的司隸校尉、屯騎校尉。

司隸校尉是漢武帝時期設立的一個專門監察漢朝中央和地方官員言行的官職,司隸校尉同時還管理著一支1200多人的官軍。

屯騎校尉也是漢武帝時期設定的官職,屯騎校尉是漢朝的八校尉之一,曹操、袁紹等人曾經也做過漢朝的八校尉之一。這一官職隸屬於漢朝的北軍,也是專門負責保衛皇帝的軍事力量。

魯峻去世的時候已經有62歲,在東漢朝廷擔任重要官職多年,他的學生和朋友已經遍佈天下,所以在他死後,有三百二十多人為了歌頌他的功德而修建了魯峻碑。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這是立於濟寧文廟戟門的漢郭泰碑背面畫像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漢郭泰碑仿拓版

郭泰是東漢時期的八顧之首,他的弟子都多達上千人,郭泰在東漢“黨錮之禍”後,因為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等人被宦黨捕殺,傷心的他在荒郊野外長哭不起,不久後病逝而去。

漢郭泰去世後,著名的書法家蔡邕為其作碑文,蔡邕說:“吾為碑銘多矣,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

郭泰碑的原碑已經丟失,現存於世的都是仿拓版,如今只有濟寧的文廟內還現存一塊原碑的背面。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濟寧文廟的元加封宣廟聖碑,這塊碑是1307年元成宗時期所立,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這是北魏時期所立的魏賈使君碑,魏賈使君碑上記載的是北魏大臣賈思伯在兗州刺史任內的政績,北魏正始三年(公元506年),賈思伯官拜左將軍,任兗州刺史。

賈思伯為人謙和,對待百姓和有才能的人都非常有禮貌,出行的時候走到街道上都從不騎馬或者乘車而行,而是選擇下馬步行,因此深受百姓愛戴,在他去世後,兗州的百姓為賈思伯修建了魏賈使君碑。

濟寧身為一座歷史名城,除了漢碑外,還有非常多其他具有歷史意義的人或事物。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清朝年間,一群官宦子弟正在濟寧普照寺內遊玩,在他們身旁的石塔叫“智照禪師塔”,此塔現在是濟寧市的重點保護文物。

普照寺是在北魏時期所修建,智照禪師塔位於寺廟的前院。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這是現今尚存的智照禪師塔,此塔高10。5米,現存於濟寧市人民公園內。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這是位於濟寧市市中區鐵塔寺內的鐵塔,公元560年(北齊皇建元年)人們在此修建了一座寺廟,名常覺寺。

當時寺內並沒有鐵塔的存在,又過了五百多年,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在當地有一個叫徐永安的商人,他的妻子為了幫徐永安還願,出錢在常覺寺內修建了鐵塔。

當時修建鐵塔的時候由於戰亂的原因,還只修了七級就被迫停工了,後來在明朝萬曆九年(1581年),由當地的政府出面,當地的富商和百姓共同集資又將它加高了兩級,並修建了塔頂,鐵塔建成後,因為鐵塔更引人注目,久而久之人們都將常覺寺也稱之為鐵塔寺。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圖中是位於濟寧市兗州區東北隅兗州博物館內的興隆塔,這座塔因為是建在興隆寺內的,所以被稱為興隆塔,因為年代久遠,興隆塔已經不復存在,只留的興隆塔屹立於此。

興隆塔是隋朝的時候開建的,最開始的興隆塔是木頭建設而成,後來在北宋的時候又改建成磚塔,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間,又對其進行了修繕。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殘缺的千佛幢,千佛幢採用的是八稜形狀建築,在每個面都有125個佛龕,每龕一佛,八面加起來有一千多尊佛。完整的千佛幢看上去非常壯觀。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這座建築的名聲也是非常地大,據說在唐朝的時候這裡是一座酒樓,喜歡喝酒的李白因為迷戀這裡的酒,在這座酒樓居住了二十多年,後人稱這座酒樓為太白樓,喜歡李白的朋友,有機會可以去太白樓感受一下李白當年在此居住的豪情。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這是1940年日佔時期,日本人拍攝的太白樓遠景照。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三名日本兵正在駐足觀看寫有濟寧縣公署的太白樓地標。

這裡竟然有一座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歷史名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因為受盛唐文化的影響,日本人對唐朝的文化非常崇拜,可能這幾個日本人也知道李太白的美名,這三個日本侵略者也對太白樓進行了遊覽,並且在這裡拍照留念。

濟寧市內如此多的歷史文物,真是一個值得去遊玩的歷史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