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吃有機菜的崇明羊,賣有機菜的盒馬

超市商品品類中“生鮮拉人氣”的定位或許正在逐漸被改變,“生鮮提品質”或許正在成為主流。整個生鮮品類中,有機商品這個分類正在受到越來越多零售商的關注。

01

有機產業的“三虧”局面

有機種植的“四大”成本

根據國家認監委釋出的《2021中國有機產品認證與有機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有機作物種植面積243。5萬頃,有機作物總產量1502。2萬噸,有機畜禽及產品194萬噸,有機動物產品326。9萬噸,有機水果產品55。3萬噸。2020年,我國有機產品估算的銷售額為804億元。中國有機產業發展正在呈現逐年向好的現象,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的、有機的、健康的”已經成為人們對消費的最基本需求,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具體體現。

吃有機菜的崇明羊,賣有機菜的盒馬

在有機產業種植養殖端,受制於“種植成本、人工成本、損耗成本、認證成本”四大成本的制約,產業上游的種植商、養殖商依然是“靠天吃飯”,最大的痛點是有產量沒銷量,有客戶沒規模,有物流費用高。同時因為有機市場本身魚龍混雜,一些無良商家以次充好,讓消費者對有機產品的消費產生了信任危機。真正好的有機商品卻因上面提到了四大成本,價格高居不下,形成了有機產業上下游供需的惡性迴圈:種植商、零售商、消費者出現“三虧”局面。

02

吃有機菜的崇明羊

賣有機菜的盒馬

2021年9月15日,《零售圈》走訪了包括上海萬禾有機農場和慧敏果蔬專業合作社在內的兩家有機產品的種植與養殖商,他們都位於上海崇明島,在這樣一個世界級生態島上,有很多這樣的企業,這裡擁有當地最好的有機蔬菜種植環境和土壤,同時也擁有全國最好的有機商品消費市場,還有全國最好的零售渠道。

吃有機菜的崇明羊,賣有機菜的盒馬

(被分揀出來“扔棄”餵羊的有機菜)

在走訪到上海萬禾農業蔬菜分揀操作間時,筆者注意到,差不多有九大筐被“分揀”出來的蔬菜枝葉被“扔棄”。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扔棄”的枝葉都是老葉、老枝和其他食用口感不好或者不宜食用的偏枝末葉。在最後的交流會上,在接受包括《零售圈》在內的媒體交流採訪時,上海萬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震介紹,像這類被“扔棄”的偏枝末葉的損耗率高達25%左右。盒馬上海區域有機菜負責人劉良超進一步解釋到,這個損耗率只是“分揀”過程中的“丟棄率”,而實際的損耗率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則高達50%-60%。

吃有機菜的崇明羊,賣有機菜的盒馬

而引起筆者更大興趣和注意力的是,最終,這些“扔棄”偏枝末葉被工作人員留用餵羊,羊產生的糞便又會成為這些蔬菜種植所需的生物肥料,這也是有機肥的標準之一,整個有機“內迴圈”就這樣形成了。萬禾農業的產品分為三類,以“菜籃子”為類別的蔬菜,以“肉盤子”為類別的崇明白羊肉和以“米袋子”為類別的崇明大米,都是在這樣的“有機內迴圈”狀態下種植和養殖的。不能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這已經是有機產品最基本的要求。

吃有機菜的崇明羊,賣有機菜的盒馬

(圖攝:慧敏果蔬  羊糞實拍圖,生物有機肥)

萬禾農場現在是上海最大的有機農場之一,盒馬是其最大的客戶,差不多70%的產量是用來供給盒馬的。海萬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震介紹,在2019年剛開始與盒馬合作時,第一個月銷量不足6萬,當時只有6個SKU,平均日供500份左右,到2021年4月,SKU增加到了10個,日供達到了5000份左右,多則7000-8000份。從500份到5000份,是一個10倍級數量的變化,但站在零供關係角度來看,盒馬其實做了很多,盒馬自從和萬禾合作開始,就探索定向種植和大量種植的訂單農業模式,以銷定產。透過這種模式將有機農產品的種植規模化,差量化,最終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有機商品的價格降下來了。

以生菜為例,萬禾供給盒馬的生菜從最早的十幾塊錢一包降低到了現在最低的時候可以賣到三塊八,而這個成本價格是超過三塊的,加上零售商的各種成本,賣三塊八是不賺錢的。盒馬在某種程度上讓有機農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已經成為現實,有機商品普惠性消費正在盒馬客戶群體中逐步實現。

吃有機菜的崇明羊,賣有機菜的盒馬

這個過程中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兩個,一個是種植端的農民和農戶,一個是消費端的百姓。盒馬成為這個市場的培育者之一。上面講到的“產、供、消”三虧局面被打破,正在重構一種三贏局面。

吃有機菜的崇明羊,賣有機菜的盒馬

在走訪上海惠敏果蔬專業合作社這家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的時候,同樣給了筆者很大的震撼。這個不太善於表達的老闆,似乎對農業有著很強的執著,曾經為了做有機種植,賣掉了上海1000多萬的別墅。在他有想要放棄有機種植的時候,遇到了盒馬,讓他重新又堅定了做有機的信念。

在2011到2018的前7年裡,由於自己種植品種多,客戶分散等,造成種植成本和配送費用都無法控制,幾乎連年虧損。遇到盒馬後,上海慧敏果蔬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徐慧敏將種植品種從18個降到了3-5個,這樣一來,讓單個商品產量增加,單品品質得到了提升。最重要的是,盒馬的“訂單種植,以銷定產”模式,極大的降低了種植成本,也讓本身“靠天吃飯”的合作社成了“靠馬吃飯”,而盒馬要多少,是提前預定的。盒馬讓他探索了7年的模式做到了質的改變,從而走上了盈利之路。

03

訂單式農業,候鳥式佈局

助力共同有機,實現有機自由

如果說精品超市是有機商品的嚐鮮者,那麼以盒馬為首的新零售企業則是有機商品的普惠者。盒馬從2018年6月開始佈局,合作基地從最初的4-5家增至100多家,遍佈全國20多個省市。

吃有機菜的崇明羊,賣有機菜的盒馬

在種植端,盒馬與種植養殖商透過訂單種植,以銷定產的方式,自己為合作伙伴兜底,降低了種植端的經營風險,提高了合作伙伴的積極性。同時與專業的認證機構合作,不定期巡檢、抽查,建立了很好的零供風控機制。最重要的是盒馬沿用了與標品合作伙伴的合作機制,不收取進場費,結算快,得到了中小型農場主的支援。值得行業關注的是,盒馬獨創的“候鳥式”佈局,也讓有機商品不斷檔,不掉鮮。有機不提倡反季節,盒馬採取候鳥式佈局,讓消費者一年四季都能買到綠葉菜和茄瓜果。比如在冬季,江浙滬低氣溫區的瓜果則由雲南基地供應,而炎熱的夏天,河北有機綠葉又能補充江浙滬市場。

在零售端,盒馬打造有機菜的鮮度管理,有機綠葉菜只賣一天,保證了消費者不僅僅能夠吃到綠色,有機,健康的有機蔬菜,而且保障了鮮度,當然這樣以來盒馬的損耗可想而知。為了讓消費者能夠吃到平價的有機蔬菜,盒馬一方面透過補貼的方式,讓利消費者,反哺上游農戶;一方面透過嚴格的成本管理,品質管理,訂單管理流程與制度,透過集採的方式,降低售價,讓有機蔬菜消費更普惠。

在回答《零售圈》關於“有機蔬菜在生鮮品類中的表現”這個問題時,盒馬上海區域生鮮採購總監黃一凡介紹,有機蔬菜是盒馬生鮮疲累的重點,目前有機蔬菜SKU佔20-30%,銷售佔比達到20%左右,滲透率從5%提到20%,未來目標要達到30-40%。今年有機蔬菜同比去年增長超過30%。

在“產、供、消”的共同努力下,有機商品消費市場正在被培育,特別在以盒馬為代表的零售商的努力下,透過連線“產與消”,逐步讓中國有機種植端快速發展,同時也讓中國有機消費端的市場培育起來。讓有機產品普惠性消費正在成為現實,實現有機蔬菜消費自由正在到來。

關注我們